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川博士说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我认为课堂更是学生生命发展、师生思维相互碰撞的舞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以及让学生在教育中体验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成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的课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命化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创造一个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多么的重要,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开拓学生思维的创新,发展学生丰富的个性,培养学生感悟生命价值的能力。下面我就《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生命化教学。
一、尊重生命,营造和谐的课堂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有效地开展生命化教学,教师首先要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蹲下身来,与学生站在同等的高度,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相信他们。尤其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者——一群刚入学不久、没有什么是非分辨能力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能打开孩子的心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使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在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在学生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后,我让学生针对自己在学校以及在家里应该怎样合理用眼展开讨论。在交流时,大多数学生都谈到不能看电视,看电视对眼睛的危害很大。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请问您小时候看电视吗?您小时侯是怎样保护眼睛的?”同学们睁大了双眼,似乎都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我的回答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回答没有看过电视,学生一定会在心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不真实的感觉;如果回答看了,又怕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最后,我决定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回答学生的提问。“我给大家讲讲老师小时侯的故事吧!老师小时侯也和大家一样爱看电视,爱看动画片。可是,受电视的吸引,老师的视力也出现了问题,眼睛出现了散光现象。”学生纷纷着急:“老师,什么叫散光?严重吗?”“有点严重,不过老师去看过医生了,医生建议我要适当休息眼睛,不能老盯着电视看”。学生关切地问:“老师,后来怎样了?”“老师当然听了医生的话,回家后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规定了每天看电视、看书的时间,没多久眼睛就渐渐恢复了原来的健康。”学生激动地说:“老师,您制定的计划是什么?能给我们说说吗?”于是,我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当场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并倡议学生也自己制定这样的一份计划。没想到,同学们纷纷制定出了健康、合理的用眼保护计划,而且有的学生还在计划上签名,表示坚决做到。整个课堂变得热烈而和谐,所有知识的教授都那么自然,水到渠成。我强烈地感受到师生心灵交流、互相尊重所产生的力量,这力量像细流润物无声,又像瀑布倾泻奔腾。
二、激活生命,打造开放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开放性是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把课堂内容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使之有兴趣的题材上去,用生动的内容激活学生生命的潜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充满激情与童趣的课堂。
1.活动内容的开放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互通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互通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机会和发挥能力的空间。
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就可将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地融会到其中,让学生形成多元发展。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进行小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可以开展“春天的百灵鸟”歌唱比赛;还可以把眼中的春天画下来。在这样多元、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激情怎能不被激发?个体生命意识怎能不被激活?
2.活动空间的开放
除了课堂活动内容上的开放以外,活动空间的开放也能让学生的生命激情得到释放。在教学《风儿吹呀吹》一课时,我将教学场地挪到了户外,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空间中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孩子们有的拿着自制的风车在操场上奔跑,有的挥动着纸飞机,兴奋不已,有的将风筝放飞到了高空,那脸上幸福的表情说明了一切,这不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真正关注吗?
三、体验生命,创造生活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只有注重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如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在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时,我话锋一转,问道:“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到保护环境了吗?”“对于我们身边的校园环境大家究竟保护得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顺势播放教师在校园中抓拍到的不文明行为、不卫生环境。学生一片惊叹声。抓住这一时机,我紧接着说:“就让我们的环保意愿付诸于行动吧!让我们亲手美化我们可爱的校园吧!”这样,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使《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越发真切感受到了关注生命的教育就是意味着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与他人的互动中感受真实的生活,领悟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来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发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钦村小学)
(责任编辑:朱蒙)
一、尊重生命,营造和谐的课堂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有效地开展生命化教学,教师首先要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蹲下身来,与学生站在同等的高度,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相信他们。尤其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者——一群刚入学不久、没有什么是非分辨能力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能打开孩子的心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使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在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在学生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后,我让学生针对自己在学校以及在家里应该怎样合理用眼展开讨论。在交流时,大多数学生都谈到不能看电视,看电视对眼睛的危害很大。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请问您小时候看电视吗?您小时侯是怎样保护眼睛的?”同学们睁大了双眼,似乎都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我的回答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回答没有看过电视,学生一定会在心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不真实的感觉;如果回答看了,又怕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最后,我决定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回答学生的提问。“我给大家讲讲老师小时侯的故事吧!老师小时侯也和大家一样爱看电视,爱看动画片。可是,受电视的吸引,老师的视力也出现了问题,眼睛出现了散光现象。”学生纷纷着急:“老师,什么叫散光?严重吗?”“有点严重,不过老师去看过医生了,医生建议我要适当休息眼睛,不能老盯着电视看”。学生关切地问:“老师,后来怎样了?”“老师当然听了医生的话,回家后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规定了每天看电视、看书的时间,没多久眼睛就渐渐恢复了原来的健康。”学生激动地说:“老师,您制定的计划是什么?能给我们说说吗?”于是,我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当场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并倡议学生也自己制定这样的一份计划。没想到,同学们纷纷制定出了健康、合理的用眼保护计划,而且有的学生还在计划上签名,表示坚决做到。整个课堂变得热烈而和谐,所有知识的教授都那么自然,水到渠成。我强烈地感受到师生心灵交流、互相尊重所产生的力量,这力量像细流润物无声,又像瀑布倾泻奔腾。
二、激活生命,打造开放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开放性是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把课堂内容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使之有兴趣的题材上去,用生动的内容激活学生生命的潜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充满激情与童趣的课堂。
1.活动内容的开放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互通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互通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机会和发挥能力的空间。
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就可将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地融会到其中,让学生形成多元发展。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进行小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可以开展“春天的百灵鸟”歌唱比赛;还可以把眼中的春天画下来。在这样多元、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激情怎能不被激发?个体生命意识怎能不被激活?
2.活动空间的开放
除了课堂活动内容上的开放以外,活动空间的开放也能让学生的生命激情得到释放。在教学《风儿吹呀吹》一课时,我将教学场地挪到了户外,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空间中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孩子们有的拿着自制的风车在操场上奔跑,有的挥动着纸飞机,兴奋不已,有的将风筝放飞到了高空,那脸上幸福的表情说明了一切,这不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真正关注吗?
三、体验生命,创造生活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只有注重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如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在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时,我话锋一转,问道:“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到保护环境了吗?”“对于我们身边的校园环境大家究竟保护得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顺势播放教师在校园中抓拍到的不文明行为、不卫生环境。学生一片惊叹声。抓住这一时机,我紧接着说:“就让我们的环保意愿付诸于行动吧!让我们亲手美化我们可爱的校园吧!”这样,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使《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越发真切感受到了关注生命的教育就是意味着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与他人的互动中感受真实的生活,领悟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来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发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钦村小学)
(责任编辑: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