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不断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学生与日俱增。留守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环境或本人条件等原因处于发展的不利状态。学校教育蕴含情感、审美、人文、价值观的理念,学校教育应当联系农村实际生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的主体评价意识,关注留守学生发展。
据我所知,很多留守学生支持父亲外出打工。有些学生可能认为这是他们对父亲的理解,而我认为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外出务工对向往城市的孩子提供了另一条路——不读书照样可以走出农村去挣钱。一些辍学或初中毕业就去广州、深圳打工的孩子过年回来,表面的“风光”对这些农村孩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这种莫大的吸引力影响着威胁着农村学生读书的信心和坚定性。我就曾经历过几起初中生集体结伴偷偷到外打工的事件。中国传统社会中,“读耕”是一种至高的追求,而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时,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广阔环境的变更,传统的观念也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在悄然改变。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转型期的农村孩子,可能最为重要的不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所造成的目前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浮躁观念误导下对人生最初的判断和把握的失误。
这些留守学生们一方面情感性的早熟,自我意识膨胀,开始关注自己,想主宰命运;但另一方面社会性发展滞后,思想比较简单幼稚。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我对社会嬗变和学生变化之间的联系有着较高的敏感度;而语文教学有其独特性,不仅蕴含着情感、人文、审美、价值的综合体验,而且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和鲜明的思想感情色彩。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育,采取相应的举措弥补家长外出或疏于管教或无力管教出现的情感和学习上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评价和看待发生在身旁的这些变化,学会理解父母、尊重他人。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由于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很普遍,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他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教育。
一、尊重教材,联系实际
很多留守学生明显存在思维方式的转换,基于自身经验和课本经验,利用农村有限的社会、历史、民俗、自然等资源,把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去品味教材描写的生活,以及由教材中的生活所引发的情感体验,由彼及己,联想到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比如在《背影》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谈论自已的父亲,明白父爱的深沉和内涵,打开学生感情的闸门,让他们知道父母亲的外出务工,其实是想让他们过得更好,而自己承载着他们的期望,自己没有理由让他们失望。
二、建立积极互助的师生关系
要想很好的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脉络,一个前提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的关系。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中体验到成就感,让其健康的成长。有些留守学生,经常会在日记中告诉老师他自己的担心和孤独。让我能及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让全班同学积极地帮助他,理解他,但这些必须建立在学生老师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三、唤醒学生的主体评价意识
从传统教育上看,无论是学生的作业还是回答的问题,老师都有一个“裁判权”,是好还是坏,是对是错,由老师说了算。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的评价不仅由教师实施,学生也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极为淡薄,处在被动评价的位置上。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经常缺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很多事情没有评价的能力,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很多错误的观点和想法。比如,有些学生的父亲外出打工,省吃俭用,回家之后报喜不报忧,表现得相当满足。而这些学生没有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觉得外面的生活很好,觉得不念书没什么大不了。我让他们要留意父母的生活,询问家里人,以此为作文主题,理解父母外出的艰辛和缺乏知识的苦处,最终达到自我评价的作用。平常和他们探讨有关的社会问题,从毫无概念到明确的意识到这些问题,让留守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对于自己的利弊,激发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使学生的意识从个体“小我”发展到社会的大“我”。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载体,负载着文化、感情和思想信息,闪现着智慧的火花,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而有时在某种程度上把其中所传达的意蕴和思想忽视了。老师只注重这“工具性”层面的教育,忽视其人文性的后果,是很危险的,特别对于那些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是有着更高的亲社会期待的群体,他们更需要关爱和关注。“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作为语文老师,把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融入在平常的教学中而不是出现了问题后严厉指责或批评的方法来解决,也许只要我们的家庭、老师稍微多一些的关注和关爱,这些学生会更好地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要重视学生德智慧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健康发展的人格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面对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关注,让留守学生将来有个美好生活的未来。
据我所知,很多留守学生支持父亲外出打工。有些学生可能认为这是他们对父亲的理解,而我认为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外出务工对向往城市的孩子提供了另一条路——不读书照样可以走出农村去挣钱。一些辍学或初中毕业就去广州、深圳打工的孩子过年回来,表面的“风光”对这些农村孩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这种莫大的吸引力影响着威胁着农村学生读书的信心和坚定性。我就曾经历过几起初中生集体结伴偷偷到外打工的事件。中国传统社会中,“读耕”是一种至高的追求,而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时,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广阔环境的变更,传统的观念也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在悄然改变。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转型期的农村孩子,可能最为重要的不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所造成的目前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浮躁观念误导下对人生最初的判断和把握的失误。
这些留守学生们一方面情感性的早熟,自我意识膨胀,开始关注自己,想主宰命运;但另一方面社会性发展滞后,思想比较简单幼稚。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我对社会嬗变和学生变化之间的联系有着较高的敏感度;而语文教学有其独特性,不仅蕴含着情感、人文、审美、价值的综合体验,而且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和鲜明的思想感情色彩。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育,采取相应的举措弥补家长外出或疏于管教或无力管教出现的情感和学习上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评价和看待发生在身旁的这些变化,学会理解父母、尊重他人。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由于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很普遍,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他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教育。
一、尊重教材,联系实际
很多留守学生明显存在思维方式的转换,基于自身经验和课本经验,利用农村有限的社会、历史、民俗、自然等资源,把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去品味教材描写的生活,以及由教材中的生活所引发的情感体验,由彼及己,联想到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比如在《背影》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谈论自已的父亲,明白父爱的深沉和内涵,打开学生感情的闸门,让他们知道父母亲的外出务工,其实是想让他们过得更好,而自己承载着他们的期望,自己没有理由让他们失望。
二、建立积极互助的师生关系
要想很好的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脉络,一个前提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的关系。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中体验到成就感,让其健康的成长。有些留守学生,经常会在日记中告诉老师他自己的担心和孤独。让我能及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让全班同学积极地帮助他,理解他,但这些必须建立在学生老师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三、唤醒学生的主体评价意识
从传统教育上看,无论是学生的作业还是回答的问题,老师都有一个“裁判权”,是好还是坏,是对是错,由老师说了算。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的评价不仅由教师实施,学生也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极为淡薄,处在被动评价的位置上。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经常缺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很多事情没有评价的能力,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很多错误的观点和想法。比如,有些学生的父亲外出打工,省吃俭用,回家之后报喜不报忧,表现得相当满足。而这些学生没有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觉得外面的生活很好,觉得不念书没什么大不了。我让他们要留意父母的生活,询问家里人,以此为作文主题,理解父母外出的艰辛和缺乏知识的苦处,最终达到自我评价的作用。平常和他们探讨有关的社会问题,从毫无概念到明确的意识到这些问题,让留守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对于自己的利弊,激发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使学生的意识从个体“小我”发展到社会的大“我”。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载体,负载着文化、感情和思想信息,闪现着智慧的火花,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而有时在某种程度上把其中所传达的意蕴和思想忽视了。老师只注重这“工具性”层面的教育,忽视其人文性的后果,是很危险的,特别对于那些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是有着更高的亲社会期待的群体,他们更需要关爱和关注。“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作为语文老师,把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融入在平常的教学中而不是出现了问题后严厉指责或批评的方法来解决,也许只要我们的家庭、老师稍微多一些的关注和关爱,这些学生会更好地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要重视学生德智慧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健康发展的人格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面对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关注,让留守学生将来有个美好生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