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有效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儿童去探索数学问题,从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设计成小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翁,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一天,小猫和猫妈妈去河边钓鱼,猫妈妈一心一意的钓鱼,钓到了一条又一条大鱼。而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猫妈妈钓到一条大鱼可以用几表示,钓到二条大鱼呢?小猫一条也没有钓到能不能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本来数的认识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听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后,学生的兴趣浓厚,很自然地就把学习转化成一种内在需要和间接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变化过程。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就有可能促进教学过程变成
一种不断引起学生兴趣、探索知识的活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除无意注意、有意意外,还有第三注意,即后继性友谊注意,这种注意便是靠兴趣来维系的。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学生自身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
例如《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1)音乐欣赏。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开欣赏一首歌,好吗?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多媒体播放《生日歌》,师生共同欣赏。)(2)提问激趣。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年月日)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个同学的年龄和过的生日的个数是一样的。但有个同学却说:(多媒体播放)“我今年12岁了,可是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时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兴趣盎然,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原因。这样的教学,把学生们都引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供施展舞台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情境,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教“按比分配”时,一上课,我就把学生带入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王老师有10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学生听到题,纷纷议论起来,交流后,基本上都同意男、女各分5个。这时,我说:“你们这种分法王老师试过,可三年级的男同学非常不满,说这样不合理。他们说,我们16个人,怎么和她们10个人分的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向了。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的多分点,少的少分点。有的学生起来来争议:那到底多分多少呢?我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又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可见,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再如,数学“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一课时,可大胆地处理教材,整节课将学生置身于“逛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元、角、分的知识”和“估算”等有关知识,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最后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购物付钱、找钱的生活问题。这样就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进而感受到学习小数的计算是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四、创设操作情境,锻炼实践能力
“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通过设计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小操作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没有机械的讲解,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动”境:让学生利用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完成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好后,要求学生分组检查剪的情况,随后,老师设问:“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摆拼(有的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紧接着老师又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面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看谁能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学生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最后,老师又引发法学生再次探索“为什么公式要除以2呢?”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摆拼,动脑思维的自主探究,获取了新知识。
不管是怎样的情境,数学情境应可能更多地立足于数学内部本身,教师在创设时应认真思考希望通过情境使学生获得什么,在促使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方面所起的作用,这才是情境创设的根本所在。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设计成小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翁,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一天,小猫和猫妈妈去河边钓鱼,猫妈妈一心一意的钓鱼,钓到了一条又一条大鱼。而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猫妈妈钓到一条大鱼可以用几表示,钓到二条大鱼呢?小猫一条也没有钓到能不能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本来数的认识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听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后,学生的兴趣浓厚,很自然地就把学习转化成一种内在需要和间接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变化过程。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就有可能促进教学过程变成
一种不断引起学生兴趣、探索知识的活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除无意注意、有意意外,还有第三注意,即后继性友谊注意,这种注意便是靠兴趣来维系的。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学生自身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
例如《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1)音乐欣赏。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开欣赏一首歌,好吗?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多媒体播放《生日歌》,师生共同欣赏。)(2)提问激趣。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年月日)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个同学的年龄和过的生日的个数是一样的。但有个同学却说:(多媒体播放)“我今年12岁了,可是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时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兴趣盎然,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原因。这样的教学,把学生们都引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供施展舞台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情境,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教“按比分配”时,一上课,我就把学生带入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王老师有10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学生听到题,纷纷议论起来,交流后,基本上都同意男、女各分5个。这时,我说:“你们这种分法王老师试过,可三年级的男同学非常不满,说这样不合理。他们说,我们16个人,怎么和她们10个人分的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向了。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的多分点,少的少分点。有的学生起来来争议:那到底多分多少呢?我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又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可见,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再如,数学“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一课时,可大胆地处理教材,整节课将学生置身于“逛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元、角、分的知识”和“估算”等有关知识,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最后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购物付钱、找钱的生活问题。这样就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进而感受到学习小数的计算是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四、创设操作情境,锻炼实践能力
“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通过设计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小操作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没有机械的讲解,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动”境:让学生利用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完成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好后,要求学生分组检查剪的情况,随后,老师设问:“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摆拼(有的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紧接着老师又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面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看谁能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学生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最后,老师又引发法学生再次探索“为什么公式要除以2呢?”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摆拼,动脑思维的自主探究,获取了新知识。
不管是怎样的情境,数学情境应可能更多地立足于数学内部本身,教师在创设时应认真思考希望通过情境使学生获得什么,在促使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方面所起的作用,这才是情境创设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