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风貌,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当今这个多元世界中,语言担负着和平使命,它是国际间交往和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桥梁。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体现自己的个性,需要把自己的文化传向全世界,因此,需要加快汉语的国际推广步伐。
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上那些了解和不了解中国的人们通过汉语这个传播的使者走近中国,开始感知中国。近日,在北京接连召开的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会议和孔子学院大会,吸引海内外人士再次关注汉语的“出口”问题。专家分析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中文的应用价值在不断提升。“汉语热”正在向全球袭来。据相关部门预测,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4000万,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是由国务院11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中国教育部内。国家汉办始终以“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了解”为宗旨,致力于让汉语走出国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成功主办了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国家汉办,近年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曾一语破的地说,国家汉办就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机”!
正是在这个“主机”的操控指挥下,一批又一批承载了汉语推广希望的国际对外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踏上海外的旅程,在陌生的异乡,不怕艰难困苦,承受着艰难和寂寥,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推广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印友好年”带来的“中国热”,“中非合作论坛”盛大峰会的成功召开以及2008年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时代的变革,不仅为中国的语言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汉语“走向世界”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对外汉语教学承载着搭建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使命,胸怀着实现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在走出国门的路上,有着怎样的风景?又面临着多少荆棘?前方的路有多宽?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汉办的领导和那些曾赴海外教学的志愿者们。
“汉语热”源于“中国热”
——访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马箭飞
为了解目前我国汉语推广概况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进展,在经过辗转申请审批程序后,本刊记者来到国家汉办,采访了百忙中的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先生。
当时,马箭飞刚刚送走了来访的客人。握手认识后,他满脸笑容,欣喜地告诉记者,刚刚跟韩国的东亚大学签订协议,又一所孔子学院要开始建立了。那激动的表情能让记者感觉出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孔子学院——助推国际汉语的有力平台
孔子学院是面向社会服务,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马箭飞介绍说,世界上一些大国都在大力推广自己的母语,美国有“托福”,英国有“雅思”,德国到处有歌德学院,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俄罗斯有俄语中心……他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语言。对外语言教育是扩大国家影响、提升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此后,以传播中国汉语为己任的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相继出现。至今,国家汉办已经与51个国家合作开办了119所孔子学院,并正在向建立200所孔子学院的目标迈进。孔子学院创办得很成功,它在汉语推广工作上的作用很大。最近两年,随着海外孔子学院的大批创建,对外汉语教学变得火热。
为什么海外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以“孔子”来命名呢?孔子的儒家理念对于当今汉语走向世界又有哪些裨益呢?就此,马箭飞解释说,自2002年开始,教育部和汉办就酝酿借鉴各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经验,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2004年3月,国务委员陈至立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将中国设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正式定名为“孔子学院”。以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命名有突出的代表性。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倡“和而不同”,讲究因材施教,这是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的成功经验,国外也有很多人把孔子作为智慧的化身,意思也是求同存异,和谐共处。
谈到孔子学院的市场化运作,马箭飞进一步介绍,孔子学院建设采用中外合作、独立建设、特许经营等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今年7月,国家汉办在北京召开了孔子学院第一次全球大会,与会的550名代表交流了孔子学院的建设经验,审议了孔子学院章程及有关规章,进一步明确了孔子学院今后的任务,标志着孔子学院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也曾分别对此作出过批示,充分肯定了孔子学院发展的大好形势,明确要求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建设,“相信孔子学院会获得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汉语热”源于“中国热”
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汉语在全球的发展步伐。美国《时代》周刊最近用一句广告词形容“汉语热”:“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全球“汉语热”到底有多热?都热在哪些方面?
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除中国人外,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已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23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在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有160万,汉语教师近2万人。开设汉语的大学为102所,中小学有2500所,人数达130万人。各类社会培训机构500多所,参加培训的人数接近20万。而韩国有近2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日本则有200万人正在学习汉语。
另外,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考试,目前已经形成包括基础、初、中、高等系列考试,以全面满足对汉语测评的需求。截至今年6月,汉语水平考试在世界上37个国家设立了154个考点,已有40多万考生参加了这一考试,特别是近两三年来考生人数增幅较大,达到了40%。今年,报名参加“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的人数达到了8200人,相当于去年3200人的两倍多。高考刚过,报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也明显增多。以湖南为例,今年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首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分别招收60人和15人,却有800名考生报考。
马箭飞说,“汉语热”的根源是“中国热”,有“中国热”的地方就会有“汉语热”。今年是“中印友好年”,印度的“中国热”就强有力地带动了印度的“汉语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非洲各大国首脑来京带动非洲的“中国热”,从而带动非洲的“汉语热”。“汉语热”其实从根本上讲,是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的体现,是国家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带动起来的。现在,国外很多政府机构或者教育管理机构等都意识到汉语的重要性,美国高中成批开设AP中文课程。据最近的一则消息报道,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军现在汉语和阿拉伯语的人才严重短缺,为鼓励更多的士兵努力学习外语,从今年6月1日起调高军人的外语津贴,美国官兵懂汉语将获加薪,最高月薪增幅可达1000美元。另外,加拿大、泰国等一些国家也将汉语作为首选的第一外语,这些都说明汉语在海外热起来了。
谈到国外学习汉语的人群和他们选择学习汉语的目的,马箭飞说,在中国周边一些不发达国家,学习汉语的主要是学生,他们选择汉语主要出于职业的需求,学习汉语对青年人来说,意味着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在一些发达国家,像新加坡、日本、韩国,或者是美国,他们的公司像三星、摩托罗拉等大公司要进中国,也需要本土化,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语言关。这些国家很多人或者企业出于贸易需求,就必须要学习汉语。说实在的,觉得学了中文将来会有好工作,就业有好出路,这是周边国家学习汉语最大的原因。所以,现在印尼也宣布大中小学都要开中文课,泰国教育部也下令要开中文课。当然,这些人当中也不乏一些为了旅游需要,受汉语自身魅力吸引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