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情景,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能力的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逐步发育,心理和思想日益成熟的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增强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艺作品,都出自历代名家手笔,或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辟的人生哲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或以其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完美高超的艺术形式独领风骚、光耀人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美,“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美……历代文坛泰斗,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图画,把它们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对象,无疑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教师是连接教材和学生的天桥,是沟通作者情感和学生情感的中介。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艺术创作活动。成功的课堂教学,能够准确全面的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图,能够产生吸引人、感召人、诱导人的艺术魅力,并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使学生享受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美的感受。如何利用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师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国许多语文教学能手、新秀、名师,已经做了很多的阐释和论述。我就这几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感受,谈一点较为肤浅甚至还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在朗读课文时,不能干巴巴的、采用平铺直叙、一马平川的公式化的“背书腔”去念读,而应该采用以声激情、以情感情的方法去范读,用强烈饱满的感情,去体现出文艺作品中所写人物的心情和景物意境。不仅要读得文气贯通、意气流畅,而且要读得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或明快高亢、腾挪跌宕、波澜壮阔,或缓慢低沉、如泣如诉、柔肠百结,让学生在听觉上获得直观的感受,进而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并辅以表情和手势,使同学们能沉浸到审美的艺术境界中去,真正领会到作品所写的艺术形象的涵义和情趣。例如在读到《沁园春·雪》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句子时,既要读出大手一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已如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的历史感,又要读出对当今“风流人物”高度赞美的情感。我曾经连续教过几年的初三语文,每当我用饱满的激情、沉痛舒缓而又抑扬顿挫的调子读完《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世间万物好像在瞬间凝固了,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一种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默悼之中。这不能不激起我们的同学对“为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思念和无限崇敬之情,也使学生在情感渲染中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美的熏陶。
其次,在讲析课文时,还必须注意作品中那些有特色的优美的语言。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所以,文艺作品中的语言,是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它就像神话里的魔杖一样,能点发出不同的情感,也就具有发挥美育作用的特殊力量。例如《岳阳楼记》中关于“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段的写景状物,不仅文意所表达的境界令人不寒而栗或心驰神往,就是其中语词的铿锵,音韵的和谐,选用词语的讲究,锤炼字句的匠心,都无不使人感到美不胜收,读前段,越读越叫人感到肃杀和悲愁;而读后段,则感到心旷神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不仅仅满足于要求学生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那么课文也许就能发挥更大的审美教育作用。还如在初读《天净沙·秋思》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凉萧条的秋景图,本已使人“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再来一句“夕阳西下”,越发使人产生“日暮途穷”的感受,眼眶似已有泪光闪闪,更要紧的最后还有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已不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情感,而是一种几乎使人泪下的无家可归的心境的写照。
最后,教师在讲析课文时,应该善于捕捉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美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作者笔下“青山、碧水、红日、白帆”,相映成趣,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而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心灵之美,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在自然美和心灵美中受到双重的熏陶和净化。还如在教读《陌上桑》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形象之美所起到的审美教育,更要认识到人格之美给我们的巨大影响。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认识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审美情趣并达到较高的境界。
作者单位: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铜城工业园区学区铜城中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艺作品,都出自历代名家手笔,或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辟的人生哲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或以其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完美高超的艺术形式独领风骚、光耀人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美,“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美……历代文坛泰斗,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图画,把它们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对象,无疑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教师是连接教材和学生的天桥,是沟通作者情感和学生情感的中介。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艺术创作活动。成功的课堂教学,能够准确全面的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图,能够产生吸引人、感召人、诱导人的艺术魅力,并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使学生享受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美的感受。如何利用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师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国许多语文教学能手、新秀、名师,已经做了很多的阐释和论述。我就这几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感受,谈一点较为肤浅甚至还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在朗读课文时,不能干巴巴的、采用平铺直叙、一马平川的公式化的“背书腔”去念读,而应该采用以声激情、以情感情的方法去范读,用强烈饱满的感情,去体现出文艺作品中所写人物的心情和景物意境。不仅要读得文气贯通、意气流畅,而且要读得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或明快高亢、腾挪跌宕、波澜壮阔,或缓慢低沉、如泣如诉、柔肠百结,让学生在听觉上获得直观的感受,进而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并辅以表情和手势,使同学们能沉浸到审美的艺术境界中去,真正领会到作品所写的艺术形象的涵义和情趣。例如在读到《沁园春·雪》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句子时,既要读出大手一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已如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的历史感,又要读出对当今“风流人物”高度赞美的情感。我曾经连续教过几年的初三语文,每当我用饱满的激情、沉痛舒缓而又抑扬顿挫的调子读完《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世间万物好像在瞬间凝固了,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一种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默悼之中。这不能不激起我们的同学对“为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思念和无限崇敬之情,也使学生在情感渲染中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美的熏陶。
其次,在讲析课文时,还必须注意作品中那些有特色的优美的语言。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所以,文艺作品中的语言,是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它就像神话里的魔杖一样,能点发出不同的情感,也就具有发挥美育作用的特殊力量。例如《岳阳楼记》中关于“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段的写景状物,不仅文意所表达的境界令人不寒而栗或心驰神往,就是其中语词的铿锵,音韵的和谐,选用词语的讲究,锤炼字句的匠心,都无不使人感到美不胜收,读前段,越读越叫人感到肃杀和悲愁;而读后段,则感到心旷神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不仅仅满足于要求学生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那么课文也许就能发挥更大的审美教育作用。还如在初读《天净沙·秋思》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凉萧条的秋景图,本已使人“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再来一句“夕阳西下”,越发使人产生“日暮途穷”的感受,眼眶似已有泪光闪闪,更要紧的最后还有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已不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情感,而是一种几乎使人泪下的无家可归的心境的写照。
最后,教师在讲析课文时,应该善于捕捉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美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作者笔下“青山、碧水、红日、白帆”,相映成趣,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而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心灵之美,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在自然美和心灵美中受到双重的熏陶和净化。还如在教读《陌上桑》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形象之美所起到的审美教育,更要认识到人格之美给我们的巨大影响。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认识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审美情趣并达到较高的境界。
作者单位: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铜城工业园区学区铜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