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说过:“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文字就看得无足轻重。”的确,小小的标点是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情达意,也便于读者更好地揣摩和理解文章语言。然而,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肯定批到过这样的作文:或是一“逗”到底;或是胡乱使用标点;更甚者干脆不使用标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陷入如此“标点”的尴尬处境?课堂教学缺失而导致的学生标点意识的淡薄。语文教學中除了品味字词句段篇,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之外,标点似乎成了教学中锦上添花的点缀。正是由于淡化了标点的教学,缺乏了引导学生对不同情境中标点的品味、咀嚼、想象,从而弱化学生掌握与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肩负起把标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职责,让标点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标点,点出趣味
让学生对标点符号有感觉,首先要让学生感知标点符号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妙用,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教学《清明》这首诗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培养学生对标点的感情。
师:这是一首诗,但是老师把其中的标点改一下,就能变成一首词,同学们觉得可行吗?(接着我将黑板上的诗歌加上了这样的标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版本的《清明》有何不同?
生读后交流发现:诗和词的停顿不同,意蕴也就不同,但是同样韵味十足。
对于学生对标点感情的培养并没有止步于此,我又让学生将《清明》一诗,不加一字,不减一字,只是改变了标点符号,变成电影里的一个镜头。不多久,电影版的《清明》新鲜出炉,时间、地点、场景、对话皆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又让两位学生根据这个小剧本上台演一演,在学生的精彩演绎中学生对小小的标点符号充满好奇,这小小的标点确实不可小觑。通过老师有意而为之,让学生感受到标点的魅力无穷,为学生关注标点,准确使用标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标点,点出意义
标点是有“意”的,它所表达的“意”,相对于语言文字往往是抽象模糊的,但静静思考、咀嚼,用心会意,便能真正读出它的魅力和神韵。
《爱如茉莉》一文中,作者曾经对妈妈所说的“爱如茉莉”不以为然,但在看到病房中父母执手而眠的场景,听到父母甘心为对方付出的朴素表白后,怦然心动,发出由衷的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假如请你给这两句话加上你的标点,你想用什么?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觉得这样能表达我的激动。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用两个感叹号表达对这种真爱的赞扬。
师:假如说他(指第一个发言的学生)的激情有十分,那么你的激情有百分。标点是有感情的。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句是对爱的思考,第二句是肯定的回答。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作者一开始对妈妈说的那句“真爱就像茉莉”不以为然,现在,她终于认识到流淌在生活细节中朴素的爱才是真爱,她对爱的思考是无止境的,用省略号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我也用省略号。真爱像茉莉一样散发着幽香,它袅袅地钻进我们的心田。
师:标点是有个性的,它表达着对爱的理解,作者用的是什么标点?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那么激情洋溢的感叹号,不用;那么耐人寻味的省略号,也不用。偏用这么平常的逗号、句号,为什么?
生:真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用朴实无华的逗号和句号就足够了。
生:真爱和茉莉一样是默默的,不张扬的。
师:平平淡淡才是真,爱到深处却平常啊!
生: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感情齐读)
由“加上你自己的标点”,到比较、品味文中所用标点的意蕴,学生通过小小标点感悟到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深意,不仅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可解不可解”之意,还升华了对爱的认识。
三、标点,点出实践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要训练的,单单靠老师上课讲一下,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没有效果的,听完就忘。在平时的写作、练笔训练中必须要强化。
《花瓣飘香》中有一段人物的对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我跟小女孩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当母亲看见这一盆月季,会怎样对我说?请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想象人物之间的语言,完成一篇练笔。同时,要注意用上正确的冒号、双引号,在写人物对话时可以分段。经过指导,大部分学生的练笔写得很成功——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当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小女孩一脸惊奇地问:“你为什么要把这盆花送给我?”
“我被你那懂事、敬重父母的孝心给打动了。我把它送给你,表示我的谢意,也希望你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我轻轻地说。
小女孩眼睛里闪动着泪花,感动地说:“嗯,谢谢。我也希望我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爸爸快点回来。这样,我们一家就团聚了。”
“希望你妈妈闻到月季花香会高兴。”我微笑着说。
接着,我缓步向家走去,小女孩看着我离去的身影,流下了眼泪……
在这样的练笔中,学生不但能够使用丰富准确的提示语,而且能够训练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对于冒号、双引号的使用有一个训练的过程,那么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就能够提醒自己。
标点符号的掌握与运用是学生所学知识结构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最容易忽略的环节。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标点符号,并有意识地去引导品味、咀嚼、想象,使其变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学生使用标点能力的同时,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编辑 孙玲娟
一、标点,点出趣味
让学生对标点符号有感觉,首先要让学生感知标点符号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妙用,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教学《清明》这首诗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培养学生对标点的感情。
师:这是一首诗,但是老师把其中的标点改一下,就能变成一首词,同学们觉得可行吗?(接着我将黑板上的诗歌加上了这样的标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版本的《清明》有何不同?
生读后交流发现:诗和词的停顿不同,意蕴也就不同,但是同样韵味十足。
对于学生对标点感情的培养并没有止步于此,我又让学生将《清明》一诗,不加一字,不减一字,只是改变了标点符号,变成电影里的一个镜头。不多久,电影版的《清明》新鲜出炉,时间、地点、场景、对话皆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又让两位学生根据这个小剧本上台演一演,在学生的精彩演绎中学生对小小的标点符号充满好奇,这小小的标点确实不可小觑。通过老师有意而为之,让学生感受到标点的魅力无穷,为学生关注标点,准确使用标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标点,点出意义
标点是有“意”的,它所表达的“意”,相对于语言文字往往是抽象模糊的,但静静思考、咀嚼,用心会意,便能真正读出它的魅力和神韵。
《爱如茉莉》一文中,作者曾经对妈妈所说的“爱如茉莉”不以为然,但在看到病房中父母执手而眠的场景,听到父母甘心为对方付出的朴素表白后,怦然心动,发出由衷的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假如请你给这两句话加上你的标点,你想用什么?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觉得这样能表达我的激动。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我用两个感叹号表达对这种真爱的赞扬。
师:假如说他(指第一个发言的学生)的激情有十分,那么你的激情有百分。标点是有感情的。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句是对爱的思考,第二句是肯定的回答。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作者一开始对妈妈说的那句“真爱就像茉莉”不以为然,现在,她终于认识到流淌在生活细节中朴素的爱才是真爱,她对爱的思考是无止境的,用省略号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我也用省略号。真爱像茉莉一样散发着幽香,它袅袅地钻进我们的心田。
师:标点是有个性的,它表达着对爱的理解,作者用的是什么标点?
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那么激情洋溢的感叹号,不用;那么耐人寻味的省略号,也不用。偏用这么平常的逗号、句号,为什么?
生:真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用朴实无华的逗号和句号就足够了。
生:真爱和茉莉一样是默默的,不张扬的。
师:平平淡淡才是真,爱到深处却平常啊!
生: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感情齐读)
由“加上你自己的标点”,到比较、品味文中所用标点的意蕴,学生通过小小标点感悟到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深意,不仅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可解不可解”之意,还升华了对爱的认识。
三、标点,点出实践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要训练的,单单靠老师上课讲一下,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没有效果的,听完就忘。在平时的写作、练笔训练中必须要强化。
《花瓣飘香》中有一段人物的对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我跟小女孩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当母亲看见这一盆月季,会怎样对我说?请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想象人物之间的语言,完成一篇练笔。同时,要注意用上正确的冒号、双引号,在写人物对话时可以分段。经过指导,大部分学生的练笔写得很成功——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当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小女孩一脸惊奇地问:“你为什么要把这盆花送给我?”
“我被你那懂事、敬重父母的孝心给打动了。我把它送给你,表示我的谢意,也希望你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我轻轻地说。
小女孩眼睛里闪动着泪花,感动地说:“嗯,谢谢。我也希望我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爸爸快点回来。这样,我们一家就团聚了。”
“希望你妈妈闻到月季花香会高兴。”我微笑着说。
接着,我缓步向家走去,小女孩看着我离去的身影,流下了眼泪……
在这样的练笔中,学生不但能够使用丰富准确的提示语,而且能够训练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对于冒号、双引号的使用有一个训练的过程,那么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就能够提醒自己。
标点符号的掌握与运用是学生所学知识结构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最容易忽略的环节。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标点符号,并有意识地去引导品味、咀嚼、想象,使其变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学生使用标点能力的同时,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