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府自我革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路由,以构建“有效政府”为目的,从本质上说,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的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府再造与政府创新工程,又是一场公务员群体自我扬弃的变革运动。
【关键词】政府自我革命;有效政府;政府职能;公务员;
“政府自我革命”,是出自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句新表述、新论断。“政府自我革命”寥寥六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内蕴的决心很大,政治勇气与魄力空前,社会反响热烈,阶段成效也很显著。
一、“政府自我革命”的内涵解讀
(一)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是政府自我革命的核心。李克强总理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视作“新一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2013年中央一级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1]另据2014年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截止2014年8月,国务院取消下放7批共8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需报中央管理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60%。减少行政事业型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
(二)“约法三章”作为新一届中央政府掷地有声的庄严政治承诺,打响了政府自我革命的第一枪。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郑重承诺:“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载明,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2014年计划正式启动公车改革。[1]
(三)高压反腐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先声。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案件查处”记录统计,在十八大召开后,自2012年12月6日至201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展开“打老虎、拍苍蝇”反腐运动共492天,期间有285名领导干部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平均每周4名官员落马,单日落马通报最多12人。另有数据显示,与中央反腐持续高压反腐同步,今年以来地方反腐也全面提速,迄今已有约300名县处级以上官员被查。迄今为止,“中央高度重视、百姓高度关注、贪官高度紧张”的反腐新态势基本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会腐”的预防与惩治腐败新机制正在有条不紊的构筑中。
(四)培育“有效市场”与“有效政府”是政府自我革命的目的。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市场做“可以做的事情”,“法无禁止即可为”,建立有效市场;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有效政府。“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是有效市场与有效政府的经典通俗概括,也是真正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由之路。
(五)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并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无异于划定了权力运行红线,限制了权力伸展范围。
(六)调整公务员薪酬结构,提高阳光收入,规范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消弭广大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消除民众与公务员群体之间的隔阂,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题中之义。
(七)改革公务员养老金制度,逐步实现养老金并轨,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过去曾连续六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然而屡次陷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尴尬。今年,这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稳步推进中,彰显了新一届政府的实干性、务实性。
(八)公务员分类制改革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类,并做好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显著拓展公务员的提升通道和成长空间;有利于盘活公务员队伍现有“存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府效能;有利于淡化政府内外的“官本位”思想,改善人际氛围。
二、“政府自我革命”的实质
(一)政府自我革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路由,以构建“有效政府”为目的。政府自我革命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从广度上说,它是覆盖全国范围的,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各地各级地方政府;从深度上说,它已不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或表层修复,而是一项宏伟的、系统的“政府再造”和“政府创新”工程。其进程大体上是从以言代法向法治政府、从管制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的稳妥转变。
(二)政府自我革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战略部署。有观察家指出,“目前我国政府的权力已经到了无坚不摧、无事不成、无孔不入甚至无利不谋的程度,然而,这种快速膨胀的权力本身是非常脆弱的,政府权威的不断下降、权力本身的低效与失控,正是这种脆弱性的集中表现”。[2]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等诸多问题,从治本高度作出了战略谋划,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预示着政府自我革命将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征途中的“重头戏”。
(三)政府自我革命是一场公务员群体自我扬弃的变革运动。众所周知,改革意味着利益的再调整,政府自我革命尤其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变革,将不可避免的引发深远而广泛的利益再调整、“蛋糕”再分配、权力再切割,势必持续引发公务员群体心理的剧烈震荡、心理失衡、心理落差、心态变迁等。从回顾去年以来的舆情走向来看,公务员群体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群体的无奈、迷茫、彷徨、困惑、纠结、郁闷屡见报端,由此引发的公开讨论甚至争议也始终不绝于耳。取得公务员群体的谅解、理解、配合、支持与拥护,是政府自我革命最终能否成功、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首要前提。政府自我革命,本质上是公务员群体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扬弃的过程,况且,政府自我革命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公务员来参与完成,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公务员对变革的认同度、共鸣度、参与度,直接关乎政府自我革命的成败与否及成效多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变革不能不考虑公务员群体的角色变化和心态变迁,必须坚持“破”“立”结合,致力于打造新的政府与公务员群体间的心理默契。诚然,政府自我革命的初衷也并非是堵塞公务员的上升通道,更不是要抹杀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尊严,而是要使政府变得更加精简、更加高效、更加自律、更加法治、更具权威性、更有公信力,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尊严并不会因此而受损,反而会因此而收益。譬如公务员分类制改革,既是政府变革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落实,必将受到公务员群体由衷的欢迎。故此,政府变革中获得公务员群体的支持与拥护,完全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人民网,
[2]孙立平,也谈改革共识[N].经济观察报,2012-3-9.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人民网,
赣州市社联2014年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085)。
【关键词】政府自我革命;有效政府;政府职能;公务员;
“政府自我革命”,是出自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句新表述、新论断。“政府自我革命”寥寥六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内蕴的决心很大,政治勇气与魄力空前,社会反响热烈,阶段成效也很显著。
一、“政府自我革命”的内涵解讀
(一)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是政府自我革命的核心。李克强总理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视作“新一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2013年中央一级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1]另据2014年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截止2014年8月,国务院取消下放7批共8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需报中央管理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60%。减少行政事业型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
(二)“约法三章”作为新一届中央政府掷地有声的庄严政治承诺,打响了政府自我革命的第一枪。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郑重承诺:“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载明,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2014年计划正式启动公车改革。[1]
(三)高压反腐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先声。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案件查处”记录统计,在十八大召开后,自2012年12月6日至201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展开“打老虎、拍苍蝇”反腐运动共492天,期间有285名领导干部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平均每周4名官员落马,单日落马通报最多12人。另有数据显示,与中央反腐持续高压反腐同步,今年以来地方反腐也全面提速,迄今已有约300名县处级以上官员被查。迄今为止,“中央高度重视、百姓高度关注、贪官高度紧张”的反腐新态势基本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会腐”的预防与惩治腐败新机制正在有条不紊的构筑中。
(四)培育“有效市场”与“有效政府”是政府自我革命的目的。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市场做“可以做的事情”,“法无禁止即可为”,建立有效市场;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有效政府。“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是有效市场与有效政府的经典通俗概括,也是真正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由之路。
(五)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并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无异于划定了权力运行红线,限制了权力伸展范围。
(六)调整公务员薪酬结构,提高阳光收入,规范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消弭广大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消除民众与公务员群体之间的隔阂,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题中之义。
(七)改革公务员养老金制度,逐步实现养老金并轨,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过去曾连续六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然而屡次陷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尴尬。今年,这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稳步推进中,彰显了新一届政府的实干性、务实性。
(八)公务员分类制改革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类,并做好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显著拓展公务员的提升通道和成长空间;有利于盘活公务员队伍现有“存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府效能;有利于淡化政府内外的“官本位”思想,改善人际氛围。
二、“政府自我革命”的实质
(一)政府自我革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路由,以构建“有效政府”为目的。政府自我革命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从广度上说,它是覆盖全国范围的,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各地各级地方政府;从深度上说,它已不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或表层修复,而是一项宏伟的、系统的“政府再造”和“政府创新”工程。其进程大体上是从以言代法向法治政府、从管制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的稳妥转变。
(二)政府自我革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战略部署。有观察家指出,“目前我国政府的权力已经到了无坚不摧、无事不成、无孔不入甚至无利不谋的程度,然而,这种快速膨胀的权力本身是非常脆弱的,政府权威的不断下降、权力本身的低效与失控,正是这种脆弱性的集中表现”。[2]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等诸多问题,从治本高度作出了战略谋划,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预示着政府自我革命将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征途中的“重头戏”。
(三)政府自我革命是一场公务员群体自我扬弃的变革运动。众所周知,改革意味着利益的再调整,政府自我革命尤其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变革,将不可避免的引发深远而广泛的利益再调整、“蛋糕”再分配、权力再切割,势必持续引发公务员群体心理的剧烈震荡、心理失衡、心理落差、心态变迁等。从回顾去年以来的舆情走向来看,公务员群体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群体的无奈、迷茫、彷徨、困惑、纠结、郁闷屡见报端,由此引发的公开讨论甚至争议也始终不绝于耳。取得公务员群体的谅解、理解、配合、支持与拥护,是政府自我革命最终能否成功、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首要前提。政府自我革命,本质上是公务员群体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扬弃的过程,况且,政府自我革命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公务员来参与完成,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公务员对变革的认同度、共鸣度、参与度,直接关乎政府自我革命的成败与否及成效多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变革不能不考虑公务员群体的角色变化和心态变迁,必须坚持“破”“立”结合,致力于打造新的政府与公务员群体间的心理默契。诚然,政府自我革命的初衷也并非是堵塞公务员的上升通道,更不是要抹杀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尊严,而是要使政府变得更加精简、更加高效、更加自律、更加法治、更具权威性、更有公信力,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尊严并不会因此而受损,反而会因此而收益。譬如公务员分类制改革,既是政府变革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落实,必将受到公务员群体由衷的欢迎。故此,政府变革中获得公务员群体的支持与拥护,完全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人民网,
[2]孙立平,也谈改革共识[N].经济观察报,2012-3-9.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人民网,
赣州市社联2014年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