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困难补助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 贫困大学生与日俱增, 国家、地方、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 但众多贫困生难免鱼龙混杂, 现实中困难补助竟成了唐僧肉, 争而吃之, 怎能让困难补助资金用到刀刃上成了高校左右两难的事情, 本文从贫困形成的原因入手, 阐述了高校在资助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资助;贫困生。
目前全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 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为 8- 15%, 虽然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力度逐年加大, 而且整体状况有所好转, 但每月几十甚至上百元的生活补助, 对高昂学费都难以支付的贫困生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在这种供小于求的情况下, 困难补助成为唐僧肉不足为奇。
一、贫困形成的原因及高校采取的措施
贫困生之所以贫困, 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家庭地理位置不好, 自然条件差, 家庭收入一直较少; 二是家庭子女较多或父母年迈、体弱多病、残疾等; 三是中途突然贫困, 如父母下岗、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等。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政府和高校采取了奖、贷、助、补等措施, 从多角度, 多层次关心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为贫困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奖, 是指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 如学习优秀奖学金、助学奖学金以及各种企业、名人提供的奖学金等。贷, 是指国家商业银行针对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发放的信用贷款, 也叫国家助学贷款, 是由政府贴息, 学生毕业以后逐年归还。助, 是指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 为贫困生设立一些勤工俭学岗位, 帮助他们通过从事不同形式的劳动, 获得一定报酬, 贴补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开支。补, 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特殊困难补助等, 每年中央和地方政府, 都拨出一定专款, 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 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等, 各高校也想尽一切办法,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挤出大笔资金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二、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曾三令五申, 要求各高校采取一切办法保证贫困学生不能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各高校的确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由于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不少贫困生因得到了资助而顺利完成学业, 工作中也逐步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但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贫困生界定困难。
贫困生的界定工作全国各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有些界定标准大致相同, 比如家庭收入较少, 无力缴纳学费等。贫困生级别的评定在实际工作中难度较大, 实施评定工作的一般是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或班主任, 面对众多的申请材料, 如何确认真实性?如果开具的证明是假的如何证实?这是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也是贫困生界定工作的难题。
(二)"僧多粥少"现象。
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所使用资金的主渠道是财政拨款和学费提成, 再加上一些社会捐助, 与大量需求相比, 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尤其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 大部门都是兄弟姊妹比较多, 中途出现贫困的几率很大, 因此高校针对这种复杂状况极为矛盾, 若加大个别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有限的资金便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困难, 如果大面积资助, 又使得贫困生依然贫困, 不能解决实际困难。
(三)资助工作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当资助工作开始时, 就会有许多同学拿着申请和贫困证明来找老师, 说自己是如何如何贫困, 真实性如何来判断呢? 哪个同学更贫困一些呢? 按照有些学校规定一级贫困(单亲家庭)要比二级贫困(子女多, 父母下岗或伤残者)优先考虑, 但是实际工作中确是另一番模样, 这时给学生工作者造成很大难题, 按照制度办事, 便与实际情况相背离, 是尊重事实还是应该照章办事?大多数学生工作者会选择按照制度来处理, 因为制度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 但实际真正贫困的学生却感到了不公平。个别高校在开展资助贫困生工作时采取班级公开选举的办法, 结果出现了个别学生拉票的情况, 着实令人担忧。还有些学生工作者不照章办事, 不尊重实际情况, 凭关系确定, 有些采取轮流享受平均资助等错误的做法, 都使得资助工作简单化, 资助工作的复杂性是否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呢?
(四)对贫困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关心不到位。
贫困生一般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卑, 某些事情上抬不起头, 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这要求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应时刻关注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但实际工作中确有很大的难度, 做学生工作的老师高校中是很短缺的,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 高校应该按照师生1: 200 的比例配备政治辅导员, 每个班级应配 1 名班主任, 但是很多高校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做到, 致使贫困生工作做得不甚细致, 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五)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尴尬
一些贫困生懂事早, 学习努力, 勤奋踏实, 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便担任学生干部, 比如担任学生会主席或者班长, 每年学生工作者在开展资助贫困生工作时, 往往对身边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干部会予以照顾, 优先考虑,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往往会使得其他同学觉得这样的贫困生走后门, 跟老师拉关系, 所以在同学们中间, 身为贫困生的学生干部觉得既尴尬又无辜, 但这种学生往往觉悟较高, 会以大局为重, 当别人向老师提意见的时候, 他们会站出来主动把名额让出去, 因此这部分群体是资助贫困生工作不可忽视的。
三、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思路
1、应加强贫困生界定工作, 确保真实性。贫困生界定工作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工作。一方面, 当地的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 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开具真实的贫困证明。另一方面, 高校不能完全凭借经验来开展资助工作, 应采用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科学方法量化贫困生经济线。评定贫困生级别的工作一般是入校后便开始, 按照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 程序一般为个人申请, 提交由县级或县级以上教育局和民政局出具的贫困证明等材料, 以此评定贫困级别。此种分类方法相对比较科学, 但必须要灵活运用, 不能一刀切。
2、贫困生资助工作应规范化。资助工作应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 对贫困生应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 突出资助重点; 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既要按照制度坚持标准, 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灵活评定, 不能死搬硬套, 避免工作简单化, 杜绝随意性操作。
3、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贫困生谈心, 向其周围同学了解情况, 关心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状况。
4、适时对贫困生进行追踪调查, 掌握贫困生的各种信息。为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应专门建立贫困生的信息数据库, 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班主任的评价等资料进行总结, 以更好地为贫困生服务。
5、经常教育学生要自强自立, 不断完善自我品格, 提高自身素质, 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 对争名夺利、急功近利的思潮和风气应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尽量让每位学生能够理解并认同, 学生工作者应尽到自身职责, 将资助款用到刀刃上, 将贫困生资助工作时时放在心上。
参考文献:
[1] 陈建顺、李照刚: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其资助.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 7 月. 第 4 期。
[2] 吴玉峰:论高校特困生的现状及其对策.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年 3 月. 第 1 期。
[3]张 莉、李凤新: 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关键词:资助;贫困生。
目前全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 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为 8- 15%, 虽然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力度逐年加大, 而且整体状况有所好转, 但每月几十甚至上百元的生活补助, 对高昂学费都难以支付的贫困生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在这种供小于求的情况下, 困难补助成为唐僧肉不足为奇。
一、贫困形成的原因及高校采取的措施
贫困生之所以贫困, 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家庭地理位置不好, 自然条件差, 家庭收入一直较少; 二是家庭子女较多或父母年迈、体弱多病、残疾等; 三是中途突然贫困, 如父母下岗、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等。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政府和高校采取了奖、贷、助、补等措施, 从多角度, 多层次关心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为贫困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奖, 是指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 如学习优秀奖学金、助学奖学金以及各种企业、名人提供的奖学金等。贷, 是指国家商业银行针对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发放的信用贷款, 也叫国家助学贷款, 是由政府贴息, 学生毕业以后逐年归还。助, 是指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 为贫困生设立一些勤工俭学岗位, 帮助他们通过从事不同形式的劳动, 获得一定报酬, 贴补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开支。补, 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特殊困难补助等, 每年中央和地方政府, 都拨出一定专款, 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 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等, 各高校也想尽一切办法,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挤出大笔资金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二、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曾三令五申, 要求各高校采取一切办法保证贫困学生不能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各高校的确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由于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不少贫困生因得到了资助而顺利完成学业, 工作中也逐步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但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贫困生界定困难。
贫困生的界定工作全国各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有些界定标准大致相同, 比如家庭收入较少, 无力缴纳学费等。贫困生级别的评定在实际工作中难度较大, 实施评定工作的一般是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或班主任, 面对众多的申请材料, 如何确认真实性?如果开具的证明是假的如何证实?这是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也是贫困生界定工作的难题。
(二)"僧多粥少"现象。
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所使用资金的主渠道是财政拨款和学费提成, 再加上一些社会捐助, 与大量需求相比, 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尤其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 大部门都是兄弟姊妹比较多, 中途出现贫困的几率很大, 因此高校针对这种复杂状况极为矛盾, 若加大个别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有限的资金便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困难, 如果大面积资助, 又使得贫困生依然贫困, 不能解决实际困难。
(三)资助工作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当资助工作开始时, 就会有许多同学拿着申请和贫困证明来找老师, 说自己是如何如何贫困, 真实性如何来判断呢? 哪个同学更贫困一些呢? 按照有些学校规定一级贫困(单亲家庭)要比二级贫困(子女多, 父母下岗或伤残者)优先考虑, 但是实际工作中确是另一番模样, 这时给学生工作者造成很大难题, 按照制度办事, 便与实际情况相背离, 是尊重事实还是应该照章办事?大多数学生工作者会选择按照制度来处理, 因为制度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 但实际真正贫困的学生却感到了不公平。个别高校在开展资助贫困生工作时采取班级公开选举的办法, 结果出现了个别学生拉票的情况, 着实令人担忧。还有些学生工作者不照章办事, 不尊重实际情况, 凭关系确定, 有些采取轮流享受平均资助等错误的做法, 都使得资助工作简单化, 资助工作的复杂性是否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呢?
(四)对贫困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关心不到位。
贫困生一般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卑, 某些事情上抬不起头, 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这要求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应时刻关注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但实际工作中确有很大的难度, 做学生工作的老师高校中是很短缺的,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 高校应该按照师生1: 200 的比例配备政治辅导员, 每个班级应配 1 名班主任, 但是很多高校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做到, 致使贫困生工作做得不甚细致, 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五)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尴尬
一些贫困生懂事早, 学习努力, 勤奋踏实, 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便担任学生干部, 比如担任学生会主席或者班长, 每年学生工作者在开展资助贫困生工作时, 往往对身边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干部会予以照顾, 优先考虑,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往往会使得其他同学觉得这样的贫困生走后门, 跟老师拉关系, 所以在同学们中间, 身为贫困生的学生干部觉得既尴尬又无辜, 但这种学生往往觉悟较高, 会以大局为重, 当别人向老师提意见的时候, 他们会站出来主动把名额让出去, 因此这部分群体是资助贫困生工作不可忽视的。
三、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思路
1、应加强贫困生界定工作, 确保真实性。贫困生界定工作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工作。一方面, 当地的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 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开具真实的贫困证明。另一方面, 高校不能完全凭借经验来开展资助工作, 应采用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科学方法量化贫困生经济线。评定贫困生级别的工作一般是入校后便开始, 按照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 程序一般为个人申请, 提交由县级或县级以上教育局和民政局出具的贫困证明等材料, 以此评定贫困级别。此种分类方法相对比较科学, 但必须要灵活运用, 不能一刀切。
2、贫困生资助工作应规范化。资助工作应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 对贫困生应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 突出资助重点; 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既要按照制度坚持标准, 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灵活评定, 不能死搬硬套, 避免工作简单化, 杜绝随意性操作。
3、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贫困生谈心, 向其周围同学了解情况, 关心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状况。
4、适时对贫困生进行追踪调查, 掌握贫困生的各种信息。为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应专门建立贫困生的信息数据库, 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班主任的评价等资料进行总结, 以更好地为贫困生服务。
5、经常教育学生要自强自立, 不断完善自我品格, 提高自身素质, 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 对争名夺利、急功近利的思潮和风气应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尽量让每位学生能够理解并认同, 学生工作者应尽到自身职责, 将资助款用到刀刃上, 将贫困生资助工作时时放在心上。
参考文献:
[1] 陈建顺、李照刚: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其资助.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 7 月. 第 4 期。
[2] 吴玉峰:论高校特困生的现状及其对策.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年 3 月. 第 1 期。
[3]张 莉、李凤新: 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