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跨栏架在发展学生跨跑能力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软式跨栏架器材介绍
  软式跨栏架采用环保柔软的发泡材料制成,由横杆、三角支撑架、底座(长方形)3个部分组成。三角支撑架设置3个高度的连接口,栏高分别可以设置0.3m、0.5m、0.58m,便于不同能力的学生练习(图1)。软式跨栏架色彩鲜艳,包含红、黄、蓝3种颜色,可单一颜色组合,也可各色混搭。软式跨栏架组装、拆分简单便捷,不易翻倒,色彩艳丽,易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相较于传统田径栏架更有利于中小学课堂教学。
  二、软式跨栏架在发展学生跑跨能力中的应用
  1.“速度争霸”
  练习目的:通过练习,提升练习者的跑动频率。
  练习方法:在2条长10m的直线跑道内将软式跨栏小块平铺于地面上,每个小块间距为0.5m,以依次跨过障碍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到达后,从器材的左侧跑回(图2-1~图2-2)。
  进阶方法:可在原有跨栏小块的基础上叠加,使其高度上升,提高练习难度。
  练习要求:练习者在通过障碍时,在尽可能不踩到跨栏小块的同时,增加跑动速度;练习时,可根据学生能力适当调整软式跨栏的间距。
  注意事项:此练习主要发展练习者的脚下频率,练习中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可踩踏在软式跨栏架器材上;练习场地需平整不打滑。
  2.“节奏为王”
  练习目的:体验栏间节奏以及摆动腿提膝高抬动作。
  练习方法:将软式跨栏架高度设置为第1层(0.3m),3个栏架组合,栏间距为0.8m,要求练习者栏间跑3步后跨跃下一栏,提膝高抬跨过栏架(图2-3~图2-4)。
  练习要求:练习者采用口令法“1、2、3”调整栏间步数。
  注意事项:教师可根据学生身高适当调整栏高,以确保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提高摆动腿提膝高抬动作质量。也可根据练习需要,增加栏架数量。
  3.“鸢飞鱼跃”
  练习目的:通过练习,学生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体验跨跃障碍时的身体感知。
  练习方法:在2条长40m的直线跑道上,设置5组软式跨栏架,每组栏架间距5m,起点至第1栏间距10m,最后1栏至终点间距10m,高度设置为0.3m(图2-5),2名学生1组通过跑动,依次跨越栏架,并冲向终点结束。
  进阶方法:栏架高度可提升至0.5m、0.58m2个高度;栏架摆放形式的改变,可将正面栏架摆放更改为侧面栏架摆放。
  练习要求:在跑动中保持匀速;跨过障碍后迅速转换到跑动状态。
  注意事项:练习时选择平整的场地进行,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跑动中注意避免相互碰撞;在采用进阶方法中跨越侧栏时,可将跑道宽度增至2m。
  4.“趣味竞技场”
  练习目的:通过练习,加强练习者起跨腿主动提膝高抬、积极前伸动作的感知,提升跨栏能力。
  练习方法:将四折墊与软式栏架组合,设置成4组阶梯式难度组合,场地设置40m直线跑道,设置5组软式跨栏架,每组栏架间距5m,起点至第1栏间距10m,最后1栏至终点10m,栏架排列位置与图2-5一致,栏架组合方式见图2-6~图2-7。2名学生1组以依次跨跃栏架的方式跑至终点。
  练习要求:起跨点需要控制在四折垫前;起跨腿主动提膝高抬、积极前伸。
  注意事项:练习者需要根据自身能力适当选取难度。
  5.“穿越火线”
  练习目的:利用高度限制的方法,提升学生跨栏腾空中上体前压的动作能力。
  练习方法:1名学生在栏架侧面站立,手持软式跨栏架横杆,将横杆高举于栏上约1.5m处,练习者通过跑动跨跃障碍,尽可能不触碰高举的横杆(图2-8~图2-9)。
  练习要求:练习者腾空后尽可能压低上身,通过栏架。
  注意事项:辅助学生不得故意降低高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情况适度调整辅助横杆的高度。
  [供稿单位:田联阳光(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学生如果对体能练习有兴趣,在练习过程中便会积极主动,体能练习的效果就能够得以保证。但在过去的体育课上,采取一些较为简单的练习方法发展学生体能的情况比较常见。如用跑圈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用单腿跳、蛙跳等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用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这些发展学生体能的方法都比较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练习的积极性。  在笔者进行九年级发
当一个个鲜活的偶发事件发生在你我身边时,你可能会因为措手不及而感到困惑、彷徨,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巧妙处理而得意、欢喜。是的,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突发案例,充实着体育教育教学。这些偶发事件碰撞着课堂预设,考验着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让课堂充满挑战和生机……  笔者很享受梳理自己所经历的案例的过程,梳理一份案例就是收获一份“财富”,这份“财富”或是总结、感悟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是提炼一种有效的教学方
经同事推荐,2018年10月2日我加入了《中国学校体育》读者群。在体育同仁们交流讨论的言语中让我在《中国学校体育》官网的“一线话题专栏”中遇见了前届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获奖名单,并通过网络对部分获奖案例进行了深度学习,期待着自己也有机会能够成为获奖案例之一。  盼着盼着,2019年9月初我终于见到了《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规程》,生怕漏看了每个信息点,仔细阅读与揣摩。带着期
当获知参赛教学案例《一堂别开生面的剑术课》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特等奖时,笔者感到特别庆幸,同时也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  首先,作为一名参赛者,必须拿出最好的作品参赛,一方面非常珍惜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为全国学校体育教师搭建的这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另一方面必须给地区教师“打个样”,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其次,笔者作为本地区案例比赛撰稿前的培训者,必须全力以赴培训到位,既要能解决
一、依据学校地点地形,讲述体育历史故事  1.利用墙壁讲体育历史故事  学校体育场地周边以围墙居多,学校可以把围墙作为宣传阵地,在围墙上作体育文化,结合体育历史发展重要脉络,把与体育相关的知识、体育运动的要求等内容上墙,并配以图片墙绘,更能形象逼真地描述和宣传。学生在体育场内运动、散步的过程中能够随时观看,潜移默化地把体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面。  2.借用场地器材讲述体育项目发展故事  学校的
一、标志桶器材介绍  标志桶由环保柔软的塑胶材料制成,呈圆锥状,上体为圆形,底座为正方形。标志桶色彩鲜艳,包括多个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等(图1)。标志桶因其外形稳固、不易翻倒,色彩艳、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材质轻盈、便于搬运等特点,可满足教学需求。  二、标志桶在发展学生灵敏素质中的运用  1.“鲨鱼抓小鱼”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视觉刺激”解读对手的肢体语言快速做出应答动作,进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提出“中小学生每周体育锻炼中等负荷三次以上”的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2]提出通过布置适当的体育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3]也强调“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开展体育家庭作业的倡议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指标,相当于开辟了学校
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开展学科专业阅读需要注重选择性、实用性和实效性,高效的专业阅读需要找路径、讲方法、重策略,制订有针对性的阅读计划,通过览读、精读、研读、啃读、读写结合等方法助力学科专业阅读可持续开展。  一、信息览读  信息化时代的数字阅读因灵活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已成为体育教师日常的阅读方式。因阅读时间有限,体育信息的阅读要提高效率,高效的数字化阅读关键是在浏览海量体育信息中,挑选最前沿的、最有价值
X型腿是指膝关节向内侧突出,小腿向外偏移并外旋,人体直立时股骨和胫骨形成过大的向外开放的角度,两胫骨内髁可以相互接触,但两踝则无法接触而互相分离,分离的大小是畸形程度轻重的标志。X型腿的人由于膝盖内扣,身体重量过多地集中在膝盖外侧关节面,会导致膝关节外侧面软骨磨损。不仅如此还可能导致足弓内陷并引发扁平足等一系列问题。自我评估时,身体放松,直立站立,让膝关节和踝关节并拢,若膝关节可以并起来,但是踝关
今年是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发表100周年。虽然已经发表了100年,但其“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主张,放在100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体育之研究》开宗明义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又讲“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在这里,毛泽东强调了体育锻炼之于个人,之于民族、国家的要义所在。毛泽东认为,“体育者,人类自其养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