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数学阅读不仅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本文在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掌握数学阅读方法;不同年级关注不同的数学阅读点;增加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学生的课外数学阅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引言:
数学阅读是一种从数学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包含感知、理解、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总和。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对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准确把握及它们之间的灵活转化,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最显著特点。数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阅读就是要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自己在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数学语言与信息交流方面的数学素质。与一般阅读一样,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一、数学阅读的概念阐述
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视觉或者听觉的传输手段将各种形式资料中的文字、图表、符号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最终传入到大脑中。因此,阅读应当属于一种主动的行为,才能够真正让读者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并对阅读的进度、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数学阅读也属于信息获取和心理活动过程,通过对数学公式、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专业术语等多种内容进行感知和解读,了解数学概念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阅读与其他阅读不同,属于更加理性的阅读,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阅读内容提出假设,采取合适的方法去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进而推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数学阅读是对数学语言的重要解读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能够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巧妙设置多样问题,吸引学生主动阅读
长期以来,数学都给人以机械、枯燥的感觉,学起来乏味,文本阅读起来更是无趣。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转变他们的传统观念,将多样化的问题穿插至数学阅读中,为其指明阅读和思考的方向,促使其产生主动阅读的渴望。低年級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书本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发散他们思维,使其阅读行为变得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还要鼓励小学生在阅读中探疑和释疑,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发展其独创性思维。在“认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导入,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下、前、后?教师先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再随机抽学生汇报交流情况,然后询问: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情境图,发现是举右手。教师追问:哪只手是右手?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交谈。教师要求学生继续阅读主题图,并设疑: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只手?分别叫什么?学生在问题引领下认真阅读和思考。之后,教师设问: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是怎样放的?学生通过阅读可知道是练习本与数学书,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主题图相互交流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提问: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继续认位置。
(二)增加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小学生自控力较差,较为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激发其兴趣,让小学生乐于进行数学阅读。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比如,对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板块,很多学生都很感兴趣,在进行新课时,可以将这些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其次,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更多的数学文化成分,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比如,我国古书中的《九章算术》,其中有很多比较有名的可以用小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像“物不知数”“鸡兔同笼”等。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解读题意,将有趣的数学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辅助学生提升数学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新知识讲解完成后做一些拓展,让学生课下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去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或者追根溯源,去查找相关知识的历史史料,或者搜集一些相关数据,进一步验证数学知识的合理性。
结束语:
总之,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任何人都不可以替代,正如,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一样,谁也不能替孩子吃。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让阅读成为数学教学的常态,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吴维芸.也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引言:
数学阅读是一种从数学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包含感知、理解、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总和。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对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准确把握及它们之间的灵活转化,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最显著特点。数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阅读就是要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自己在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数学语言与信息交流方面的数学素质。与一般阅读一样,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一、数学阅读的概念阐述
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视觉或者听觉的传输手段将各种形式资料中的文字、图表、符号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最终传入到大脑中。因此,阅读应当属于一种主动的行为,才能够真正让读者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并对阅读的进度、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数学阅读也属于信息获取和心理活动过程,通过对数学公式、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专业术语等多种内容进行感知和解读,了解数学概念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阅读与其他阅读不同,属于更加理性的阅读,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阅读内容提出假设,采取合适的方法去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进而推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数学阅读是对数学语言的重要解读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能够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巧妙设置多样问题,吸引学生主动阅读
长期以来,数学都给人以机械、枯燥的感觉,学起来乏味,文本阅读起来更是无趣。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转变他们的传统观念,将多样化的问题穿插至数学阅读中,为其指明阅读和思考的方向,促使其产生主动阅读的渴望。低年級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书本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发散他们思维,使其阅读行为变得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还要鼓励小学生在阅读中探疑和释疑,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发展其独创性思维。在“认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导入,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下、前、后?教师先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再随机抽学生汇报交流情况,然后询问: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情境图,发现是举右手。教师追问:哪只手是右手?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交谈。教师要求学生继续阅读主题图,并设疑: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只手?分别叫什么?学生在问题引领下认真阅读和思考。之后,教师设问: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是怎样放的?学生通过阅读可知道是练习本与数学书,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主题图相互交流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提问: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继续认位置。
(二)增加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小学生自控力较差,较为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激发其兴趣,让小学生乐于进行数学阅读。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比如,对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板块,很多学生都很感兴趣,在进行新课时,可以将这些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其次,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更多的数学文化成分,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比如,我国古书中的《九章算术》,其中有很多比较有名的可以用小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像“物不知数”“鸡兔同笼”等。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解读题意,将有趣的数学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辅助学生提升数学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新知识讲解完成后做一些拓展,让学生课下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去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或者追根溯源,去查找相关知识的历史史料,或者搜集一些相关数据,进一步验证数学知识的合理性。
结束语:
总之,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任何人都不可以替代,正如,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一样,谁也不能替孩子吃。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让阅读成为数学教学的常态,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吴维芸.也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