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作文教学历来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从小学作文常见的问题中足可以反映出来。
一、小学作文存在的常见问题
当前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他们不善于观察周边事,阅读书籍少,积累的词汇少,想象力差,口语表达能力差,审题能力差,加之部分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不负责任(只求识字,不注重教育),他们的作文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我的教学经历归结为以下几点:1. 写作文时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有时为应付字数而作文。2.作文内容无情可抒,无感可发,空洞无味,矫揉造作以致出现假、大、空的现象。3.学生几乎不会写作文但又不得不写,因此出现了严重的抄袭行为。
二、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们纷纷献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施出了十八般武艺,作文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学者需要有磨铁杵的耐心与恒心。只有找到“病原”,才能从根本上加以治疗。
(一)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亲身的实践调查表明,有一半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习作的。之所以写不出好的文章,是因为他们封闭于学校,生活单调,无话可说。另外,学生读书太少,几乎没有课外知识营养的补给。为此:
1.要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丰富他们的见闻经历。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风俗民情和地方上的重要事件,以及生活当中热门的话题都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把它们变为自己习作的可用资源;不光如此,我们还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多方面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细心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很多学生经常碰到或是很熟悉的事待到要去描写时却显得力部从心,无从下手。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去观察。因此,学生在写作文前要对周边的事物细心观察,全面了解,要弄清事物的发展过程,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教师更应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为作文积累材料。3.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大量词汇。多读书,就是多读课外书。唐代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新课标》中强调“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古人也说:“情动于衷而成于言。”可见,是否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是评价作文好坏最重要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小培养好的文风,不但对于写作,而且对于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评价学生作文好坏的标准。作文的好坏,什么东西最重要?我们多会回答:条理清楚,中心突出。常规要求就是:开头一段要紧扣题意,点题,明确文章的写作中心;接着分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一件事或两件事突出中心,写具体;结尾再扣题意,与开头呼应,强调中心。按照这个模式来写,条理就清楚了,文章就是好文章。至于文章里面有多少学生的真情实感,生活情趣,那就是次要的了,或者干脆就认为这没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生产出来的是大堆空话、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的总目标位依据,把“促使学生写老实话,表达真情实感;贴近生活,淡化文体,注重交流”作为衡量学生作文好坏的出发点与归宿。
其次,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习作。有一次,我问一名学生:“你喜欢写作文吗?”生答:“喜欢。”“为什么?”我追问。结果学生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他说写日记写作文已经习惯了,要是时间长不写反而觉得不舒服,尤其是老师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由我们自己去完成的作文,更是想写。学生的回答足以说明由他们自己命题、选材、立意,自己做主的文章如同吃饭、穿衣、说话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道还会说假话吗?
再次,学生的作文要立足于创新。每次习作,学生的作文内容都有雷同现象,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太差。这与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中过分重视模仿、忽视创新有关。虽然学生的作文一般从模仿开始,但模仿必定有其弊端。叶圣陶先生曾说:“学写文章从临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这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严重萎缩。只有确立学生在作文训练的主动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才能。学生才会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远离谎言。
(三)帮助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杜绝抄袭。
无可非议,抄袭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可学生却知错犯错,不得不值得思考。第一、教师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意思是,写作文只要把该说或想说的话说清楚就行了。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具备了写文章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丛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对学生“严要求”、“高标准”。 有些老师甚至以作文选上那些经过家长、老师以及编辑反复修改后的文章为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学生。却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这样的要求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而以抄袭来满足教师的要求。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这突出地表现在命题作文上。命题作文源远流长,自科举考试到今天,这种沿袭多年的写作方式已经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近年来的作文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特别是成功创造了话题作文和自主拟题后,许多小学生的作文一改往日那种“八股”式的、四平八稳式的,代之以积极的、活跃的、灵动的、有创造性的、从分展现自我个性的作文。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不过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即使是自主命题的作文我们也应该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把题目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题目在生活中有目的地去观察、体验,去捕捉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写。使他们真正的拥有属于自己的文章,从此养成写作的乐趣,杜绝抄袭行为。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耐心和坚持,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因此,要搞好作文教学,让学生爱好作文,教师首先要爱好作文,有理论还要有写作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的常见问题不再复发。
一、小学作文存在的常见问题
当前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他们不善于观察周边事,阅读书籍少,积累的词汇少,想象力差,口语表达能力差,审题能力差,加之部分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不负责任(只求识字,不注重教育),他们的作文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我的教学经历归结为以下几点:1. 写作文时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有时为应付字数而作文。2.作文内容无情可抒,无感可发,空洞无味,矫揉造作以致出现假、大、空的现象。3.学生几乎不会写作文但又不得不写,因此出现了严重的抄袭行为。
二、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们纷纷献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施出了十八般武艺,作文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学者需要有磨铁杵的耐心与恒心。只有找到“病原”,才能从根本上加以治疗。
(一)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亲身的实践调查表明,有一半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习作的。之所以写不出好的文章,是因为他们封闭于学校,生活单调,无话可说。另外,学生读书太少,几乎没有课外知识营养的补给。为此:
1.要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丰富他们的见闻经历。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风俗民情和地方上的重要事件,以及生活当中热门的话题都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把它们变为自己习作的可用资源;不光如此,我们还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多方面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细心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很多学生经常碰到或是很熟悉的事待到要去描写时却显得力部从心,无从下手。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去观察。因此,学生在写作文前要对周边的事物细心观察,全面了解,要弄清事物的发展过程,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教师更应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为作文积累材料。3.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大量词汇。多读书,就是多读课外书。唐代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新课标》中强调“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古人也说:“情动于衷而成于言。”可见,是否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是评价作文好坏最重要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小培养好的文风,不但对于写作,而且对于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评价学生作文好坏的标准。作文的好坏,什么东西最重要?我们多会回答:条理清楚,中心突出。常规要求就是:开头一段要紧扣题意,点题,明确文章的写作中心;接着分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一件事或两件事突出中心,写具体;结尾再扣题意,与开头呼应,强调中心。按照这个模式来写,条理就清楚了,文章就是好文章。至于文章里面有多少学生的真情实感,生活情趣,那就是次要的了,或者干脆就认为这没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生产出来的是大堆空话、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的总目标位依据,把“促使学生写老实话,表达真情实感;贴近生活,淡化文体,注重交流”作为衡量学生作文好坏的出发点与归宿。
其次,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习作。有一次,我问一名学生:“你喜欢写作文吗?”生答:“喜欢。”“为什么?”我追问。结果学生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他说写日记写作文已经习惯了,要是时间长不写反而觉得不舒服,尤其是老师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由我们自己去完成的作文,更是想写。学生的回答足以说明由他们自己命题、选材、立意,自己做主的文章如同吃饭、穿衣、说话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道还会说假话吗?
再次,学生的作文要立足于创新。每次习作,学生的作文内容都有雷同现象,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太差。这与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中过分重视模仿、忽视创新有关。虽然学生的作文一般从模仿开始,但模仿必定有其弊端。叶圣陶先生曾说:“学写文章从临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这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严重萎缩。只有确立学生在作文训练的主动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才能。学生才会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远离谎言。
(三)帮助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杜绝抄袭。
无可非议,抄袭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可学生却知错犯错,不得不值得思考。第一、教师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意思是,写作文只要把该说或想说的话说清楚就行了。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具备了写文章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丛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对学生“严要求”、“高标准”。 有些老师甚至以作文选上那些经过家长、老师以及编辑反复修改后的文章为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学生。却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这样的要求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而以抄袭来满足教师的要求。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这突出地表现在命题作文上。命题作文源远流长,自科举考试到今天,这种沿袭多年的写作方式已经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近年来的作文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特别是成功创造了话题作文和自主拟题后,许多小学生的作文一改往日那种“八股”式的、四平八稳式的,代之以积极的、活跃的、灵动的、有创造性的、从分展现自我个性的作文。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不过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即使是自主命题的作文我们也应该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把题目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题目在生活中有目的地去观察、体验,去捕捉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写。使他们真正的拥有属于自己的文章,从此养成写作的乐趣,杜绝抄袭行为。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耐心和坚持,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因此,要搞好作文教学,让学生爱好作文,教师首先要爱好作文,有理论还要有写作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的常见问题不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