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中,问题是一节课的重心,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设计和展开,以便弄清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最后落脚到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应用。数学课堂中对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更好的促进学习者对认知的需求,也同时可以促进学习者深入建构自己的思维结构。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社会生活经验是不够丰富的,对数学问题的需求度和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数学问题对于学习者有什么作用?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习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准备?数学教师在学习者问题意识培养上究竟起到哪些作用?数学教师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引导?从这些问题出发进行一些个人的思考,期望能理清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这方面的培养方向和方法,以及建立初级的分层提问模式,培养学习者一定的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抽象出数学模型能力。
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是决定学习者是否会进行重组,创新的前提。学习者需要有意识,也就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知道这个问题必须获得解决,这样才有了学习的内在动机。
那么学习者(这里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学习者),对于自己的学习又有什么需求呢?
1.被肯定的需求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只是在模仿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自己的被认可。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社会的简单经验,但還不足以让他们能够找到社会生存的能力。被肯定可以让孩子知道社会的价值需求,以及社会的的主流意识,以便能体验到被认可的喜悦,从而不仅能够生存还比较开心。
2.不被限制的需求
为了获得自由愉悦的情绪,学习者总是想不断得尝试重复同一句话,重复同一个动作。到处寻找没有接触过的,新鲜的事物,一旦被限制就会感觉不够愉悦。不被限制是学习者内心的需要,被肯定则是教育者给学习者设计的方向。但是这两个方面都没有生存的需要,都是建立在生存无忧的基础之上的。人和动物的教育主要区别也在这里,那就是人类在父母的帮助下时间相对长一些。动物在孩提时候父母会带来食物生存得很好,一旦小动物身体机能长大到一定阶段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生存的技能,哪怕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时间相对较短的。
学习者产生的各种需求,不是课本知识的需求。但是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满足一部分学习者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未来学习者适应社会生活,能够生存的必备知识,社会需求起到了方向定位的作用。但并不是孩子现在想要知道,或者现在不是很需要的,没有这种需要的急迫感,也就是没有意识。
由此看来学习者在低段的数学学习中应该是有意识的,只是自己的意识可能得到集体教学时大家的认可,也可能没有被大家所接受,一个班级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应该就是这样产生的。或者是学习者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需求的意识不在集体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对学习没有兴趣感。
对于小学地段的学习者来说,这个需求的产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或者此时学习者需求的产生更多要数学教师的引导和激励。看来教师要对孩子学习意识和学习需求进行一定的培养或者培训才行,明确学习者接下来的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比如培训基本习惯,倾听习惯,坐姿习惯,书写习惯,物品整理习惯。
以上是对学习者的分析,那接下来既然是问题,数学问题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那么数学问题有什么作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又会有哪些特性?
数学问题的层次
1.知识性问题
知识性问题应该是学生天生就具备的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需求,常见的问题“这是什么?”
师:加法表示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概念性,本质性的认识。例如:加法表示合起来的意思,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正方形的定义,正方体的定义,分数的认识等等。
2.策略性问题
策略性问题是学生为了突破一个未知问题,缩小思考范围,寻找出解题方法的前期问题。常见的问法“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在哪儿?”
比如计算17+9的结果你准备怎么算?
师: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突破?
生:17和20很接近,可以先把17从9那儿借三个成20,就就剩6,20加6等于26.
生:9和10很接近,9从17那儿借1变成10,17拿走一个变成16,10加16等于26.
生:竖式计算个位相加等于16想十位进一1加1等二,十位是2个位是6,等于26.
3.过程性问题
过程性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性问题,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层次体现。常见的问题“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甲是12,甲比乙少2,请问甲乙一共是多少?
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要求一共,就必须知道甲和乙,但是甲知道了,就只需求乙了,但是甲比乙少2,说明甲少乙多,所以乙应该比甲多2.
4.方法性问题
方法性问题是对基础知识和策略的汇总结果,或者是公式的应用。常见的问题是“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想到用什么方法呢?”比如甲和乙合起来等于30,甲比乙多10,问甲乙各多少?
师:通过分析你想到用学过的什么方法呢?
生:我想到了和差公式:甲等于30甲10的和除以2等于20,乙等于30减10的差除以2等于10.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性问题是学习者的认识世界的开始,不断的知识,概念,图形的丰富使得学习者总想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的连接属于更高阶的思维层面,而且是动态的建构的关系,会随着学习者的知识和概念的丰富,而显得更为紧密。这个紧密的分析过程可以说是学习者解决一个问题的策略实施过程,在没有得到完整结构和结果的情况下,思维总会驱使学习者缩小思考范围,寻找突破点,促使学习者已知和未知的建立起足够的关系,使得未知的问题得到认识,或者叫得到解释。当我们多次遇到同类的题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而此类条件反射可能是过程的再现,更高阶一点是方法,公式的直接应用,或者是数学建模。
综上,数学问题是激励性的,会促使学习者主动接受的,让学习者产生认知需求的。教师需要激励学习者产生认识需求,激励学习者主动建构,学习者建构的方式的不同又反作用于教师调整提问的方式。学习者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数学教师有问题意识培养的准备,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清晰认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社会生活经验是不够丰富的,对数学问题的需求度和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数学问题对于学习者有什么作用?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习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准备?数学教师在学习者问题意识培养上究竟起到哪些作用?数学教师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引导?从这些问题出发进行一些个人的思考,期望能理清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这方面的培养方向和方法,以及建立初级的分层提问模式,培养学习者一定的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抽象出数学模型能力。
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是决定学习者是否会进行重组,创新的前提。学习者需要有意识,也就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知道这个问题必须获得解决,这样才有了学习的内在动机。
那么学习者(这里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学习者),对于自己的学习又有什么需求呢?
1.被肯定的需求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只是在模仿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自己的被认可。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社会的简单经验,但還不足以让他们能够找到社会生存的能力。被肯定可以让孩子知道社会的价值需求,以及社会的的主流意识,以便能体验到被认可的喜悦,从而不仅能够生存还比较开心。
2.不被限制的需求
为了获得自由愉悦的情绪,学习者总是想不断得尝试重复同一句话,重复同一个动作。到处寻找没有接触过的,新鲜的事物,一旦被限制就会感觉不够愉悦。不被限制是学习者内心的需要,被肯定则是教育者给学习者设计的方向。但是这两个方面都没有生存的需要,都是建立在生存无忧的基础之上的。人和动物的教育主要区别也在这里,那就是人类在父母的帮助下时间相对长一些。动物在孩提时候父母会带来食物生存得很好,一旦小动物身体机能长大到一定阶段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生存的技能,哪怕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时间相对较短的。
学习者产生的各种需求,不是课本知识的需求。但是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满足一部分学习者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未来学习者适应社会生活,能够生存的必备知识,社会需求起到了方向定位的作用。但并不是孩子现在想要知道,或者现在不是很需要的,没有这种需要的急迫感,也就是没有意识。
由此看来学习者在低段的数学学习中应该是有意识的,只是自己的意识可能得到集体教学时大家的认可,也可能没有被大家所接受,一个班级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应该就是这样产生的。或者是学习者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需求的意识不在集体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对学习没有兴趣感。
对于小学地段的学习者来说,这个需求的产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或者此时学习者需求的产生更多要数学教师的引导和激励。看来教师要对孩子学习意识和学习需求进行一定的培养或者培训才行,明确学习者接下来的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比如培训基本习惯,倾听习惯,坐姿习惯,书写习惯,物品整理习惯。
以上是对学习者的分析,那接下来既然是问题,数学问题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那么数学问题有什么作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又会有哪些特性?
数学问题的层次
1.知识性问题
知识性问题应该是学生天生就具备的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需求,常见的问题“这是什么?”
师:加法表示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概念性,本质性的认识。例如:加法表示合起来的意思,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正方形的定义,正方体的定义,分数的认识等等。
2.策略性问题
策略性问题是学生为了突破一个未知问题,缩小思考范围,寻找出解题方法的前期问题。常见的问法“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在哪儿?”
比如计算17+9的结果你准备怎么算?
师: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突破?
生:17和20很接近,可以先把17从9那儿借三个成20,就就剩6,20加6等于26.
生:9和10很接近,9从17那儿借1变成10,17拿走一个变成16,10加16等于26.
生:竖式计算个位相加等于16想十位进一1加1等二,十位是2个位是6,等于26.
3.过程性问题
过程性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性问题,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层次体现。常见的问题“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甲是12,甲比乙少2,请问甲乙一共是多少?
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要求一共,就必须知道甲和乙,但是甲知道了,就只需求乙了,但是甲比乙少2,说明甲少乙多,所以乙应该比甲多2.
4.方法性问题
方法性问题是对基础知识和策略的汇总结果,或者是公式的应用。常见的问题是“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想到用什么方法呢?”比如甲和乙合起来等于30,甲比乙多10,问甲乙各多少?
师:通过分析你想到用学过的什么方法呢?
生:我想到了和差公式:甲等于30甲10的和除以2等于20,乙等于30减10的差除以2等于10.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性问题是学习者的认识世界的开始,不断的知识,概念,图形的丰富使得学习者总想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的连接属于更高阶的思维层面,而且是动态的建构的关系,会随着学习者的知识和概念的丰富,而显得更为紧密。这个紧密的分析过程可以说是学习者解决一个问题的策略实施过程,在没有得到完整结构和结果的情况下,思维总会驱使学习者缩小思考范围,寻找突破点,促使学习者已知和未知的建立起足够的关系,使得未知的问题得到认识,或者叫得到解释。当我们多次遇到同类的题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而此类条件反射可能是过程的再现,更高阶一点是方法,公式的直接应用,或者是数学建模。
综上,数学问题是激励性的,会促使学习者主动接受的,让学习者产生认知需求的。教师需要激励学习者产生认识需求,激励学习者主动建构,学习者建构的方式的不同又反作用于教师调整提问的方式。学习者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数学教师有问题意识培养的准备,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清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