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来源 :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美德。韩信千金一饭、晋文公定寒食节、岳飞精忠报国、缇萦千里救父等故事,比比皆是。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例如:有报道说现在高校发放的助学贷款中,有非分之七八十都收不回来,学校无奈之下,只能扣下学生的毕业证,要求学生还款后再发证。
  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呼吁:“别让现在中国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一言概之,就是不懂感恩。什么是感恩呢?感恩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而且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因此,如何将中学历史教学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要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自然,将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方向,这也是《中学历史》新的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历史课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1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
  1.1“欲得之,必先予之”。确立感恩教育理念,就要求老师用感恩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打瞌睡时,我会走过去轻轻地对学生说,“你可以站起来清醒一下,等不想睡了再坐下认真听讲,你不妨试试”——用这样的友好提醒代替批评;当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地帮他分析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让他真正理解——用诚心的帮助代替毫无意义的指责……慢慢地在学生的眼里我看到了感激的目光。所以,要让学生懂得感恩,老师首先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和关爱学生,一视同仁,这是感恩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感恩教育。
  1.2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可以这样说,在道理上,在回答试题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都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去说。但为什么无法在行动上落实呢?究其原因,我想应该就是——这些感知都不是真正的发自他们的内心,他们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作为施教者,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感恩教育刻骨铭心,要让孩子对每一种情感体验都如同身受。在上《万千气旬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结合课后的活动与探究,即尝试烧制“东坡肉”,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为父母炒一份菜,并做好记载,请家长签字。结果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写到“开始真觉得这是一份苦差,可当我把菜端上桌时,父母脸上的笑容让我感到很快乐!”——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给他带来的欢乐。还有的学生写到“想不到做菜这么辛苦!想起我平时吃饭时还常常挑三捡四,真觉得很对不起母亲。”——通过这一活动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这样的亲身体验比上百句说教都深刻。
  1.3确立感恩教育理念,要求老师用常识的眼光看待、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健康的心态。在教学中,我发现那些长期受到批评或不被认可的学生,往往表现的非常冷漠,自私,攻击性强。而得到老师赞赏的孩子,往往信心百倍,进步巨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有叙述:“没有什么比意识到无前途,认为自己啥也不行更使儿童受到压抑、灰心垂气和郁郁不乐……。”这些都告诉我们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被拉在后面时,我们也应该用“只要你努力,你就总能进步!进步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等等来鼓起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之中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一个还能进步的人!从而养成健康的心态。
  2挖掘《历史》课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是渗透感恩教育的重要前提
  中学历史课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要有效实施感恩教育,就必须要求老师要有“透视”的眼光深入挖掘《历史》课中的教育资源。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西汉》一课时,有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让学生在为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同龄人感动的同时,想想自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内容时,我向学生举例说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自然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慷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要让长江变成另一条黄河。在《血肉筑长城》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现在国家培养了我们,当国家、民族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圆角,中学学生的认识水平更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充满时代气息。精美的图片、有趣的阅读卡、生动的语言,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应该是教师用来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如在《中国历史》的教材里,有“圆明园遗址”的图片,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圆明园遗址”图片的讲解,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一举世闻名的建筑今被外国侵略者烧毁,从而让学生懂得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学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3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的,新课程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小组探究合作、创设情景模式、师生互动模式、小组辩论模式等等。在“大思想家孟子”的教学中,我就采用创设情景模式,让学生表演“孟母三迁”。学生的表演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在这种生动中,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和付出,从而学会感恩父母。
  4渗透感恩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
  针对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在上《古代埃及》这一课时,利用教材上的面具图案,我告诉学生古埃及的图腾是鹰和蛇,学生说那是迷信。我就适时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人们对大自然感恩的风俗习惯。在要求宪政观察身边的历史时,有学生提到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认识到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应该让我们父母过的好点,同时也要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样的引导,给了很多学生以触动。当今社会对一个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身体健康,学习优秀,而且还要求他们心理健康。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学生,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懂得承担责任,学会和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其他文献
对台湾省的教学,重点是台湾岛。“岛”“山”“宝”是教材的三条相互穿插又各自分明的主线。本节需要知记的内容有:台湾岛(我国最大的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日月潭、高山族、台北、基隆、高雄、需要理解的内容有:多火山、地震,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丰富的自然资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规律。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课堂气氛轻松
期刊
新学期开始了,我又迎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高兴之中夹杂着烦恼,他们不会整理书包,不懂课堂规矩,课桌被弄得东倒西歪。看着眼前乱糟糟的教室,听着闹哄哄的声音,想责备的话语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在低年段教学的我当然知道,眼前需要的不是训斥而是培养,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
期刊
情感对于一个健康人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常的,持续发展的社会的作用,越来越被公众所认识。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能够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和增加丰富的情感的。音乐对于人的作用,不象文字那样能够表达准确的含义,甚至不能像绘画那样表达清晰的情景,但是音乐所能够表现的人的情感的涟漪、人的心灵的悸动,又是或语言或文字或美术或戏剧,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表达、无法转译的。音乐对于人的情感、气质、修养的成长,具有
期刊
我爷爷是学堂里的“先生”,我爸爸是“臭老九”,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爸爸七岁时没了父亲,九岁时走了母亲。成为孤儿的他便和年迈的裹着长长的黑色裹脚布的小脚奶奶相依为命。那时他还没有犁高,每天天还没亮,祖母就把驴套好,爸爸赶着驴去犁地,赶天亮犁好两架地,就往学堂跑,跟着先生读书识字。爸爸说:一进学堂先给先生鞠躬,再给孔子像磕头,然后才坐下上课。爸爸为了早点独立谋生,轻而易举的考上了“师范”,
期刊
当代教育推陈出新,先进的教育方式很多,“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所谓“赏识”就是注重长处而忽略短处鼓励上进的一种教育方式。  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往往使那些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心灵受到感染得到鼓舞获得力量,从而激发出巨大的潜能。赏识教育比批评教育更能被弱差生接受。信心的树立非常重要,没有了信心如同矗立的大厦没有基石一有风吹地动就易垮掉。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有体会。比如:班上的“后进”
期刊
〔摘要〕 在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很多,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我们应该从与后进生交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扬长避短,发现闪光点;耐心教育、开发智力等方面转化数学后进生。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 深入学生 关注 师生关系 耐心教育    后进生一直是困扰所有教师的一个难题,而且后进生的成绩一直也影响着全班的总体成绩。理想的教学成绩,离不开后进生的转化。下面我来谈谈
期刊
有人说:欣赏美术作品像是“卧游”不用舟车劳顿即可获得视觉的享受。这样说来,美术欣赏课中的老师该是一位“导游”,引导着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如何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以达到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衣、食、住、行又离不开物质。在这些物质中,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比如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有的是由天然物质改造而成的,如我们吃的酱油、喝的酒。更多的物质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用化学方法由人工合成的,如化肥、农药、塑料、合成橡胶、
期刊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唐代七言歌行体的精典之作,作品荡气回肠,宛转动人,使人百读不厌,给人以一次又一次的艺术享受。  对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颇有分歧,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为讽喻说,认为《长恨歌》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暴露统治者荒诞无耻的生活,反映中唐各种社会矛盾;其二为歌颂说,认为《长恨歌》歌颂了唐玄宗、杨贵妃真挚专一的爱情;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作品展示的爱情悲剧有
期刊
视唱与练耳教学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看谱即唱和听觉的训练。但是我们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理解,其实它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训练科目。是以识谱为基础、以发展审美体验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调式感、听音和节奏等基本训练。根据掌握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及调式能力进行视唱练习。培养独立视谱能力发展音乐听觉感受和记忆力。帮助学生打开音乐大门,开阔音乐视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对有志报考音乐艺术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