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初中生的审辩式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以新目标(Go For It)英语教材九年级的一篇课文为例,探索英语阅读教学如何通过调整和升级问题来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提升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审辨式思维;初中英语阅读课;问题设计;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96-01
一. 引言
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应了国际和国内的需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也是当下教改中的重要内容。真正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渗透,因为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卫晓萍,2014)。批判性思維源于英语词组 Critical thinking,又译作审辩式思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广义上讲,提问是指有任何询问功能的句子,更确切地说,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他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指示”。因此,如何优化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二. 审辩式思维的涵义
审辩式思维一词是由格拉泽尔(Glaser)提出,他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Glaser,1972)。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具有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 认识到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审辩式思维能力表述为“对问题进行澄清、分析、评价和进行论证的能力”。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被分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类别,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思维(洛林·安德森,2009),属于审辩式思维的范畴。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英语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这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培养。审辩性阅读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用审辨式思维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分析并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相应地思考,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思考和评估能力也能得到真正训练。
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
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在初中英语阅 读课中,教师会经常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课堂提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内容的优化,课堂结构的连贯,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较高级思维能力即审辨式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中问题设计浮于表面、缺乏思维含量的较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较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问不简洁明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设问难度不恰当,不能很好地建立学生自信心;设问的作用不显著,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设问过于细化,不能围绕文本的主体信息。
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实践
阅读是一种交际的信息加工过程,其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语言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思维的发展水平,就本质而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是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学习方法和习惯,本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结构清晰,论点论据以及结论十分明确,这样的阅读材料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具有实际意义。笔者在认真研究文本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问题设计进行了调整和升级。
4.1 导入环节
通过问题What good learning habits can you think of? 引入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关于已知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思考总结,并邀请学生简单分享自己的感受。
4.2 阅读环节
快速阅读后设计的具体问题如下:
4.2.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agraphs in this passage? And draw a structure mind-map? (分析、创造)
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要求学生画出段落关系的思维导图,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显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这种开放式问题让学生之间碰撞了思想,摩擦出了思想的火花,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4.2.2 Does the writer think that everyone is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 well? 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分析、评价)
问题设计意图:问题一的支架作用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回答教材中的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继续追问学生对于这个观点的认同度,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4.2.3 What do the sayings “Use it or lose it” and “Practice makes perfect” mean? Do you agree with them? (分析、评价)
问题设计意图:问题一能让学生在中西文化中找到共同点,做到有话可说,紧接着开放式问题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发散思维。
4.3 拓展环节
对文章进行了整体的梳理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4.3.1 What study skills does the writer talk about? Do you have those study skills? (分析、应用)
问题设计意图:从作者提及的学习方法到学生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方法,这一问题具有自测作用,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4.3.2 Do you agree that lear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Why or why not? (分析、评价)
问题设计意图: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材中没有提及,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自然会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习到底是不是终身性的?无需笔者说教,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得到了升华,情感教育目的自然达成。
五. 结束语
英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审辨式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时,问题,作为“脚手架”,是启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工具。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否恰当,能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要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其中追问是建立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维领域。分析问题涉及到反思能力,评价问题涉及到批判能力,解决问题涉及到创造能力,这些能力很好地诠释了审辩式思维的内涵,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成为有思想、有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谢小庆. 审辨式思维能力及其测量[J]. 中国考试,2014(3):9-15.
[2]洛林·安德森. 2009.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关键词]审辨式思维;初中英语阅读课;问题设计;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96-01
一. 引言
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应了国际和国内的需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也是当下教改中的重要内容。真正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渗透,因为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卫晓萍,2014)。批判性思維源于英语词组 Critical thinking,又译作审辩式思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广义上讲,提问是指有任何询问功能的句子,更确切地说,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他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指示”。因此,如何优化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二. 审辩式思维的涵义
审辩式思维一词是由格拉泽尔(Glaser)提出,他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Glaser,1972)。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具有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 认识到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审辩式思维能力表述为“对问题进行澄清、分析、评价和进行论证的能力”。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被分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类别,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思维(洛林·安德森,2009),属于审辩式思维的范畴。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英语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这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培养。审辩性阅读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用审辨式思维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分析并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相应地思考,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思考和评估能力也能得到真正训练。
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
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在初中英语阅 读课中,教师会经常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课堂提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内容的优化,课堂结构的连贯,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较高级思维能力即审辨式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中问题设计浮于表面、缺乏思维含量的较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较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问不简洁明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设问难度不恰当,不能很好地建立学生自信心;设问的作用不显著,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设问过于细化,不能围绕文本的主体信息。
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实践
阅读是一种交际的信息加工过程,其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语言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思维的发展水平,就本质而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是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学习方法和习惯,本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结构清晰,论点论据以及结论十分明确,这样的阅读材料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具有实际意义。笔者在认真研究文本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问题设计进行了调整和升级。
4.1 导入环节
通过问题What good learning habits can you think of? 引入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关于已知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思考总结,并邀请学生简单分享自己的感受。
4.2 阅读环节
快速阅读后设计的具体问题如下:
4.2.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agraphs in this passage? And draw a structure mind-map? (分析、创造)
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要求学生画出段落关系的思维导图,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显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这种开放式问题让学生之间碰撞了思想,摩擦出了思想的火花,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4.2.2 Does the writer think that everyone is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 well? 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分析、评价)
问题设计意图:问题一的支架作用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回答教材中的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继续追问学生对于这个观点的认同度,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4.2.3 What do the sayings “Use it or lose it” and “Practice makes perfect” mean? Do you agree with them? (分析、评价)
问题设计意图:问题一能让学生在中西文化中找到共同点,做到有话可说,紧接着开放式问题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发散思维。
4.3 拓展环节
对文章进行了整体的梳理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4.3.1 What study skills does the writer talk about? Do you have those study skills? (分析、应用)
问题设计意图:从作者提及的学习方法到学生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方法,这一问题具有自测作用,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4.3.2 Do you agree that lear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Why or why not? (分析、评价)
问题设计意图: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材中没有提及,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自然会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习到底是不是终身性的?无需笔者说教,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得到了升华,情感教育目的自然达成。
五. 结束语
英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审辨式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时,问题,作为“脚手架”,是启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工具。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否恰当,能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要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其中追问是建立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维领域。分析问题涉及到反思能力,评价问题涉及到批判能力,解决问题涉及到创造能力,这些能力很好地诠释了审辩式思维的内涵,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成为有思想、有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谢小庆. 审辨式思维能力及其测量[J]. 中国考试,2014(3):9-15.
[2]洛林·安德森. 2009.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