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以来,我有太多的感慨充塞胸间,有一种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语文越来越难教了,有时感到非常迷茫,闲下来时我就在想,我到底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真是感到困惑。新课改来了,我渴望从中汲取新鲜血液,我渴望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渴望在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中能看到柳暗花明。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附加任务,因此,很多老师即使在备课的教案中列出该目标,也是形同虚设,只是一味的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情感目标是不是可以排在最后,甚至忽略不记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放在第一位。
  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投入感情,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今年七月份上驾校时,由于我是生手,一点基础都没有,刚上车时手忙脚乱,教练的一顿训斥让我更加不知所措,甚至连左右都分不开了,哪里还能学到什么技术。事后我在想,教练也是老师,我也是老师。我平时不也常训斥学生吗。我这才真的理解了被训斥的学生的感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老师对学生投入感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情感没法写文章,没有情感没法学文章,所以说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也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是沉默寡言的,你讲我听,你说我记。他们一个个怕出风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更是固守着沉默是金的誓言,恪守着他们“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座右铭。他们既怕说不到点子上,又怕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他们封闭自己的心灵,压抑自己的个性。有语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想,当一个学生被老师看好时,他必定会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的。老师就是那黑夜的灯塔,当学生犯错误时,当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时,当学生对生活失去热情时,老师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他们,倾听他们心灵的呼唤,投入更多的关爱。尤其要善于激励,成功地激励,质疑的激励,争论的激励,创新的激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会全身心的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其次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人们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正是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外部条件。所以教师在讲课时,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进入情境,就会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必然会兴趣盎然。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可通过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音等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学生在习作中将他们在情感课堂中学得的写作技能和他们对人生的理性思考融入作品中,通过再创造,再次提升着自己和读者的情操,不断地激发着他们写作的热情和他们热爱生活,思考生活,改造生活,热爱家乡,思考家乡,改造家乡之情。
  再次要整体领悟语文的美。语文本来是一门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很强而又极富情感的学科,但多年传统教学方式把语文教学拖入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和趣味,甚至使学生厌学的境地。为了应试和追求高分,教者对课文进行了“剔骨析肉”般的拆割,千方百计地挖掘课文中的知识点,大搞所谓的能力训练,把生动活泼、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当作静止的语言规则来分析,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被肢解得体无完肤,一只威武雄壮的斑斓猛虎变成了一条条美丽的班紋毛皮,其虎虎生气荡然无存。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语文本质的东西,即对语文的社会性、思想性与情感世界的认识,注重了工具性,却忽视了人文性,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效应。新课改呼唤美的语文。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时,语文的美还存在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誘人的魅力,美,需要用心去感悟。美,更需要去创造。美,需要以情朗读,教师范读,达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感悟出文章的美。
  总之,一个真正的教师,不仅是能够准确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更应当能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情感因素,去感染、诱发学生的内在功能,变书本的抽象和生活的含蓄为可感可触,变学生被动吸收为积极参与。这样,语言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一个孩子在幼儿阶段的科学素养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科学知识充分与生活结合,让实践活动融入生活中去,让孩子主动学习和体味,是我们每位老师都在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便将从孩子教育的实际经验出发,通过总结探讨,浅要总结分析一下如何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使得孩子可以更加充分地在生活中融入学习,使科学内容充分与生活相结合。引领孩子在亲近生活,感受生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丰富初中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机制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大教育系统,为全民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活环境,发展终身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
期刊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我们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接触到它。初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你在进入初中后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影响,才会成绩不理想。那么,究竟该如何学好初中数学呢?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性,主动预习,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主动复习。对老师所讲课的内容进行分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
期刊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教学改革  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由传统方式转变而来,要求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物理学科的内在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各类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一、物理实验演示  学习的动力来自学生本身,动力的核心是兴趣和好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造和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创造性与挑战
期刊
【内容摘要】数学上解高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次,那么我们该如何降次呢?一、直接开方法;二、配方法;三、求根公式法;四、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为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呢?其实,形如ax2+bx+c=0(a≠0)方程,我们只需先计算它的b2-4ac,若b2-4ac能开平方开得尽,通常适合因式分解法,开平方开不尽适合求根式公式或配方法。
期刊
“自信”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我把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作为教好数学的首要任务。通常,在小学各学科中,部分孩子往往惧怕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他们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相信“我能行”。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数学。有的学生再信心十足,最终也成不了数学尖子。教师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对学生不能
期刊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
期刊
将幼儿绘本搬上舞台并不是一件难事。有趣的幼儿绘本能让孩子百读不厌,并且希望自己能成为故事中的一员。幼儿通过绘本剧来理解绘本,又以表演的形式来体现他们从绘本中所学到的内容。怎样将绘本改编成剧本呢?  一、选择适宜健康成长的幼儿绘本  1.幼儿绘本故事要美、健康并且有意义。  选择的绘本故事是幼儿所熟悉的,这样幼儿才对表演该剧有兴趣从而能更好地演绎绘本剧。通过让幼儿感受绘本,了解每个角色的作用,使幼儿
期刊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数字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育教学的丰富程度和有效应用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数字化教育平台中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老师节省出大量的板书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思考和思索的时间。由此大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容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就自己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字化教育使用,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期刊
初中物理是融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行为于一体的自然学科。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优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逻辑推理技能的有效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结合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尝试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进行分类,利用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分析课程,形成实验教学方式的具体指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对物理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