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润圃
山东省莱州市教体局局长
:蔡局长,您好!2013年底,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作为莱州教育的领头人,请谈谈您心中的“教育梦”。
蔡润圃:教育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的“教育梦”是我的“中国梦”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一个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希望能通过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化综合改革、教育公平等各项举措,推动莱州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符合发展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与民族文化特质相融合,与时代要求相协调。我希望学校充满人文关怀,每一名莱州教育工作者和教职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培养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的合格公民为己任,人人都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让莱州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生行走的力量: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高雅的情趣和良好的气质,成长为具有中国心和中国魂的好公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2014年莱州市制定和实施了《道德建设三年行动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请问,莱州市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的?有哪些经验可以和读者们分享?
蔡润圃:《大学》开篇即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天子以至于庶民,皆以修身为本”。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道德教化,强调立德修身,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近年来,莱州市以培养中华好公民为目标,深入实施以德治教和文化兴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区域推进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书法教育,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创树莱州教育工作品牌,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2014年8月莱州市教体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的意见》,并以《文明基因·孝诚爱》教育读本为依托,针对青少年年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熟知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并结合学习和生活实践加深理解,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使之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和行动的指南。2014年,我市选取了17所学校进行《文明基因·孝诚爱》教育读本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12月1日,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现场观摩研讨会在莱州召开,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了我市德育工作。
二是继续深入实施以“孝诚爱仁”为核心的四德教育活动。莱州是全国四德工程的发源地和示范市。各学校要围绕孝诚爱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把四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2014年莱州市教体局编印了九本道德教育成果专辑,其中有学生应该对父母说的话、不应该对父母说的话,有莱州中小学生应该努力做到的13件事,有各学校的道德宣誓誓词,有四德儿歌童谣,有师生发现的身边的感动、身边的榜样,还有家长参与的家风等。各学校要发挥好这套专辑的教育作用,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做好师生、家长的教育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边推进边总结提升,努力打造四德教育区域特色,开创以德兴校、以德兴教、以德知名,与建设厚德莱州相适应的厚德教育品牌。
三是强化德育实践。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不仅是引领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更要重视和加强道德体验。要舍得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用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迎接未来的挑战。学生从学校里走出去的时候,他手里的成绩单只是一张单薄的纸片,而那些无法看到的基本素质,才决定他将走出什么样的道路,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只有将党和国家关于“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能够“道德日有所进,才能日有所长”,这也是我们立德树人的初衷和归宿。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请问,莱州市在师德师风建设和促进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成长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蔡润圃:一是加强师德教育。我们每年都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修素质强师德、树形象展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爱在教育、心系学校、情暖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做四有教师,筑教育梦想”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制定出台了《莱州市师德考核实施意见》,开展了“我最喜欢的班主任”“我最喜欢的任课教师”等学生评教活动和家长评教师活动,每年组织网上评师德活动,通过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激发广大教师责任心和荣誉感,积极主动地教好书、育好人。
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全市每年推选出10名爱岗敬业优秀教师典型进行表彰,利用各新闻媒体宣传他们的的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莱州市教育系统倡树正风正气。
三是严厉查处师德违规行为。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征求意见箱,建立《家校联系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全体家长会,在网上设立“阳光对话”等渠道,广泛征集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建议,针对接受家长宴请、馈赠或通过其他途径谋取私利,组织、动员或者从事有偿补习,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订阅教辅资料、推销出版物和学具用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根据人情关系安排班干部、学生座次等师德违规问题,予以重点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反馈公示,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莱州市启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心灵工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土壤。请您谈谈“心灵工程”的具体内容以及这项工程是如何推进的?
蔡润圃:我们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在全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公德意识淡漠、文明礼仪缺失、不懂感恩、虚荣攀比、贪图享受、焦虑冲动、耐挫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我们以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为目标,在全市深入实施“心灵工程”建设,以心灵塑造、心灵沟通、心灵保护“三大行动”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有效地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开展心灵塑造行动。我市以“懂感恩、知荣辱、辨是非”为目标,坚持贴近实际、知行统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唱好“心路三部曲”。一是在张扬个性中明辨是非。定期举办班级、学校和校际间辩论会,引导学生参与道德问题的自主辩论。举办集体宣誓、签名承诺、学校社团活动等,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二是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真情。在各中小学校成立“亲情援助”行动小组,与学校周边村庄、社区、敬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建立长期走访援助关系,在扶危济困中培育善良品质。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公益宣传等道德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践行善行中增强公德意识。三是在教育引导中固化品行。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师德主题系列活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领路人作用;以实施“母亲素质工程”为抓手,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家长教育,每月举办一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每年举办一次优秀家长经验交流会,引导广大家长正确施教、做孩子们的榜样;在学生中每年评选表彰市级“杰出少年儿童”“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道德之星”,运用事迹宣讲、编写道德教育读本等多种形式,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深化感恩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重父母,自重自强,奋发成才。
第二,开展心灵沟通行动。一是抓好个体沟通。我们从未成年人心理需求出发,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设立“一部电话、一个网络、一个信箱”的私密沟通渠道。成立“莱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莱州市教体局在全市开通未成年人“心理阳光热线”和“阳光心灵网”,要求各个学校建立校园网络“心灵驿站”,每个教师设立“心语信箱”,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情感表达、利益诉求、疏导情绪的平台。二是抓好特定群体沟通。莱州市教体局在全市选拔专业心理咨询师和优秀心理辅导教师及心理服务志愿者,开展“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知识巡回讲座,并于2009年9月开播“心灵之约”电台直播节目,每期选定一个未成年人心理成长话题,如新学期学校适应指导、同学间交往、寄宿生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等,邀请优秀心理咨询师、教师或家长针对未成年人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与听众互动交流,从而引导家长、老师、社会增强处理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合理疏导未成年人心理困扰,目前已吸引了众多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三是抓好全体沟通。良好的家庭关系是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为此,我市广泛开展“亲子携手,家庭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每月进行一次书信交流,共读一本好书,共唱一首好歌,共同参与一次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中体验温馨亲情,促进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建设“幸福校园”活动,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学校生活学习的愉悦感,确保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第三,开展心灵保护行动。外部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着力构建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三大环境,即: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以创造未成年人绿色成长空间为主题,做好“管、护、助”。管:重点是搞好孩子校外监管,以镇街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功能配套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教育实践基地,扩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空间。目前,全市已建成道德建设示范点50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34个。护:重点是净化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让他们的心灵远离污染。我市开展“金盾护苗”行动,整治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秩序,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整治文化环境,在全市聘请100名文化市场管理义务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在16处镇街图书馆开设少儿阅览室,在农家书屋建立500个少儿读物专柜或读书角,每年定期推荐未成年人优秀读物、影片和歌曲,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助:重点关爱有困难的孩子,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和学习。在学校,通过摸底排查,为在心理、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帮一”“亲情援助”活动,每名教师帮扶一名待优生,定期开展思想谈心、学业指导、生活帮扶等工作。在社会,关注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人,广泛开展“救助贫困学生”“志愿者助残”“春蕾女童帮扶”等爱心活动,对他们付出真情关爱,提供有效帮助。
“心灵工程”抓住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准,涌现出了全国自强不息好少年刘京儒、烟台好人李苗苗、徐聪慧等一批叫得响的典型。2010年,莱州市被授予首批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称号,“心灵工程”入选《山东公民道德教育优秀案例》,先后参展山东省“四德工程”成果展、第七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
责任编辑/邱 璇
山东省莱州市教体局局长
:蔡局长,您好!2013年底,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作为莱州教育的领头人,请谈谈您心中的“教育梦”。
蔡润圃:教育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的“教育梦”是我的“中国梦”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一个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希望能通过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化综合改革、教育公平等各项举措,推动莱州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符合发展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与民族文化特质相融合,与时代要求相协调。我希望学校充满人文关怀,每一名莱州教育工作者和教职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培养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的合格公民为己任,人人都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让莱州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生行走的力量: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高雅的情趣和良好的气质,成长为具有中国心和中国魂的好公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2014年莱州市制定和实施了《道德建设三年行动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请问,莱州市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的?有哪些经验可以和读者们分享?
蔡润圃:《大学》开篇即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天子以至于庶民,皆以修身为本”。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道德教化,强调立德修身,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近年来,莱州市以培养中华好公民为目标,深入实施以德治教和文化兴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区域推进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书法教育,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创树莱州教育工作品牌,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2014年8月莱州市教体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的意见》,并以《文明基因·孝诚爱》教育读本为依托,针对青少年年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熟知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并结合学习和生活实践加深理解,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使之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和行动的指南。2014年,我市选取了17所学校进行《文明基因·孝诚爱》教育读本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12月1日,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现场观摩研讨会在莱州召开,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了我市德育工作。
二是继续深入实施以“孝诚爱仁”为核心的四德教育活动。莱州是全国四德工程的发源地和示范市。各学校要围绕孝诚爱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把四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2014年莱州市教体局编印了九本道德教育成果专辑,其中有学生应该对父母说的话、不应该对父母说的话,有莱州中小学生应该努力做到的13件事,有各学校的道德宣誓誓词,有四德儿歌童谣,有师生发现的身边的感动、身边的榜样,还有家长参与的家风等。各学校要发挥好这套专辑的教育作用,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做好师生、家长的教育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边推进边总结提升,努力打造四德教育区域特色,开创以德兴校、以德兴教、以德知名,与建设厚德莱州相适应的厚德教育品牌。
三是强化德育实践。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不仅是引领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更要重视和加强道德体验。要舍得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用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迎接未来的挑战。学生从学校里走出去的时候,他手里的成绩单只是一张单薄的纸片,而那些无法看到的基本素质,才决定他将走出什么样的道路,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只有将党和国家关于“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能够“道德日有所进,才能日有所长”,这也是我们立德树人的初衷和归宿。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请问,莱州市在师德师风建设和促进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成长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蔡润圃:一是加强师德教育。我们每年都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修素质强师德、树形象展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爱在教育、心系学校、情暖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做四有教师,筑教育梦想”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制定出台了《莱州市师德考核实施意见》,开展了“我最喜欢的班主任”“我最喜欢的任课教师”等学生评教活动和家长评教师活动,每年组织网上评师德活动,通过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激发广大教师责任心和荣誉感,积极主动地教好书、育好人。
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全市每年推选出10名爱岗敬业优秀教师典型进行表彰,利用各新闻媒体宣传他们的的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莱州市教育系统倡树正风正气。
三是严厉查处师德违规行为。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征求意见箱,建立《家校联系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全体家长会,在网上设立“阳光对话”等渠道,广泛征集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建议,针对接受家长宴请、馈赠或通过其他途径谋取私利,组织、动员或者从事有偿补习,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订阅教辅资料、推销出版物和学具用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根据人情关系安排班干部、学生座次等师德违规问题,予以重点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反馈公示,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莱州市启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心灵工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土壤。请您谈谈“心灵工程”的具体内容以及这项工程是如何推进的?
蔡润圃:我们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在全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公德意识淡漠、文明礼仪缺失、不懂感恩、虚荣攀比、贪图享受、焦虑冲动、耐挫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我们以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为目标,在全市深入实施“心灵工程”建设,以心灵塑造、心灵沟通、心灵保护“三大行动”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有效地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开展心灵塑造行动。我市以“懂感恩、知荣辱、辨是非”为目标,坚持贴近实际、知行统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唱好“心路三部曲”。一是在张扬个性中明辨是非。定期举办班级、学校和校际间辩论会,引导学生参与道德问题的自主辩论。举办集体宣誓、签名承诺、学校社团活动等,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二是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真情。在各中小学校成立“亲情援助”行动小组,与学校周边村庄、社区、敬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建立长期走访援助关系,在扶危济困中培育善良品质。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公益宣传等道德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践行善行中增强公德意识。三是在教育引导中固化品行。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师德主题系列活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领路人作用;以实施“母亲素质工程”为抓手,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家长教育,每月举办一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每年举办一次优秀家长经验交流会,引导广大家长正确施教、做孩子们的榜样;在学生中每年评选表彰市级“杰出少年儿童”“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道德之星”,运用事迹宣讲、编写道德教育读本等多种形式,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深化感恩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重父母,自重自强,奋发成才。
第二,开展心灵沟通行动。一是抓好个体沟通。我们从未成年人心理需求出发,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设立“一部电话、一个网络、一个信箱”的私密沟通渠道。成立“莱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莱州市教体局在全市开通未成年人“心理阳光热线”和“阳光心灵网”,要求各个学校建立校园网络“心灵驿站”,每个教师设立“心语信箱”,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情感表达、利益诉求、疏导情绪的平台。二是抓好特定群体沟通。莱州市教体局在全市选拔专业心理咨询师和优秀心理辅导教师及心理服务志愿者,开展“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知识巡回讲座,并于2009年9月开播“心灵之约”电台直播节目,每期选定一个未成年人心理成长话题,如新学期学校适应指导、同学间交往、寄宿生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等,邀请优秀心理咨询师、教师或家长针对未成年人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与听众互动交流,从而引导家长、老师、社会增强处理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合理疏导未成年人心理困扰,目前已吸引了众多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三是抓好全体沟通。良好的家庭关系是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为此,我市广泛开展“亲子携手,家庭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每月进行一次书信交流,共读一本好书,共唱一首好歌,共同参与一次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中体验温馨亲情,促进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建设“幸福校园”活动,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学校生活学习的愉悦感,确保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第三,开展心灵保护行动。外部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着力构建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三大环境,即: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以创造未成年人绿色成长空间为主题,做好“管、护、助”。管:重点是搞好孩子校外监管,以镇街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功能配套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教育实践基地,扩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空间。目前,全市已建成道德建设示范点50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34个。护:重点是净化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让他们的心灵远离污染。我市开展“金盾护苗”行动,整治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秩序,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整治文化环境,在全市聘请100名文化市场管理义务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在16处镇街图书馆开设少儿阅览室,在农家书屋建立500个少儿读物专柜或读书角,每年定期推荐未成年人优秀读物、影片和歌曲,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助:重点关爱有困难的孩子,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和学习。在学校,通过摸底排查,为在心理、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帮一”“亲情援助”活动,每名教师帮扶一名待优生,定期开展思想谈心、学业指导、生活帮扶等工作。在社会,关注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人,广泛开展“救助贫困学生”“志愿者助残”“春蕾女童帮扶”等爱心活动,对他们付出真情关爱,提供有效帮助。
“心灵工程”抓住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准,涌现出了全国自强不息好少年刘京儒、烟台好人李苗苗、徐聪慧等一批叫得响的典型。2010年,莱州市被授予首批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称号,“心灵工程”入选《山东公民道德教育优秀案例》,先后参展山东省“四德工程”成果展、第七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
责任编辑/邱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