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滕月梅老师在《课堂交流要远离表面的热闹》一文提出:“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表达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碰撞、启发和取长补短”,这话非常有道理。课堂交流至少要产生三种教学效果,才是切乎实际的交流。
一、交流要显示出教师的积极引导效果
课堂交流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手段,之所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就是因为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但是,这种交流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走上知识的彼岸。一位教师教学《阿里山纪行》,师生多次交流,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上是在浅层面上进行。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话。比如,第一,教师告诉学生游记运用移步换景手法,要学生找出具体的句子来。可以倒过来引导:游记层次清晰,请找出具体句子,说说作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还有没有其它手法?第二,教师告诉学生文本语言富有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让学生对应去找相应的语段。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美的语段,再去品读、思考、交流,这样的句子美在哪里,用的是什么方法。第三,教师问学生,游记用歌曲《高山青》连缀首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首尾照应是这篇散文的特色,如果不用《高山青》,看看还有什么其它歌曲更适合?
交流需要引导,但引导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引导应该是“授之以渔”,引导切忌将知识“喂”到学生嘴里。
二、交流要碰撞出独特的个性思维火花
课堂交流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对文本解读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这种对话,如果只是浅尝辄止,表面上的热闹,也许能满足学生一时的好奇心,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单调无聊。如果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碰撞出独特的思维火花来,有了哪怕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但确是“我”的见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对话”这种形式的兴趣都会有增无减。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地参加讨论甚至是辩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采用激励法。激励法能使学生有发言的冲动,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比如,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提问:“小说写哲尔赛岛的旅行,作家安排了‘我’的父母巧遇于勒但又没有见面这一情节。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安排?”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我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来考虑故事的布局。一开始,大家凝神思索,一会儿便私语起来。发言开始了,有学生认为作家现在的布局最合理,有学生觉得可以作些微调,让若瑟夫去认这位亲叔叔,因为若瑟夫有同情心。为了使交流气氛更热烈,我激励大家说:“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同意作家原来的布局,一种是让若瑟夫去认亲叔叔,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关键是我们应该拿出足够分量的理由。谁来打头阵?”两派各抒己见,正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有位学生发言说,应该让于勒直接认出菲利普夫妇。具体可安排成:于勒相认哥嫂,哥嫂冷漠以待,若瑟夫请叔叔一道回家,于勒拒绝。他说,莫泊桑的安排是回避,通过回避来反映世态炎凉,鞭挞嫌贫爱富的金钱关系,但回避法的安排,只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没有对于勒个性进行刻画,如果按照我的安排,于勒认同亲情但又不屈服于金钱的倔强个性可以刻画出来,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会更加入木三分。这位学生刚说完,其个性化的设计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不管这位学生说得对还是错,这样的交流已经撞出创造性思维火花。
激励法的运用需要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富有鼓动性,平平淡淡的语言不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灵感。
三、交流要训练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对口语交际往往不那么重视。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流的素养。”课堂交流是难得的口语交际场所,作为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初中生的突出特征是倾听不够,常常不等对方把话讲完,没弄清对方发言的意图就抢着发言。因此,我在课堂口语交际中主要抓倾听和表达两个方面。关于倾听,我告诉学生,倾听是种艺术,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互相交流的前提。我提出要求:让对方把话说完,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考虑应对的策略。关于表达,我要求做到:注意对象和场合,发言应有个中心,注意发言的条理性,注意语言的得体。这些提法,拓展了学生的立体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语文教学需要实在有效的交流,不需要走过场、花架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指导性的定位、学生主体性的落实是远离课堂交流表面热闹的根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226371)
一、交流要显示出教师的积极引导效果
课堂交流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手段,之所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就是因为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但是,这种交流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走上知识的彼岸。一位教师教学《阿里山纪行》,师生多次交流,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上是在浅层面上进行。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话。比如,第一,教师告诉学生游记运用移步换景手法,要学生找出具体的句子来。可以倒过来引导:游记层次清晰,请找出具体句子,说说作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还有没有其它手法?第二,教师告诉学生文本语言富有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让学生对应去找相应的语段。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美的语段,再去品读、思考、交流,这样的句子美在哪里,用的是什么方法。第三,教师问学生,游记用歌曲《高山青》连缀首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首尾照应是这篇散文的特色,如果不用《高山青》,看看还有什么其它歌曲更适合?
交流需要引导,但引导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引导应该是“授之以渔”,引导切忌将知识“喂”到学生嘴里。
二、交流要碰撞出独特的个性思维火花
课堂交流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是师生对文本解读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这种对话,如果只是浅尝辄止,表面上的热闹,也许能满足学生一时的好奇心,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单调无聊。如果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碰撞出独特的思维火花来,有了哪怕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但确是“我”的见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对话”这种形式的兴趣都会有增无减。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地参加讨论甚至是辩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采用激励法。激励法能使学生有发言的冲动,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比如,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提问:“小说写哲尔赛岛的旅行,作家安排了‘我’的父母巧遇于勒但又没有见面这一情节。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安排?”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我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来考虑故事的布局。一开始,大家凝神思索,一会儿便私语起来。发言开始了,有学生认为作家现在的布局最合理,有学生觉得可以作些微调,让若瑟夫去认这位亲叔叔,因为若瑟夫有同情心。为了使交流气氛更热烈,我激励大家说:“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同意作家原来的布局,一种是让若瑟夫去认亲叔叔,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关键是我们应该拿出足够分量的理由。谁来打头阵?”两派各抒己见,正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有位学生发言说,应该让于勒直接认出菲利普夫妇。具体可安排成:于勒相认哥嫂,哥嫂冷漠以待,若瑟夫请叔叔一道回家,于勒拒绝。他说,莫泊桑的安排是回避,通过回避来反映世态炎凉,鞭挞嫌贫爱富的金钱关系,但回避法的安排,只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没有对于勒个性进行刻画,如果按照我的安排,于勒认同亲情但又不屈服于金钱的倔强个性可以刻画出来,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会更加入木三分。这位学生刚说完,其个性化的设计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不管这位学生说得对还是错,这样的交流已经撞出创造性思维火花。
激励法的运用需要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富有鼓动性,平平淡淡的语言不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灵感。
三、交流要训练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对口语交际往往不那么重视。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流的素养。”课堂交流是难得的口语交际场所,作为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初中生的突出特征是倾听不够,常常不等对方把话讲完,没弄清对方发言的意图就抢着发言。因此,我在课堂口语交际中主要抓倾听和表达两个方面。关于倾听,我告诉学生,倾听是种艺术,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互相交流的前提。我提出要求:让对方把话说完,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考虑应对的策略。关于表达,我要求做到:注意对象和场合,发言应有个中心,注意发言的条理性,注意语言的得体。这些提法,拓展了学生的立体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语文教学需要实在有效的交流,不需要走过场、花架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指导性的定位、学生主体性的落实是远离课堂交流表面热闹的根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22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