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医学院校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对其压力的测量主要有四个量表;他们的压力源主要有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考研压力、自我压力和家庭或生活压力;他们的压力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 大学生;压力源;压力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压力作为联结社会心理事件与疾病之间的概念,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焦点,并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等领域。Lazarus认为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人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判断,认为它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应对资源时,就会威胁其身心平衡。而Pearlin(1978)则将压力源和压力区别开来,他们认为压力源是可能会引起威胁的问题,而压力是面对压力源时的情感不适。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来说,由于所接受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同,其心理压力也有其独特之处。笔者拟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
1 压力的测量
目前国内主要用以下两个量表来测量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源:(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1]:刘贤臣编制,共27个条目,6个因子,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8,重测信度为0.69。(2)王欣等修订的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2]:该量表共51 题,分压力源和压力反应2个维度。压力源由5个因子组成,压力反应由4个因子组成。
目前国内主要用以下两个量表来测量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水平:(1)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3](简称CCSMHS),该量表有104个项目,12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2)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共90个条目,9个因子,该量表效度系数在0.77~0.90 之间,评定结果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源
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大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有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自我压力、家庭或生活压力[4]。
2.1 学习压力
医学类学业较重,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较多,而且学业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包括各种荣誉、奖学金、毕业证和学位证等。所以,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事件。另外,高校的各类竞赛、证书考试、考级、考研等各种考试,也会对大学生产生附加压力。
2.2 就业压力
一些医学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也导致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的过分挑剔,如一些医院对求职学生既要看毕业学校、家庭关系,还要看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就业现状和理想职业之间的落差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2.3 自我压力
大学生自信、好强、富于挑战的心理特征,使许多大学生对强手如林的大学环境,产生严重的危机感和恐惧感,精神压力很大。许多同学对于自己的期望很高,想把自己的各专业的功课学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拿到各类证书。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
2.4 家庭或生活压力
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会受到来自于家庭的压力。特别是在农村家庭中,教育费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对农村学生来说,家庭艰难的劳作,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家庭对自己实现出人头地的希望和担忧都会给农村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
3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状况
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詹向红[5]等研究显示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2. 22%。居前5位的因子是:强迫、人际敏感、敌对、焦虑和抑郁;徐传庚[6]等研究显示SCL- 90因子除躯体化外,其他7项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强迫因子分显著偏高,有心理问题者26.91%。
总之,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的以上问题,学校和系部应尽量压缩课时,减少一些不必要开设的课程,开展课外娱乐活动,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及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当然大学生自己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品质,磨练坚强的意志,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106-115.
[2] 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 (特刊):52-54.
[3] 郑日昌,邓丽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4]刘芳芳,等.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16(8):857-859.
[5]詹向红, 霍磊, 徐玮玮. 高等中医药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医教育,2008,27(3):43-45.
[6]徐传庚, 王苏丽, 董淑敏. 中医药专业高专层次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医教育,2007,26(6):81-83.
【关键词】 大学生;压力源;压力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压力作为联结社会心理事件与疾病之间的概念,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焦点,并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等领域。Lazarus认为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人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判断,认为它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应对资源时,就会威胁其身心平衡。而Pearlin(1978)则将压力源和压力区别开来,他们认为压力源是可能会引起威胁的问题,而压力是面对压力源时的情感不适。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来说,由于所接受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同,其心理压力也有其独特之处。笔者拟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
1 压力的测量
目前国内主要用以下两个量表来测量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源:(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1]:刘贤臣编制,共27个条目,6个因子,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8,重测信度为0.69。(2)王欣等修订的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2]:该量表共51 题,分压力源和压力反应2个维度。压力源由5个因子组成,压力反应由4个因子组成。
目前国内主要用以下两个量表来测量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水平:(1)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3](简称CCSMHS),该量表有104个项目,12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2)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共90个条目,9个因子,该量表效度系数在0.77~0.90 之间,评定结果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源
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大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有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自我压力、家庭或生活压力[4]。
2.1 学习压力
医学类学业较重,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较多,而且学业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包括各种荣誉、奖学金、毕业证和学位证等。所以,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事件。另外,高校的各类竞赛、证书考试、考级、考研等各种考试,也会对大学生产生附加压力。
2.2 就业压力
一些医学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也导致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的过分挑剔,如一些医院对求职学生既要看毕业学校、家庭关系,还要看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就业现状和理想职业之间的落差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2.3 自我压力
大学生自信、好强、富于挑战的心理特征,使许多大学生对强手如林的大学环境,产生严重的危机感和恐惧感,精神压力很大。许多同学对于自己的期望很高,想把自己的各专业的功课学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拿到各类证书。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
2.4 家庭或生活压力
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会受到来自于家庭的压力。特别是在农村家庭中,教育费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对农村学生来说,家庭艰难的劳作,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家庭对自己实现出人头地的希望和担忧都会给农村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
3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压力状况
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詹向红[5]等研究显示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2. 22%。居前5位的因子是:强迫、人际敏感、敌对、焦虑和抑郁;徐传庚[6]等研究显示SCL- 90因子除躯体化外,其他7项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强迫因子分显著偏高,有心理问题者26.91%。
总之,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的以上问题,学校和系部应尽量压缩课时,减少一些不必要开设的课程,开展课外娱乐活动,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及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当然大学生自己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品质,磨练坚强的意志,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106-115.
[2] 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 (特刊):52-54.
[3] 郑日昌,邓丽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4]刘芳芳,等.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16(8):857-859.
[5]詹向红, 霍磊, 徐玮玮. 高等中医药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医教育,2008,27(3):43-45.
[6]徐传庚, 王苏丽, 董淑敏. 中医药专业高专层次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医教育,2007,26(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