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中提到,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可以看出科学课程对学以致用思想的重视。而科学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用以促学的思想也应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从思想、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课外活动、考核和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师生要共同树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意识。这样齐心协力,才能打造一个学用融合的科学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教师方面:备课中体现,上课时重视,反思时思考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思考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有了前期备课充足的准备,在上课时就能游刃有余地去运用和实践。首先,要了解学生以前的认知经验,知道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要用学生能理解、听懂的语言去表达。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将学习和应用联系起来,应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实践。最后,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思考:课堂探究做得如何?学生有没有了解整个过程?学生会不会去运用?这样循序渐进,就能打造一个学用融合的课堂。
(二)学生方面: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彰显
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科学本身就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三个单元:“水”“空气”“天气”,这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真实感受得到的。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学生会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知识,会解释更多的现象,会做很多有关于它们的制作,这就是应用。从日常入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爱上科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意识
教科版新版教材将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体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聚焦,即导入的过程。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特别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探究的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用一些故事或者场景。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三年级《混合与分离》这一课时,就编写了一个故事:西北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生帮妈妈去买食盐,可是后来不小心把食盐撒在了沙土里。他非常伤心,因为没钱再去买食盐了,你可以帮助这个小朋友吗?因为爱心的驱使,班里的学生都很认真去学习这节课。探索的过程,就是实验的探究过程。这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完成实验,进而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讨就是让学生去利用上面的探究去总结出结论,去解释一些现象,思考一些问题,或者反思实验中的问题,以优化实验,获得更好的结果。拓展,是进一步探索及应用的过程,是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余热,再次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乐意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层层递进,学用结合,让知识转变为方法,升华为能力。
三、作业布置要体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科学作业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手工制作、科学论文、观察笔记等等。此外,还可以创新作业的形式。例如,在学习了风的成因之后,笔者布置作业:向家人解释风的成因。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普及科学知识,因为特别喜欢“炫耀”,学生乐意做这样的事情。其次,手工制作的作业可以举行一个比赛,设置小奖品进行奖励。查阅资料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做成绘画或者笔记的形式,将优秀的作品张贴到展示墙上,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热情。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活学活用,并体验到学用融合的乐趣。
四、课外活动要延伸“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笔者所在的学校处在中国的珍珠之乡,拥有丰富的珍珠资源。学校利用当地的特色和资源,开设了相关的社团活动,有珍珠手工皂、珍珠制作等。五年级上册教学了“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这节课学生亲自体验了“设计构思—尝试制作—反思设计—再改进再设计”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步骤和程序。在进行珍珠手工皂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之前所学就很容易进行相关的制作活动。并且经过实践活动,巩固了以前的探究学习。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因此,在进行课外活动时,教师要联系学生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应用和实践,让知识升华为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考核和评价要融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中,社会和学校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评价也成为一项重要指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考核和评价要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所以,在进行考核和评价时,要体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学生学习了气泡图之后,在进行有关的考核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气泡图来总结物质的特点。学习了思维导图之后,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相关的内容。此外,科学小论文、小实验都可以成为考核和评价的形式。这种“特别”的考试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其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外活动、考核和评价中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學”驱动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师生要共同树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意识。这样齐心协力,才能打造一个学用融合的科学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教师方面:备课中体现,上课时重视,反思时思考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思考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有了前期备课充足的准备,在上课时就能游刃有余地去运用和实践。首先,要了解学生以前的认知经验,知道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要用学生能理解、听懂的语言去表达。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将学习和应用联系起来,应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实践。最后,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思考:课堂探究做得如何?学生有没有了解整个过程?学生会不会去运用?这样循序渐进,就能打造一个学用融合的课堂。
(二)学生方面: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彰显
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科学本身就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三个单元:“水”“空气”“天气”,这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真实感受得到的。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学生会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知识,会解释更多的现象,会做很多有关于它们的制作,这就是应用。从日常入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爱上科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意识
教科版新版教材将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体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聚焦,即导入的过程。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特别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探究的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用一些故事或者场景。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三年级《混合与分离》这一课时,就编写了一个故事:西北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生帮妈妈去买食盐,可是后来不小心把食盐撒在了沙土里。他非常伤心,因为没钱再去买食盐了,你可以帮助这个小朋友吗?因为爱心的驱使,班里的学生都很认真去学习这节课。探索的过程,就是实验的探究过程。这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完成实验,进而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讨就是让学生去利用上面的探究去总结出结论,去解释一些现象,思考一些问题,或者反思实验中的问题,以优化实验,获得更好的结果。拓展,是进一步探索及应用的过程,是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余热,再次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乐意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层层递进,学用结合,让知识转变为方法,升华为能力。
三、作业布置要体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科学作业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手工制作、科学论文、观察笔记等等。此外,还可以创新作业的形式。例如,在学习了风的成因之后,笔者布置作业:向家人解释风的成因。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普及科学知识,因为特别喜欢“炫耀”,学生乐意做这样的事情。其次,手工制作的作业可以举行一个比赛,设置小奖品进行奖励。查阅资料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做成绘画或者笔记的形式,将优秀的作品张贴到展示墙上,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热情。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活学活用,并体验到学用融合的乐趣。
四、课外活动要延伸“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笔者所在的学校处在中国的珍珠之乡,拥有丰富的珍珠资源。学校利用当地的特色和资源,开设了相关的社团活动,有珍珠手工皂、珍珠制作等。五年级上册教学了“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这节课学生亲自体验了“设计构思—尝试制作—反思设计—再改进再设计”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步骤和程序。在进行珍珠手工皂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之前所学就很容易进行相关的制作活动。并且经过实践活动,巩固了以前的探究学习。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因此,在进行课外活动时,教师要联系学生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应用和实践,让知识升华为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考核和评价要融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意识
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中,社会和学校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评价也成为一项重要指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考核和评价要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所以,在进行考核和评价时,要体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学生学习了气泡图之后,在进行有关的考核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气泡图来总结物质的特点。学习了思维导图之后,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相关的内容。此外,科学小论文、小实验都可以成为考核和评价的形式。这种“特别”的考试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其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外活动、考核和评价中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學”驱动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