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幼儿语言的学习一般发生在完整的、真实的、有趣的、非竞争的、与生活有关的情境中,因此,幼儿的语言学习方式主要为语言习得,所谓语言习得是指幼儿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幼儿是通过大量接触语言素材,在交际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幼儿对语言规律的掌握是无意识的、自然地使用并掌握,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地甚至是“拾遗”语言的过程,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幼儿学习目的和动机并不在于语言形式的学习,而是在于实现交往的目的,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意语言意义。
关键词:幼儿;语言训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22
引言:3-6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支撑,剖析儿童语言习得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寻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一方面能够从理论的角度科学掌握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1. 开展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为幼儿的语言习得提供丰富的语言语汇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幼儿语言的输出与输入成正比,日常活动中,幼儿通过视、听、模仿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得的语言信息会存储在幼儿的记忆中,这是幼儿语言积累的过程,也是语言发展量变的过程,当幼儿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质的的飞跃。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蕴含大量语言素材的语言教育内容,对幼儿语言的积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汇、句型和结构的学习。因此,幼儿园应开展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绘本等,通过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学习,为幼儿大量输入语言信息,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习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2. 营造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语言习得“场”,为幼儿语言的迁移提供契机
从研究中也不难看出,部分幼儿具有大量的语言积累,但却不知语言表达的时机、语境和方式,需要通过真实的情境或语境引导幼儿将已经习得的语言进行迁移。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教师应有意识的创设幼儿语言表达练习的“场”,让幼儿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迁移已有的语言积累。例如,在带幼儿散步的过程中,看到幼儿园里的花都开了,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说“春天到了,幼儿园的花都竞相开放,把幼儿园装扮的五颜六色的”,在这样的真实场景中,幼儿理解了“竞相开放”“五颜六色”的含义,也掌握了运用词汇的语境。
3. 设计丰富的语言主题活动,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意识
斯金纳认为幼儿要通过自我强化和强化伴随才能形成语言能力,逐渐形成语言能力。自我強化表现为当幼儿听到别人说过某个字、词、句之后,他能在别处独立发处同样的声音,就会不断地自动地强化自己那个尝试性的言语行为。强化伴随则表现为当幼儿某个偶然的言语行为发生之后,如果它与成人正确的发音相似或符合,那么成人就通过点头、微笑等给幼儿以积极强化。因此,开展丰富的语言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对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意识有着促进作用。例如,通过每日分享、晨间谈话、天气预报员等主题语言活动,让幼儿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幼儿想说、愿意说的动机,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教师给予鼓励的反馈,强化幼儿语言表达的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 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条件
皮亚杰认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先天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其认知能力与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产物。因此,幼儿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会说、敢说、愿意说,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依据和机会。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包括舒适的环境、丰富的讲述材料、道具、服饰等,让幼儿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依托已有的材料,有话可说;另一方面,要创设积极鼓励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表达,感受教师和朋辈的鼓励和赞赏。教师要允许幼儿犯错,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保护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信心。
5.丰富语言表达活动
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设计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孩子参与开放性的语言活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首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看待问题的观点,然后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然后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是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问题的答案,最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想。组织的开放性语言活动可以选择在室外,这样孩子能够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孩子在观察外界事物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针对孩子观察的环境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的经验回答问题。这样的开放性活动能够丰富语言教学的素材,同时有利于孩子自主进行语言表达。
6. 鼓励朋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增强幼儿运用语言交流的信心和乐趣
正如布鲁纳所言,幼儿不是在隔离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而是在社会交往环境中学习语言,如果幼儿从小被剥夺了语言交往的机会,幼儿是不可能获得语言的。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创设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通过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幼儿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自由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语言交流的信心,享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迁移习得的语言积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幼儿在朋辈之间的交往中,取长补短,相互纠错,获取有效的语言信息,更有利于幼儿语言的规范和量的积累。
结论:综上所述,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幼儿语言学习的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佩佩.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探究[J]. 传播力研究,2020,4(15):172+174.
[2]冯威. 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如何提升幼儿语言能力[J]. 湖北农机化,2020,(08):121.
[3]邸新娟.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J]. 中国新通信,2020,22(05):184.
关键词:幼儿;语言训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22
引言:3-6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支撑,剖析儿童语言习得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寻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一方面能够从理论的角度科学掌握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1. 开展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活动,为幼儿的语言习得提供丰富的语言语汇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幼儿语言的输出与输入成正比,日常活动中,幼儿通过视、听、模仿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得的语言信息会存储在幼儿的记忆中,这是幼儿语言积累的过程,也是语言发展量变的过程,当幼儿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质的的飞跃。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蕴含大量语言素材的语言教育内容,对幼儿语言的积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汇、句型和结构的学习。因此,幼儿园应开展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绘本等,通过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学习,为幼儿大量输入语言信息,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习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2. 营造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语言习得“场”,为幼儿语言的迁移提供契机
从研究中也不难看出,部分幼儿具有大量的语言积累,但却不知语言表达的时机、语境和方式,需要通过真实的情境或语境引导幼儿将已经习得的语言进行迁移。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教师应有意识的创设幼儿语言表达练习的“场”,让幼儿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迁移已有的语言积累。例如,在带幼儿散步的过程中,看到幼儿园里的花都开了,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说“春天到了,幼儿园的花都竞相开放,把幼儿园装扮的五颜六色的”,在这样的真实场景中,幼儿理解了“竞相开放”“五颜六色”的含义,也掌握了运用词汇的语境。
3. 设计丰富的语言主题活动,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意识
斯金纳认为幼儿要通过自我强化和强化伴随才能形成语言能力,逐渐形成语言能力。自我強化表现为当幼儿听到别人说过某个字、词、句之后,他能在别处独立发处同样的声音,就会不断地自动地强化自己那个尝试性的言语行为。强化伴随则表现为当幼儿某个偶然的言语行为发生之后,如果它与成人正确的发音相似或符合,那么成人就通过点头、微笑等给幼儿以积极强化。因此,开展丰富的语言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对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意识有着促进作用。例如,通过每日分享、晨间谈话、天气预报员等主题语言活动,让幼儿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幼儿想说、愿意说的动机,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教师给予鼓励的反馈,强化幼儿语言表达的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 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条件
皮亚杰认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先天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其认知能力与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产物。因此,幼儿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会说、敢说、愿意说,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依据和机会。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包括舒适的环境、丰富的讲述材料、道具、服饰等,让幼儿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依托已有的材料,有话可说;另一方面,要创设积极鼓励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表达,感受教师和朋辈的鼓励和赞赏。教师要允许幼儿犯错,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保护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信心。
5.丰富语言表达活动
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设计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孩子参与开放性的语言活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首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看待问题的观点,然后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然后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是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问题的答案,最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想。组织的开放性语言活动可以选择在室外,这样孩子能够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孩子在观察外界事物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针对孩子观察的环境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的经验回答问题。这样的开放性活动能够丰富语言教学的素材,同时有利于孩子自主进行语言表达。
6. 鼓励朋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增强幼儿运用语言交流的信心和乐趣
正如布鲁纳所言,幼儿不是在隔离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而是在社会交往环境中学习语言,如果幼儿从小被剥夺了语言交往的机会,幼儿是不可能获得语言的。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创设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通过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幼儿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自由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语言交流的信心,享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迁移习得的语言积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幼儿在朋辈之间的交往中,取长补短,相互纠错,获取有效的语言信息,更有利于幼儿语言的规范和量的积累。
结论:综上所述,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幼儿语言学习的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佩佩.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探究[J]. 传播力研究,2020,4(15):172+174.
[2]冯威. 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如何提升幼儿语言能力[J]. 湖北农机化,2020,(08):121.
[3]邸新娟.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J]. 中国新通信,2020,22(0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