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摘要】“山水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山水不但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来源,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独特文化现象。从对自然山川万物的崇拜之情,到自然万物对人类生活涵养的礼赞,再到其作为审美的对象,直至产生山水艺术,山水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山水于其中产生的山水思想,包含着艺术的审美意蕴,更包含着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它从迷人的艺术风韵进入深邃的哲学意境。山水艺术不仅是艺术者的创造,更是哲学意义与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山水;艺术;道家思想
1.山水艺术的发生机制:寄情山水
从自然山水到山水艺术,这其间经历了人对于客观自然世界的主观认识的转化。中国山水艺术是从自然山水到山水情怀的升华,它以情感为生发动力。钱钟书曾经说道:中国的诗歌是早熟的。主要指中国相对于西方写实诗歌(史诗),中国诗歌最早却是从抒情诗开始的。这一点放到整个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特点来看都具有一致性。情感抒发是中国艺术生发的原动力。这似乎与西方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有差异,但又是其最为合理的解释。中国山水画从不具备写实性,从一开始就不是以模仿自然作为生发源泉的。正如毛诗序所说,艺术乃“情动于中而发于言”。
山水之于中国人具有何种特殊意义,它为何能够成为情感抒发的源泉呢?中国是一个山水环绕的国度,三级阶梯由西自东递降的地理特质,产生了很多名山大川,溪流清瀑。中国人历代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特殊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对于山水具有本能的情感认同。“寄情山水”成为中国人表达自我情感的最好选择。中国人对于山水的感觉、知觉构成了山水审美观念的原始积淀,逐渐形成了心灵与自然山水合一的心理结构,主体对于客观山水事物产生了物我共鸣。
2.山水艺术的审美指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精神概念。不同的哲学流派对“天人合一”的阐释具有不同的特点。儒家强调自然与人的伦理道德教化之间的关系,强调道德属性和政治属性。“天是德性之天,人与天是道德化的统一体”;它还代表君主权力的正当性,维护统治者的政治利益。而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则更多带有审美性因素,更多关照人的生命体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强调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关系,超越了人伦常理。它所追求的是生命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状态,终极目的是实现达于天地的“道”的境界,这是哲学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道家“天人合一”主要强调人合于天,“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因此道家强调“致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境界,这也是艺术的审美境界。道家的哲学观念契合了中国人对于自然山水的朴素情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中国人对于山水的审美本能与“道”的核心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对自然关照的独特“理性兴趣”。
3.山水艺术的精神追求:“乐生达生”
道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强调人作为个体的生命体验的重要性,拒斥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认为追逐功名利禄损耗人的自由与快乐,会成为人生获得终极幸福的阻碍。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获取生命的超然的觉解,也就是“道”的境界即精神的绝对自由与快乐。而这种超然的觉解是和自然天地万物相互融合的,因而人能够从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关照当中获得体悟。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传统的山水艺术将个体生命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寓于艺术表达之中,从而获得了精神的超越感,从中反映的艺术精神就是生命精神的某种呈现。
“乐生”就是以生为乐。在儒家思想中“乐生”强调的是人在生命历程中的道德感的完满,在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来成全对道德价值的追求。正如孟子所言“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但在道家思想中,生命本身的完满就是最高的完满,生命胜于一切,而具有至高的重要性。在道家观念当中,人生的短暂无常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而想要超越人生的命运,就只能通过“无为”来达到。道家对生命的完满的理解,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看重于生命历程当中是否达到了顺应天地自然的人生境界。这种追求恰恰与山水艺术从关照自然山水而获取精神超越的趣味相投合,因此对山水艺术境界的追求本身就是对“乐生”的道家生命境界追求的体现。
“达生”就是恢复真实的生命。即追求生命的畅通无滞,去除生命的遮蔽,而达于生命之本。
“进而思忠,退则思过”。中国人在人生命运的进退之间,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哲学观念作为人生的引导和支撑。进则儒,退则道;有“方外”则必有“方内”。以退为进,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诉于山水艺术,成为中国人面对人生低谷的必然选择。尤其是传统中国园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归宿,在对园林艺术的追求中,转换人生的价值追求取向,去除生命的“遮蔽”,不虚妄,无杂质而求取心灵的放达,从而慰藉人生,调剂人生的苦与乐。苏州同里“退思园”作为小尺度园林艺术的典范,是對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整个园林小巧怡人,亭台水榭点缀二三,整个建筑的布局滨临水面紧凑而协调的展开。院内花树环绕,假山堆叠其间。尤其是依墙邻水而建的“月到风来亭”,从亭中可欣赏整个园林中错落有致的山水景致,月色如洗的夜景更是其一绝。人陶然于其间,整个生命状态都会进入一种超脱自由的精神境界当中,令人忘却世俗的烦扰而获得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李英梅,山水画与道家精神[J],艺术界,2009(5):132-133
[2]李文初,中国的山水文化观[J],学术研究,1995(2),99-103
[3]蒋秀碧,论我国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J],青海社会科学,2007(5):22-25
【关键词】:山水;艺术;道家思想
1.山水艺术的发生机制:寄情山水
从自然山水到山水艺术,这其间经历了人对于客观自然世界的主观认识的转化。中国山水艺术是从自然山水到山水情怀的升华,它以情感为生发动力。钱钟书曾经说道:中国的诗歌是早熟的。主要指中国相对于西方写实诗歌(史诗),中国诗歌最早却是从抒情诗开始的。这一点放到整个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特点来看都具有一致性。情感抒发是中国艺术生发的原动力。这似乎与西方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有差异,但又是其最为合理的解释。中国山水画从不具备写实性,从一开始就不是以模仿自然作为生发源泉的。正如毛诗序所说,艺术乃“情动于中而发于言”。
山水之于中国人具有何种特殊意义,它为何能够成为情感抒发的源泉呢?中国是一个山水环绕的国度,三级阶梯由西自东递降的地理特质,产生了很多名山大川,溪流清瀑。中国人历代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特殊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对于山水具有本能的情感认同。“寄情山水”成为中国人表达自我情感的最好选择。中国人对于山水的感觉、知觉构成了山水审美观念的原始积淀,逐渐形成了心灵与自然山水合一的心理结构,主体对于客观山水事物产生了物我共鸣。
2.山水艺术的审美指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精神概念。不同的哲学流派对“天人合一”的阐释具有不同的特点。儒家强调自然与人的伦理道德教化之间的关系,强调道德属性和政治属性。“天是德性之天,人与天是道德化的统一体”;它还代表君主权力的正当性,维护统治者的政治利益。而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则更多带有审美性因素,更多关照人的生命体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强调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关系,超越了人伦常理。它所追求的是生命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状态,终极目的是实现达于天地的“道”的境界,这是哲学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道家“天人合一”主要强调人合于天,“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因此道家强调“致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境界,这也是艺术的审美境界。道家的哲学观念契合了中国人对于自然山水的朴素情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中国人对于山水的审美本能与“道”的核心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对自然关照的独特“理性兴趣”。
3.山水艺术的精神追求:“乐生达生”
道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强调人作为个体的生命体验的重要性,拒斥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认为追逐功名利禄损耗人的自由与快乐,会成为人生获得终极幸福的阻碍。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获取生命的超然的觉解,也就是“道”的境界即精神的绝对自由与快乐。而这种超然的觉解是和自然天地万物相互融合的,因而人能够从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关照当中获得体悟。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传统的山水艺术将个体生命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寓于艺术表达之中,从而获得了精神的超越感,从中反映的艺术精神就是生命精神的某种呈现。
“乐生”就是以生为乐。在儒家思想中“乐生”强调的是人在生命历程中的道德感的完满,在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来成全对道德价值的追求。正如孟子所言“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但在道家思想中,生命本身的完满就是最高的完满,生命胜于一切,而具有至高的重要性。在道家观念当中,人生的短暂无常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而想要超越人生的命运,就只能通过“无为”来达到。道家对生命的完满的理解,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看重于生命历程当中是否达到了顺应天地自然的人生境界。这种追求恰恰与山水艺术从关照自然山水而获取精神超越的趣味相投合,因此对山水艺术境界的追求本身就是对“乐生”的道家生命境界追求的体现。
“达生”就是恢复真实的生命。即追求生命的畅通无滞,去除生命的遮蔽,而达于生命之本。
“进而思忠,退则思过”。中国人在人生命运的进退之间,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哲学观念作为人生的引导和支撑。进则儒,退则道;有“方外”则必有“方内”。以退为进,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诉于山水艺术,成为中国人面对人生低谷的必然选择。尤其是传统中国园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归宿,在对园林艺术的追求中,转换人生的价值追求取向,去除生命的“遮蔽”,不虚妄,无杂质而求取心灵的放达,从而慰藉人生,调剂人生的苦与乐。苏州同里“退思园”作为小尺度园林艺术的典范,是對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整个园林小巧怡人,亭台水榭点缀二三,整个建筑的布局滨临水面紧凑而协调的展开。院内花树环绕,假山堆叠其间。尤其是依墙邻水而建的“月到风来亭”,从亭中可欣赏整个园林中错落有致的山水景致,月色如洗的夜景更是其一绝。人陶然于其间,整个生命状态都会进入一种超脱自由的精神境界当中,令人忘却世俗的烦扰而获得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李英梅,山水画与道家精神[J],艺术界,2009(5):132-133
[2]李文初,中国的山水文化观[J],学术研究,1995(2),99-103
[3]蒋秀碧,论我国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J],青海社会科学,2007(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