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使其个性品质又好又快地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学好生物的重要保证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广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和对学生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生物成绩和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呈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能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以学习为负担。学生根本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而是因为他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成了他的一种需要。学生只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积极的态度就会得到强化和巩固,随着这种态度的不断强化,学习的自觉行为也就会随之而生,学生对学习、对人生的责任感也会随之得以加强。为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隐性课程”以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学习压力。
二、创设教学情景,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高中新生来源于不同的初中,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学习中来。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没有教师的作用,不成其为教育,夸大教师的作用,不成其为现代教育。在资讯发达,渠道畅通的今天,如果教师还以课堂主宰者自居,视自己为知识的布道者,必然会被时代摒弃。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是能够主动学习的。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主动”,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由压力转化而来的厌学情绪就越发强烈。学生能够“自觉的主动”是一种由兴趣而派生出来的自发的学习愿望,这种能动性一旦被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将是无穷的,在高二教学中,我常常将学习任务分专题交给各组,组长组织讨论、归纳,然后指定某生讲演大家对这个“小老师”授课的形式非常认同,听课特别专一,就连讲演者的口误都不会放过。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辩证、全面地看问题的科学态度,切实感受到课堂上的快乐,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面向生活,联系实际,寓情感目标于课外实验之中
高考要求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实事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由于课堂上时间紧,因此对实验内容、实验事实的验证,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多获取一些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相结合。
如在讲解遗传变异中的基因一节时,我还讲了与基因有关的基因工程,在授课时我引入了这样一段材料“国外有的科研机构已在动物实验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接着又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上显示用处理过的动物病毒作为载体,用一定的方法把改造过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在一起,然后注射到动物体内,它们会自动寻找并到达应到的位置,并自动置换”。通过这个片段,我们也就想到了基因工程不利的一面。20g热毒基因武器可以让全世界55亿人口死于非命等等。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探索生物问题,学生通过实例与研究,相互合作,了解课本知识,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比较前沿的解决方法。学生在这一类课外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懂得了自尊、自信,能够自觉反省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乐于探索,努力求知。
四、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情动于中而形于色。教师的身教示范,是影响学生思想品行发展的一种重要环境力量。由于学生共有的“向师性”特点,在生物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是否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否具有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效果。教师积极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给学生一个具体可感的参照系,产生榜样作用。正如大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它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者单位:064305河北省迁西县罗屯高中)
一、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学好生物的重要保证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广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和对学生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生物成绩和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呈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能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以学习为负担。学生根本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而是因为他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成了他的一种需要。学生只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积极的态度就会得到强化和巩固,随着这种态度的不断强化,学习的自觉行为也就会随之而生,学生对学习、对人生的责任感也会随之得以加强。为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隐性课程”以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学习压力。
二、创设教学情景,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高中新生来源于不同的初中,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学习中来。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没有教师的作用,不成其为教育,夸大教师的作用,不成其为现代教育。在资讯发达,渠道畅通的今天,如果教师还以课堂主宰者自居,视自己为知识的布道者,必然会被时代摒弃。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是能够主动学习的。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主动”,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由压力转化而来的厌学情绪就越发强烈。学生能够“自觉的主动”是一种由兴趣而派生出来的自发的学习愿望,这种能动性一旦被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将是无穷的,在高二教学中,我常常将学习任务分专题交给各组,组长组织讨论、归纳,然后指定某生讲演大家对这个“小老师”授课的形式非常认同,听课特别专一,就连讲演者的口误都不会放过。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辩证、全面地看问题的科学态度,切实感受到课堂上的快乐,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面向生活,联系实际,寓情感目标于课外实验之中
高考要求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实事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由于课堂上时间紧,因此对实验内容、实验事实的验证,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多获取一些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相结合。
如在讲解遗传变异中的基因一节时,我还讲了与基因有关的基因工程,在授课时我引入了这样一段材料“国外有的科研机构已在动物实验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接着又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上显示用处理过的动物病毒作为载体,用一定的方法把改造过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在一起,然后注射到动物体内,它们会自动寻找并到达应到的位置,并自动置换”。通过这个片段,我们也就想到了基因工程不利的一面。20g热毒基因武器可以让全世界55亿人口死于非命等等。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探索生物问题,学生通过实例与研究,相互合作,了解课本知识,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比较前沿的解决方法。学生在这一类课外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懂得了自尊、自信,能够自觉反省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乐于探索,努力求知。
四、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情动于中而形于色。教师的身教示范,是影响学生思想品行发展的一种重要环境力量。由于学生共有的“向师性”特点,在生物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是否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否具有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效果。教师积极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给学生一个具体可感的参照系,产生榜样作用。正如大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它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者单位:064305河北省迁西县罗屯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