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对立的矛盾愈加明显。严峻的环境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地震、海啸、沙尘暴、瘟疫,核辐射等等。透过糟糕的环境现象,我们更应该去找寻表层下方最本质的原因。毫不怀疑,自然界会如此严重和人类脱不开干系。面对当前情形,个人和国家应该各自做出怎样的抉择?人类作为这个地球的主人怎么做才能不让情况继续的恶化。值得庆幸的是人类还有机会去纠正即将出现的失误。端正好心态,人类才不会危及自身。
关键词: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对立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物种灭绝,生物渐少
岸芷汀兰,锦鳞游泳。曾几何时,长江水清岸绿;曾几何时,长江豚鲥嬉戏!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番令人唏嘘的图景:水墨画一般张扬几千年的长江美好生态,悄然退化了;富集繁茂的四大家鱼欢腾场面,支离破碎了。长江的画面亦是当今环境问题的呈现。长江白鲟也被宣布:彻底地灭绝。
然而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短短百年之内,每十年就有一种动物灭绝。而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
(二)自然灾害,毁灭生态
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对立的矛盾愈加明显。严峻的自然灾害接二连三的出现:地震、海啸、沙尘暴,瘟疫,核辐射等等。还记得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吗?那次的大地震让将近上万的人民丢失了性命。更加严重的是这次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同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数百万生命暴露在核辐射的危险之中,谁能为这些无辜的生命负责?
然而2020年又是極为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不知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三)资源浪费,危机加剧
人类过度地开采石矿,消耗矿产资源,世界的石油仅能维持50年。全球生态破坏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大自然的报复已经向人类悄然袭来,水体污染、光化学污染、白色垃圾、土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将把人类的生命带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种也揭示了经济与自然的联系,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放、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二、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
(一)人类中心论--物质主义
早在近代认识论转向时期,笛卡尔就提出:“我思故我在”,明确的建立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西方传统哲学一直都是以主体-客体关系为基础,也因此为“人类中心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们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唯有自我意识才是可靠的。此后康德在笛卡尔的基础上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中心和主宰,此后天地万物都成了可利用的对象,客体仍成为了天地万物的尺度。
当下疫情已经造成世界上千万人感染,上百万人面临着死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也更多源自于人类贪婪造成的后果。人类不仅破坏动物的家园,还对物种直接摄取: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为了食用鲸油,大量鲸类遭到残忍捕杀。
这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时尚,炫耀,口腹之欲,对大自然生命的屠杀,最终反馈到了人类自己。
(二)单向度人--精神荒芜
反观当下,在商品经济的引导下,多少人对于财富的追求空前高涨,但我们却发现经济活力倍受激发的同时,人们却陷入了心灵上的空虚,异化成对金钱财富顶礼膜拜的“单向度的人”。鲍德里亚认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系统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在这种符号消费的“引诱”下,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围绕着消费进行,甚至是人们的身体、思想观念都无法摆脱被消费的命运。
在此情景下人类再无心情去追求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内心平和。也无法像梭罗面对纷繁扰扰的世界,选择回归自然,完成《瓦尔登湖》探索生命本源。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精神返乡,诗意栖居
在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下,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来召唤人们找寻回家的路。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陶渊明归隐田园,即便“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也自得其乐;嵇康、阮籍等名士,聚于竹林,纵情饮酒,世人将七人合称“竹林七贤”。他们都追求自然的人生,无拘无束的生活,已达“越名教以任自然”。
而庄子的人生观,正是一种艺术的人生观,以超越现实的心灵观照现实的人生。因而,他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主张“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人应该以自己的精神去与自然万物中的神明相交,所谓“游心万物之初”,在他看来,万物是有灵的,人也是有灵的,所以要“以神遇,不以目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当人们抱着这种审美心态去观览山水时,自然会移情于山水,对山水进行审美的自由观照。
(二)文化寻根,品味传统
钱穆先生在《文化学大义》中提出:“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对于当今的环境问题,以及导致环境问题的诸多问题,皆可通过文化认知来解决。自人类诞生以来,共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大文明阶段。而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便向大自然无穷无尽地索取生产资料,由之前的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转变为了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
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三)复归自然,栖息与共
如今,人对珍馐美味的欲望、对豪华住所的欲望、对精致汽车的欲望等等,都在物质主义的指引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尽管如今科技不断进步,但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大量的消耗资源和排放大量的废弃物更是在所难免。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面对生态环境的挑战,人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环境问题,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亚当斯密《国富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钱穆《文化学大义》
海德格尔《林中路》
关键词: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对立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物种灭绝,生物渐少
岸芷汀兰,锦鳞游泳。曾几何时,长江水清岸绿;曾几何时,长江豚鲥嬉戏!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番令人唏嘘的图景:水墨画一般张扬几千年的长江美好生态,悄然退化了;富集繁茂的四大家鱼欢腾场面,支离破碎了。长江的画面亦是当今环境问题的呈现。长江白鲟也被宣布:彻底地灭绝。
然而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短短百年之内,每十年就有一种动物灭绝。而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
(二)自然灾害,毁灭生态
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对立的矛盾愈加明显。严峻的自然灾害接二连三的出现:地震、海啸、沙尘暴,瘟疫,核辐射等等。还记得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吗?那次的大地震让将近上万的人民丢失了性命。更加严重的是这次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同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数百万生命暴露在核辐射的危险之中,谁能为这些无辜的生命负责?
然而2020年又是極为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不知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三)资源浪费,危机加剧
人类过度地开采石矿,消耗矿产资源,世界的石油仅能维持50年。全球生态破坏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大自然的报复已经向人类悄然袭来,水体污染、光化学污染、白色垃圾、土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将把人类的生命带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种也揭示了经济与自然的联系,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放、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二、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
(一)人类中心论--物质主义
早在近代认识论转向时期,笛卡尔就提出:“我思故我在”,明确的建立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西方传统哲学一直都是以主体-客体关系为基础,也因此为“人类中心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们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唯有自我意识才是可靠的。此后康德在笛卡尔的基础上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中心和主宰,此后天地万物都成了可利用的对象,客体仍成为了天地万物的尺度。
当下疫情已经造成世界上千万人感染,上百万人面临着死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也更多源自于人类贪婪造成的后果。人类不仅破坏动物的家园,还对物种直接摄取: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为了食用鲸油,大量鲸类遭到残忍捕杀。
这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时尚,炫耀,口腹之欲,对大自然生命的屠杀,最终反馈到了人类自己。
(二)单向度人--精神荒芜
反观当下,在商品经济的引导下,多少人对于财富的追求空前高涨,但我们却发现经济活力倍受激发的同时,人们却陷入了心灵上的空虚,异化成对金钱财富顶礼膜拜的“单向度的人”。鲍德里亚认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系统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在这种符号消费的“引诱”下,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围绕着消费进行,甚至是人们的身体、思想观念都无法摆脱被消费的命运。
在此情景下人类再无心情去追求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内心平和。也无法像梭罗面对纷繁扰扰的世界,选择回归自然,完成《瓦尔登湖》探索生命本源。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精神返乡,诗意栖居
在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下,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来召唤人们找寻回家的路。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陶渊明归隐田园,即便“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也自得其乐;嵇康、阮籍等名士,聚于竹林,纵情饮酒,世人将七人合称“竹林七贤”。他们都追求自然的人生,无拘无束的生活,已达“越名教以任自然”。
而庄子的人生观,正是一种艺术的人生观,以超越现实的心灵观照现实的人生。因而,他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主张“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人应该以自己的精神去与自然万物中的神明相交,所谓“游心万物之初”,在他看来,万物是有灵的,人也是有灵的,所以要“以神遇,不以目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当人们抱着这种审美心态去观览山水时,自然会移情于山水,对山水进行审美的自由观照。
(二)文化寻根,品味传统
钱穆先生在《文化学大义》中提出:“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对于当今的环境问题,以及导致环境问题的诸多问题,皆可通过文化认知来解决。自人类诞生以来,共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大文明阶段。而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便向大自然无穷无尽地索取生产资料,由之前的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转变为了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
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三)复归自然,栖息与共
如今,人对珍馐美味的欲望、对豪华住所的欲望、对精致汽车的欲望等等,都在物质主义的指引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尽管如今科技不断进步,但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大量的消耗资源和排放大量的废弃物更是在所难免。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面对生态环境的挑战,人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环境问题,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亚当斯密《国富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钱穆《文化学大义》
海德格尔《林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