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型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探究、研究、对比的方法和创造性的解释,深入地理解造型艺术作品,通过探究性的美术欣赏教育,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在造型文化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它主要采取讨论型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使用问答型、自由型、解说型以及实践来达到欣赏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始终没有落实到实处,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和课本,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淡薄,由于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不敢对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
首先,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不过分依赖课本。由于学生过分依赖课本,主观能动性减弱,探究、研究、创新意识淡薄,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为什么儿童画带有很强的想象力?理由就是正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没有太多的课本知识束缚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学生只有加强主体意识,探究精神才能生发出来。
其次,改变传统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谐气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正确的代名词,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前会首先考虑老师是怎么想的,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型思维,老师应该适时走下“讲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也是个人的观点,师生之间应该平等地进行交流,真诚相待。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探究思维的引导者、论点争论时的组织者、学生独创思维的总结者,并非课堂的主宰者。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为完成一个问题共同展开讨论,学习的帮手——为学生的探究提供资料、研究方法,辩论的对手——教师以不同的观点展开平等的辩论,这样课堂里学生的思维一定会相当活跃。
再次,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尽管有时发言很幼稚很天真。要学生意识到敢于表述、善于表述是多么重要,口才是人生奋斗的一大工具。当然要诱导他们发言还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发言不是不会发言,而是不愿在众多的同学及老师的面前发言,因此应该改变提问的方法。我认为可采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先让学生在左右前后的同学之间发表观点,让学生在较小的熟悉的环境中得以锻炼。教师也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参与讨论,给予鼓励和指导。有了这样一个阶梯,学生会逐渐开始敢于在课堂上发言,直到产生相互辩论的局面。另外为了消除学生怕丢面子的顾虑,在每位学生发表自己观点时要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叙述,用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在精神上支持他们,最后加以肯定并总结。即使学生的观点可能有欠缺,也应该这么做,因为老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信心。
二、重过程,轻结果,鼓励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教学中,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众所周知,在实践中验证,是评价探究性思维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思维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受知识面有限、缺乏社会实践、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手头资料缺乏等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探究结果的正确性,一定会束缚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同时我们不能等学生具备了高深的学识、有了成熟的条件和充裕的时间才去进行探究思维的培养,那样会失去锻炼他们探究思维的最佳时机。其实学生经过探究性思维后得出的论点都有他的闪光点,即使是有明显错误的观点,我觉得也应该鼓励甚至肯定,因为他们毕竟走过了探究的历程。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首先要保护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因为这探究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
三、努力研究指导方法,引发学生探究激情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自己要有独创思维,只有努力去探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前面已经说到,目前所使用的小学教材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因为年代、画种、手工课材料的局限等,给学生能够思维的空间十分狭小,加上较为单一观点的讲述,给探究思维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美术欣赏的广阔天地,我尝试着打破了这种年代、画种、手工材料的限制,以主题为主线,采用了比较、对比的方法。
2、评论——在争辩中完善自己的探究性审美观点。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老师对作品的评价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根本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评论常常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为它只代表了个人的观点,是以教师的眼光来看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其实评论不只是教师可以做到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发言:“我认为……”“我觉得……”“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可见对于客观事物学生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好奇心与与生俱来的探究欲,他们特别喜欢参与焦点问题的讨论。这些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创造力,因为在探究欲的心理素质里面就包含有能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帕内斯也曾指出:“创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人们评价事物的能力……没有综合评价和改造自己想法的能力就不会有创造力。”在欣赏评论中,学生一方面可获取作品本身所发出的信息,并做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又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论,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接受到别人的与自己不同或相同的理解和感受,带着这些在争论中所产生的新的感受,又开始更深一步对作品及问题的探究。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始终没有落实到实处,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和课本,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淡薄,由于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不敢对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
首先,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不过分依赖课本。由于学生过分依赖课本,主观能动性减弱,探究、研究、创新意识淡薄,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为什么儿童画带有很强的想象力?理由就是正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没有太多的课本知识束缚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学生只有加强主体意识,探究精神才能生发出来。
其次,改变传统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谐气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正确的代名词,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前会首先考虑老师是怎么想的,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型思维,老师应该适时走下“讲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也是个人的观点,师生之间应该平等地进行交流,真诚相待。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探究思维的引导者、论点争论时的组织者、学生独创思维的总结者,并非课堂的主宰者。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为完成一个问题共同展开讨论,学习的帮手——为学生的探究提供资料、研究方法,辩论的对手——教师以不同的观点展开平等的辩论,这样课堂里学生的思维一定会相当活跃。
再次,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尽管有时发言很幼稚很天真。要学生意识到敢于表述、善于表述是多么重要,口才是人生奋斗的一大工具。当然要诱导他们发言还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发言不是不会发言,而是不愿在众多的同学及老师的面前发言,因此应该改变提问的方法。我认为可采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先让学生在左右前后的同学之间发表观点,让学生在较小的熟悉的环境中得以锻炼。教师也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参与讨论,给予鼓励和指导。有了这样一个阶梯,学生会逐渐开始敢于在课堂上发言,直到产生相互辩论的局面。另外为了消除学生怕丢面子的顾虑,在每位学生发表自己观点时要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叙述,用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在精神上支持他们,最后加以肯定并总结。即使学生的观点可能有欠缺,也应该这么做,因为老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信心。
二、重过程,轻结果,鼓励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教学中,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众所周知,在实践中验证,是评价探究性思维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思维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受知识面有限、缺乏社会实践、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手头资料缺乏等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探究结果的正确性,一定会束缚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同时我们不能等学生具备了高深的学识、有了成熟的条件和充裕的时间才去进行探究思维的培养,那样会失去锻炼他们探究思维的最佳时机。其实学生经过探究性思维后得出的论点都有他的闪光点,即使是有明显错误的观点,我觉得也应该鼓励甚至肯定,因为他们毕竟走过了探究的历程。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首先要保护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因为这探究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
三、努力研究指导方法,引发学生探究激情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自己要有独创思维,只有努力去探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前面已经说到,目前所使用的小学教材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因为年代、画种、手工课材料的局限等,给学生能够思维的空间十分狭小,加上较为单一观点的讲述,给探究思维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美术欣赏的广阔天地,我尝试着打破了这种年代、画种、手工材料的限制,以主题为主线,采用了比较、对比的方法。
2、评论——在争辩中完善自己的探究性审美观点。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老师对作品的评价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根本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评论常常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为它只代表了个人的观点,是以教师的眼光来看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其实评论不只是教师可以做到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发言:“我认为……”“我觉得……”“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可见对于客观事物学生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好奇心与与生俱来的探究欲,他们特别喜欢参与焦点问题的讨论。这些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创造力,因为在探究欲的心理素质里面就包含有能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帕内斯也曾指出:“创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人们评价事物的能力……没有综合评价和改造自己想法的能力就不会有创造力。”在欣赏评论中,学生一方面可获取作品本身所发出的信息,并做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又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论,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接受到别人的与自己不同或相同的理解和感受,带着这些在争论中所产生的新的感受,又开始更深一步对作品及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