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传授,还要通过适当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构建正确积极的“三观”,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的渗透展开讨论,提出一些有效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学生在该阶段正处于青春期,身体与心理都在迅速发育成长,是学生“三观”形成并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保障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一、设立社会实践环节,加深学生理解
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现德育的渗透,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树立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单纯地依靠课本教学无法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践行所学知识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现实社会中的德育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德育,提高学生德育内容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自身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同时,参与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
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更加关心家中的长辈,或是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帮助他人的力量。在爱国思想的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战遗址、纪念馆以及革命圣地,并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影片,加强学生对我国先辈奋斗历史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道德观念[1]。
二、应用先进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伴随我国教育体制现代化的发展与改革,不同阶段的学科教学都与信息技术以及德育高度结合,这就促使初中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德育有机结合,以达到感染学生情绪、引发学生共鸣、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并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材料中的德育内容发掘整合,增强枯燥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让学生对视频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记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并让学生将方案展示给学生,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如何在遇到违法行为时,合理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并保护自己。同时,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中能够获取成就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的质量与效率[2]。
三、树立良好榜样,促使学生成长
教师就像学生学习道路中的一面镜子,因此,教师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行为逻辑形成造成影响。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德育时,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道德品质素养以及教学能力,肩负起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工作中,将学生的德育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除去课本上具有的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重视教育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不仅要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身的言行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日常与教师的相处中感受到优秀的思想道德素养。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德育的内容,并产生效仿心理,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德育的熏陶。此外,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全面的尊重,积极引导学生遵循自身的个性进行特色化的德育,培养学生独立看待问题的能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重视每日的问好环节,通过良好的礼节培养学生有礼貌、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或是在课堂教学的言谈中,加强自身言行的规范,促使学生养成谦逊有礼、谈吐文雅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3]。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接受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等方式,提高學生德育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川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82.
[2]刘焕让.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240.
[3]马镇东.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9(20):209-210.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学生在该阶段正处于青春期,身体与心理都在迅速发育成长,是学生“三观”形成并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保障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一、设立社会实践环节,加深学生理解
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现德育的渗透,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树立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单纯地依靠课本教学无法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践行所学知识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现实社会中的德育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德育,提高学生德育内容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自身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同时,参与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
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更加关心家中的长辈,或是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帮助他人的力量。在爱国思想的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战遗址、纪念馆以及革命圣地,并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影片,加强学生对我国先辈奋斗历史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道德观念[1]。
二、应用先进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伴随我国教育体制现代化的发展与改革,不同阶段的学科教学都与信息技术以及德育高度结合,这就促使初中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德育有机结合,以达到感染学生情绪、引发学生共鸣、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重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并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材料中的德育内容发掘整合,增强枯燥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让学生对视频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记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并让学生将方案展示给学生,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如何在遇到违法行为时,合理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并保护自己。同时,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中能够获取成就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的质量与效率[2]。
三、树立良好榜样,促使学生成长
教师就像学生学习道路中的一面镜子,因此,教师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行为逻辑形成造成影响。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德育时,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道德品质素养以及教学能力,肩负起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工作中,将学生的德育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除去课本上具有的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重视教育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不仅要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身的言行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日常与教师的相处中感受到优秀的思想道德素养。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德育的内容,并产生效仿心理,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德育的熏陶。此外,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全面的尊重,积极引导学生遵循自身的个性进行特色化的德育,培养学生独立看待问题的能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重视每日的问好环节,通过良好的礼节培养学生有礼貌、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或是在课堂教学的言谈中,加强自身言行的规范,促使学生养成谦逊有礼、谈吐文雅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3]。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接受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等方式,提高學生德育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川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82.
[2]刘焕让.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240.
[3]马镇东.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9(20):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