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演示实验来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老师一定要组织同学们定期参加实验演示教学活动,在设计实验环节中一定要用心,能够让同学们在养成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运用演示实验突破教学难点的能力。
【关键词】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 教学难点
根据当代教育思想和现行新课程理念,我们可以认为演示实验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把要研究的物理实验现象展现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并与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分析讨论有关实验现象,最终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得到实验现象的本质和規律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
一、设计新颖多变的演示实验
老师在开始物理教学前,要充分准备教案,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创新,尤其是教学演示实验。这样,才能保证同学们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很好的消化,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首先利用身边生活的资源,提问“有同学知道万有引力是谁发现的吗?那他又是如何发现的呢?”由这一问题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程。老师再通过让手上的粉笔自由落体,这样直观深入的演示实验,能够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万有引力对自己的影响。所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创新就是需要我们我们学校的老师们转动大脑,开动脑经,进而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老师可以根据我们高中学生的兴趣进行物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先让同学们猜测导线在磁场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几种情况,再让同学们通过具体的实验观察通电过程中导线的变化,以此来对比自己的猜测有哪些是错误的。如果猜测错误,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正确的实验现象。这既提高了同学们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又能够让同学们学会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再例如,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先在小车上固定好线圈,在袖子中藏好强磁铁,以隔空推动小车的方式,完成整个可以表现电磁感应的演示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会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目标。但演示实验毕竟是实验的一种,其本身的科学性也需要得到保证,所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也不能出现为了追求趣味而忽视实验科学性的行为。
三、设置悬疑,引入课程,突破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难点
情景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物理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在演示教学设计中尽可能的设计一定的情景引入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主动参与,对物理学习也会更加认真和专注,教学效果自然很好。《超重和失重》课程的导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比较简单有趣的实验。用一个纸条,在下方挂一个钩码,这时候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手指拿住纸条的两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钩码拽断纸条,学生的回答有用力向上,用力向下的,都是对的。那么既然纸条能够承受钩码重量,为何会断。教师将纸条换做弹簧测力计,然后再匀速,变速推动,让学生观察力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思考,提出要学的内容,超重与失重。学生首先在这个小实验的基础上想要了解这个背后道理,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教师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如坐飞机和电梯起降的时候是伴随着失重和超重现象的,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又如,讲解“变压器构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拆解变压器设备实验,总结匝数和电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变压器内部构造和关系理解的深度。
四、整合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学校准备的实验器材往往无法达到演示实验的预期目标,不能够适应新课改中相关概念的具体要求,整合教材资源势在必行。因此,在开始实验前,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对实验用具进行调整,或者是与学生一起制作需要的实验用具。例如,在教授“曲线运动条件”时,教材中标注的演示用具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学生无法直观地看到小球的运动状态,对演示实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教师将演示实验的装置改制成演示板,利用可以拆卸的卡片对向心力作用进行演示,不仅更加直观,还可以打破以往解释向心力来源困难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曲线运动受力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向心力,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动态影像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大,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演示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和细节部分,以投影的方式放到屏幕上,或者是利用PPT教学课件展示出来,以便实时监控实验过程,让实验细节变得可视化。如果某些实验过程较为复杂,或者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教师可以先做好演示实验,将实验过程拍摄下来,而后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从而在提高实验成功率,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更好地对实验的局部细节进行慢放和放大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演示实验的利用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讲解“平抛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并借由摄像机和手机等记录整个实验过程,而后在课堂上进行回放,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技能。因为以投影播放实验过程的教学方式会受到拍摄范围的限制,本身带有局限性,且拍摄角度不同等,其呈现的效果也具有一定差别,所以,在拍摄演示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视觉进行全面考虑,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灵活使用演示实验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高效解决该科目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还可以提升物理教学的总体效率。但就高中物理教学来看,演示实验并不适用于解决所有的物理教学难点,所以,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将探究、演示自主等实验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物理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冯楠,王林。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27-28.
[2]王添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2):93-95
【关键词】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 教学难点
根据当代教育思想和现行新课程理念,我们可以认为演示实验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把要研究的物理实验现象展现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并与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分析讨论有关实验现象,最终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得到实验现象的本质和規律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
一、设计新颖多变的演示实验
老师在开始物理教学前,要充分准备教案,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创新,尤其是教学演示实验。这样,才能保证同学们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很好的消化,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以首先利用身边生活的资源,提问“有同学知道万有引力是谁发现的吗?那他又是如何发现的呢?”由这一问题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程。老师再通过让手上的粉笔自由落体,这样直观深入的演示实验,能够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万有引力对自己的影响。所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创新就是需要我们我们学校的老师们转动大脑,开动脑经,进而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老师可以根据我们高中学生的兴趣进行物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先让同学们猜测导线在磁场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几种情况,再让同学们通过具体的实验观察通电过程中导线的变化,以此来对比自己的猜测有哪些是错误的。如果猜测错误,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正确的实验现象。这既提高了同学们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又能够让同学们学会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再例如,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先在小车上固定好线圈,在袖子中藏好强磁铁,以隔空推动小车的方式,完成整个可以表现电磁感应的演示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会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目标。但演示实验毕竟是实验的一种,其本身的科学性也需要得到保证,所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也不能出现为了追求趣味而忽视实验科学性的行为。
三、设置悬疑,引入课程,突破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难点
情景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物理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在演示教学设计中尽可能的设计一定的情景引入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主动参与,对物理学习也会更加认真和专注,教学效果自然很好。《超重和失重》课程的导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比较简单有趣的实验。用一个纸条,在下方挂一个钩码,这时候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手指拿住纸条的两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钩码拽断纸条,学生的回答有用力向上,用力向下的,都是对的。那么既然纸条能够承受钩码重量,为何会断。教师将纸条换做弹簧测力计,然后再匀速,变速推动,让学生观察力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思考,提出要学的内容,超重与失重。学生首先在这个小实验的基础上想要了解这个背后道理,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教师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如坐飞机和电梯起降的时候是伴随着失重和超重现象的,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又如,讲解“变压器构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拆解变压器设备实验,总结匝数和电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变压器内部构造和关系理解的深度。
四、整合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学校准备的实验器材往往无法达到演示实验的预期目标,不能够适应新课改中相关概念的具体要求,整合教材资源势在必行。因此,在开始实验前,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对实验用具进行调整,或者是与学生一起制作需要的实验用具。例如,在教授“曲线运动条件”时,教材中标注的演示用具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学生无法直观地看到小球的运动状态,对演示实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教师将演示实验的装置改制成演示板,利用可以拆卸的卡片对向心力作用进行演示,不仅更加直观,还可以打破以往解释向心力来源困难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曲线运动受力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向心力,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动态影像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大,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演示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和细节部分,以投影的方式放到屏幕上,或者是利用PPT教学课件展示出来,以便实时监控实验过程,让实验细节变得可视化。如果某些实验过程较为复杂,或者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教师可以先做好演示实验,将实验过程拍摄下来,而后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从而在提高实验成功率,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更好地对实验的局部细节进行慢放和放大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演示实验的利用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讲解“平抛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并借由摄像机和手机等记录整个实验过程,而后在课堂上进行回放,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技能。因为以投影播放实验过程的教学方式会受到拍摄范围的限制,本身带有局限性,且拍摄角度不同等,其呈现的效果也具有一定差别,所以,在拍摄演示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视觉进行全面考虑,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灵活使用演示实验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高效解决该科目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还可以提升物理教学的总体效率。但就高中物理教学来看,演示实验并不适用于解决所有的物理教学难点,所以,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将探究、演示自主等实验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物理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冯楠,王林。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27-28.
[2]王添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