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骂一顿病就好了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54101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骂鸭》的故事:
   有个人偷了邻居老人的鸭子,煮着吃了。到了晚上,感觉皮肤奇痒。早晨一看,浑身长满了鸭毛,触之则痛。他非常害怕,一天也没敢出门。
   夜里梦到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于是这个偷鸭人找到邻居老人,说有人偷了你的鸭子,你应该骂他一顿。老人笑着说:“一只鸭子,丢了就丢了,谁有闲工夫骂人。”偷鸭人着急,只得如实相告:“鸭子是我偷去吃了,现在浑身长满了鸭毛,疼痛难忍。您要不骂,我的病就不能好。”老人无奈,只得开口大骂这个偷鸭人。旁边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偷鸭人面红耳赤,羞愧难当。而他身上的鸭毛,在被骂了一顿之后,却真的都脱落了。
   这个故事,我读过几遍,每读一次,都忍俊不禁。你说这个偷鸭人,嘴咋那么馋呢?邻居老人的鸭子,你也好意思去偷?
   吃了偷来的鸭子,浑身便长出鸭毛,而且非常的痒痛。这也预示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尽管养鸭子的老人没有发现谁偷走了鸭子,但按照梦中人的说法,对于这种恶行,老天也要惩罚。
   为什么让失主骂一顿,鸭毛就会脱落?因为失主骂了,这事就公开了。偷鸭人的丑行,由此大白于天下。对他自己,是个严厉的打击;对待旁人,也是深刻的警告。让大家知道,只要偷了鸭子,身上就会长出鸭毛。从此以后,偷過的、没偷过的,都不敢偷了。
   可笑的是这位老人,自己丢了东西,却从来不发脾气。既不寻找,更不报案。当有人提供了线索之后,仍然不愿意去骂。表面看,他似乎很善良。但这样的善良,只能会使偷鸭子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肆无忌惮。
   每个时代,都有做坏事的人。或者偷鸭,或者偷鸡,或者贪污,或者受贿,或者以权谋私,或者坑蒙拐骗。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受到“天罚”,身上不会长出鸭毛,皮肤不会奇痒难忍。由于得到了不义之财,日子过得还很快活。
   每个时代,也都有养鸭老人这样的人。别人的鸭子丢了,他不管;公家的鸭子丢了,他不管;自己的鸭子丢了,他也不管。明明知道有人偷了鸭子,依然不去追究;明明知道有人以权谋私,依然视而不见;明明知道有人偏私作恶,依然置若罔闻;明明知道有人病入膏肓,依然漠然无视。直到有一天,那个人病倒了、害人了、落马了、判刑了,他才摇摇头:“我早就看这人不地道!”
   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教训证明,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别人揭露批评自己的劣迹和不足。你说他曾经偷过鸭子,他马上就跟你翻脸。轻者,恶语相向;重者,打击报复。个体如此,或者影响面还小些。但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不愿意听负面消息,不愿意正视负面消息、解决出现的问题,只是野蛮粗暴漠然地捂着盖着压着,结果可能导致小的萌芽状的负面问题发展膨胀成大问题,那时候再正视可能为时已晚。可惜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懂。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导那里,他认为你昨天说鸡丢了,今天说鸭丢了,传开来,不仅影响群众的情绪,而且影响本地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领导的前程。所以,他以阻击“负能量”为由,对负面消息严密封锁,对消息的发布者或严厉批评,或搁置不用,甚至打击报复。
   于是,很多人便明白了一个道理,栽花者得花,挑刺者得刺。要想多得花,不得刺,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即便真的看到谁偷了鸡、偷了鸭,也烂在肚子里不说。这样一来,那些尝到鸭子甜头的人,胆子就越来越大。开始是偷鸭,后来就偷牛。偷一头牛不解渴,又偷一群牛......其危害最后泛滥成灾,到时候谁也不敢说自己不被波及。
   试想,如果问题刚出来时有人骂了一顿,有人出面管了,问题解决于青萍之末了,结果或许大相径庭。
   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批评,很可能会成为鸭贼泛滥的时代。所以劝那些丢了鸭子的老人们,最好还是站出来,把偷鸭人骂一顿。
其他文献
“啃老”,虽是新名词,却并不陌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各地城市,30﹪的年轻人在“啃老”,65﹪的家庭存在“啃老”现象。相当一些“啃老族”,已从过去的“被动啃”,变成今天的“主动啃”;从吃喝穿戴父母的“軟啃”,有的已发展到骗取、强取父母财产的“硬啃”。   有人认为,“啃老”啃伤了父母。对此观点,我不完全赞成。须知,“啃老”最大的“受伤”者,恰恰是“啃老族”自己。表面看,“啃老”增加了父母的经济压力
期刊
不久前,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消息一公布,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近年来,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城市整洁了,街道干净了,但小商贩不见了,城市的烟火气、生活味也淡了。   当初路
期刊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于2020年6月9日18时03分在昆明离世,享年98岁。10年前,“反腐愚公”杨维骏的“公车上访”,虽无当年“公车上书”那样的陣场、那样的声势,却有比“公车上书”更感人的思想、情怀,有比“公车上书”更重要的启示、启发。   2010年12月17日,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88岁高龄的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给他的黑色奥迪A6轿车,领着两辆破旧的面包车,驶进了云南省政协的大院
期刊
松绑地摊经济,无疑是现下公共空间最热词之一。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其实,地摊经济越是炙手可热,松绑之愈需冷静理性。道理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摊“接地气”才会迸发人间“烟火气”;地摊有人间“烟火气”才会反助“接地气”。   无论如何定义地摊经济,抑或其业态如何嬗变演化,万变不离其宗,就其基因
期刊
污染治理,尽管今天已进入“出重拳、严管重罚”时期,却仍有人继续弄虚作假。这假做得就跟“真”的一样,甚至比“真治理”还卖力气。近日,重庆市侦破一起长江流域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特大污染环境案,犯罪嫌疑人涉嫌向长江一级支流非法倾倒三十余吨危险废物,造成三四公里污染带,引发社会关注。对此,《瞭望》新闻周刊刊发文章《污染治理岂能沦为污染转移》,提出了严厉批评。   文章梳理出三种污染转移手法。一是掩耳盗铃式转
期刊
写作品是件挺不易的事,阅读他人的作品甚至更难。阅读是与写者主观意志的对话,直接晾晒读者的涵养。   我读高中时,学校安排我们口诛笔伐,批判王愿坚的小说《粮食》。大家拿到蜡纸印出的作品,没怎么读,就义愤填膺了,“山上的日子一天难似一天”,仅凭此话,无疑是反动作品,在革命者面前有难事吗?真实的岁月艰难与想当然的浪漫革命相碰击着。既不明历史,又读不懂作品,凭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说法,便诠释了
期刊
挣脱疫情围困,后疫情时代即在眼前,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如何去面对可能与病毒长期共处的一个“新常态”?我想编一部“疫情社会反思辞典”,因为遭遇这世界大疫多少经验“果”、多少教训“叶”要适时撷取。先贤有言:“殷忧启圣。”对经磨历劫的我们而言,应作深入思考、反复揣摩,形成并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如若不然,一个不懂反思、不汲取教训的民族,又怎么避免“重蹈覆辙”?   还未等疫情之魔挥手远去,我已想到了第
期刊
“變脸高手”
期刊
说到“堵”与“疏”自然让人联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远古中国,黄河泛滥成灾。繇受命于尧,负责治水。用的就是“堵”的办法,治水9年均以失败告终,被尧处死。后来,繇的儿子禹受命于舜,继续负责治水。禹吸取其父的教训,采用“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方针,将河水围堵在事先疏通好了的河道里,让其顺着河道流入大海,奋战13年,终于治水成功。可以说禹就是正确处理“堵”与“疏”的辩证关系的典范。   正确处理“堵
期刊
是三十几年前了吧,冰心老人有篇文章叫《无士则如何》,发在《人民日报》上。我因为喜欢杂文,又奇怪冰心先生一向温和,且以诗和散文名世,怎么会突然写起杂文了呢?所以当时读得很认真,至今还留有深刻印象。这些天常常想起这篇文章,原因是,我总感觉现如今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士”们的地位有些说不清楚了。你说不重视吧,各级领导可是常挂在嘴边上的;你说重视吧,在一些地方真正的“士”们的意见和建议要表达出来又非常之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