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层面看语文教学虚主体性的产生原因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倪文锦教授是我国首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语文课标研制修订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记:倪老师,您好!最近拜读了您的《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下称《影响》)一文,其中您提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实践应高度重视泛人文化,虚主体性和去知识化、技能化三种倾向。读了之后,意犹未尽,这里还想请您再深入地谈谈虚主体性倾向这个问题。
  倪:好的。首先,我声明一下,从语文新课程实践层面发现并指出这三种倾向,并非是对语文新课程的抹黑或“妖魔化”,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完善语文新课程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旨在克服语文教学的“两极思维”,避免从一种倾向走到另一种倾向,使语文教学的步子走得更稳妥些。语文新课程从实施至今已经8年多了,我觉得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语文新课程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正常的学术争鸣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简单地、一味地拥护新课程或反对新课程划界,不仅对繁荣学术没有好处,而且对推进语文新课程的发展也没有实际帮助。
  所谓虚主体性,是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实质上这种主体性不但得不到真正的发挥,而且还受到严重挫伤。现在许多一线教师和学生在对待主体性这个问题上,陷入了一种误区:许多学生认为我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是发挥主体性;一些教师也认为,学生只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就是发挥主体性的表现,只要能够挑出文本的“毛病”就是富有批判精神,至于文本中的“毛病”有没有根据可以不管。这种习惯于“拍脑袋,想当然”的做法绝不是什么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而是对主体性和批判精神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我在评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时也发现,有些学校的语文拓展教育,教师不是引导学生从课文或其他课程资源出发,或在内容上作纵向的开掘,或在形式上作横向的迁移,努力地去理解作品,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鼓励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作大批判,还美其名曰 “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理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如学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就批判鲁智深破坏绿化;学了《武松打虎》,就批判武松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学了《背影》,就批判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令人费解的是,这些例子都被论文作者一本正经地作为正面的案例加以肯定。这正如王富仁先生早先批评的那样:“那种笼而统之的批判只是一种极低层次的批判。我们可以用保护自然动物的需要批判施耐庵的《武松打虎》,可以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可以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批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用道家的“出世”观念批判杜甫的《三吏》《三别》;可以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批判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可以用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批判卡夫卡的现代主义……但所有这些批判都是毫无意义的批判,它造成的是“思想懒汉”的作风,是自我心理的狭隘性和封闭性,是自我个性和基本批判能力的丧失。”(王富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
  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这种现象并非个别现象。从对一线教师所作的随机调研可以发现,对“什么是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回答,我们的教师大多是不到位的。这样看来,语文新课程虽然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但学生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发挥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我们的新课程并没有真正解决。
  记: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您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倪:从面上看,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这一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两方面:一是与我们课程文件研制在某些方面的疏漏或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二是与教师在理解和执行语文新课程文件时产生的偏差有关系。这里仅从前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在《影响》一文中曾指出:较之原有的语文课程,新课程有许多亮点,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发展,强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课程理念上,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强调探究式学习等等。但是,我们也看到语文新课程的有些提法对教师产生认识的偏差也不无影响。例如,新课程强调“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虽然其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论证、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指导,教学中为个性而个性,为创造而创造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失去了它原来应该有的意义,而异化为随意解读、任意解读。这一方面的问题,我在《影响》一文中已有提及。事实上,即使是“个性化阅读”,它也有一个怎样处理与“社会化阅读”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必须使师生明白,无论是个性化阅读还是创造性阅读,它们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们必须服从于或服务于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即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换句话说,离开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任何方法、手段都是不可取的。
  记:这个问题确实非常严重。有一学生,读《五柳先生传》,竟然读出了陶渊明是一个自私、鄙俗、可怜的不负责任的好吃懒做的酒鬼,并写成文章。而其老师认为此文“主题深刻”,学生“能进行这么深入的思考,实在难能可贵”。这种没有真正进入文本的阅读显然无法做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您能不能通俗地对我们的一线教师说说如何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主体性?
  倪:首先,我想要分清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几个主体,对这些主体进行正确定位。王富仁先生曾呼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的统一,这里的三个主体指的是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我过去在这基础上也补充过一个主体,即教材编者。因此,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有四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施教的主体,这两个主体是显性的;文本作者是创作的主体,教材编者是编辑的主体,这两个主体是隐性的。这四个主体,各自都有其主体性。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并不是说让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无限膨胀或任意膨胀,而是必须同时考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与其他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学习共同体,四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任意拔高或夸大某一主体的作用。就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关系而言,学生作为读者,他的主体性是有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又是有限度的,他必须接受文本作者的主体性为它设定的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离开文本的许可范围,而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王富仁语)。显而易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必须以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为前提,离开文本,或者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胡乱猜测绝不是学习主体性。
  其次,认识和判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几个参照点。
  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指的是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的全部活动,从课程文件的研制到语文教材的编制,从教学参考书的编撰到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感受、体验和理解文本,是其他人都无法完全代替的。因此,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否努力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是否努力体验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努力理解作为这种思想感情载体的文本语言的作用,是判断他们是否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标志。
  第三,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与其他三个主体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可以凌驾于其他三个主体之上的。从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关系看,学生是否把自己放在“倾听者”的位置上,而不是“批判者”的地位上,是鉴别他们是否具有学习主体性的一个分水岭。从与教师的关系看,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的目的,而教师的工作,正如乌申斯基曾指出的那样,“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陶行知先生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从与教材编者的关系看,编者编写教材,是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借以保证教学卓有成效地进行,编教材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学教材。因此,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它并不否认教师的指导帮助和教材对于加强学生认识的重要反作用。这是因为,没有教学的外部条件,学生通过自学还不能独立地实现向教学目标的转化。
  记:那么,对于语文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虚主体性倾向,它在新课程中还有没有其他表现呢?
  倪:从一线教师的反映来看,这一倾向也与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有关。
  无论什么学科,倡导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方法,尤其是原来我们比较忽视的方式、方法,这本无可厚非,也是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但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上升为课程理念,这就有问题了。现在许多一线教师普遍认为只有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因此语文学习言必称“自主”,言必称“合作”,言必称“探究”,并且简单化为:教师不讲,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做作业就是自主;学生前后左右一起学习就是合作;原有的学习内容被冠以探究或研究,就是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但事实上,新课程实施8年多了,真正成功的、名副其实的、富有启发意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案例、合作学习的案例、探究学习的案例又有多少呢?语文教学试图用三种学习方式包打天下的做法,不仅没有培养起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完成。
  记:也就是说,教学中实际用到的学习方式绝不只是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方式。
  倪:是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嘛!我在《影响》一文中曾指出,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是具体的,因此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也会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才是最好的。不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由此可见,任何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孤立的,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万能的、到处都可以适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没有的。我们反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机械套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新课程把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方法作为课程理念,它产生的直接负面影响是:一方面容易导致并实际上已经导致课堂教学因“教”的因素的缺失而使学生陷入盲动;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原本丰富多彩,充满鲜活、灵动和创造力的学习方式方法模式化、凝固化。而这恰恰是阻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因素。
  记:这样看来,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我们甚至把一些基本常识都丢掉了。谢谢倪老师接受我的采访。
其他文献
关键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优势;品牌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04-03  为了贯彻落实大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4年3月初,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深入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延庆、密云等各区县,围绕学校体育开展情况进行了
潮起——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自课改以来,各类赛课、表演课、观摩课层出不穷,做课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更加到位,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稔,对教材的处理更加新颖独特……面对这纷繁芜杂的语文课堂以及教师极佳的演讲口才,笔者曾一度佩服得五体投地,继而效之仿之,却总感觉貌合而神离,这让笔者开始探索怎样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用语……  [点评:开篇引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乱花渐欲迷人
校本研修是我们一线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主要渠道,教学研讨更是有效提高教师课堂引领能力最直接的一种研修方式。上课教师从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在研教材、备预案、说思路、展示课堂成效、教学反思中不断得以锤炼和成长。那么,作为台下的参与者、听课者又该如何通过研修活动有效提升自己?如何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突显“研修”价值,实现研修活动真正提质于日常教学?这需要参与者有心而来,有备参与。下面,笔者撷取自己前不久参加“
有这样一个故事挑水工有两个水桶,一个完好无损,另一个有一道裂缝。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拎着两个水桶去打水。有裂缝的水桶每次漏得只剩半桶水,但挑水工似乎对此并不介意。相反,他还在每天路过的地边撤些花籽。时间长了,这些花籽发芽、生长,开出的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漏水桶给他带来的“附加值”就是不仅可以一边挑水一边赏花,还能用鲜花装饰自己的家园,愉悦心情。这位挑水工无疑是聪明的,他很好地利用了水桶的“漏”,从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由于受重过程、轻结果这一理念的影响,新课程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还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淡化概念,注重实质”,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意会,不必强求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应该“轻其所轻,重其所重”,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学生一时难以深刻理解但又必须引入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对其作淡化(或者说浅化)的处理,但一些重要概念还是应以
近日拜读了张西海先生的  (如果让语文教师去放牛》这篇杂  文,感觉写得很辛辣、很深刻,耐  人寻味,现颉取几段品味一番:  如果让一位语文教师去放  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  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  意,不要乱说——举  手回答。”  “你们以前  “快速地嗅一嗅,告诉我它的  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  分几段,每段的作用是什么。”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  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145万宇的课外阅读总  目标。但知识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  有的书都读完,更何况书还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了  我们读书要有选择。从教材出发,使课内和课外有机  地结合起来,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  辐射开去,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一、基于教
某市举行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其间笔者听了三堂课,分别是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四年级《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五年级《找次品》。在对三堂课教师的精心预设和学生的精彩生成赞不绝口之余,我也观察到了三堂课的一个共同点,孩子们几乎都没有用上教科书。只有四年级的一堂课翻了一次书,是用来完成书上的练习,把书作为了一种练习本,而其他两堂课学生的数学书就静静地摆在桌上,一动未动,成了被教师和学生遗忘的角落。
摘 要: 团队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是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团队学习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规律,还要具体地规定评什么、不评什么。本文以团队学习理论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基本依据,构建团队学习学期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团队学习;评价指标;教
钟玲(以下简称“钟”):张老师,您好!我一直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的工作站冠以“浙派”这个称谓,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浙派”这样的提法。那您认为我们“浙派”有哪些共性的东西?我们又该如何保持特色又能兼容并蓄?  张化万(以下简称“张”):好,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析“浙派”教学流派的特色,必然要联系浙江文化的特色来谈。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浙派”特色:    1 继承的传统  我们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