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意义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ing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了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部分做出了探讨和剖析。分别从课程设计、阅读方法、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如何能有效、合理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57-01
  一、引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课内学习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突破思维模式和课本的束缚,丰富阅读信息,把阅读真正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教学中应注重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精读与略读相结合、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提高学生课外独立阅读的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综述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精讲多读,读出情感。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适应的意境,如散文、古诗、乐器、图画、电子课件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语文教学要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语言规则,以便于他们正确使用语言,去传送信息,表情达意。阅读则是教与学的重要手段,从教育理论方面看,阅读可以分为“理解—分析—运用”三个阶段。
  2.阅读方法[2]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习前的铺垫式阅读,即提供阅读背景等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中的推荐式阅读,即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穿插与学习内容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后的延伸式阅读,即课堂后又意味着新一轮阅读的开始,以课文为基点,扩展更深更远的阅读空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猜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阅读。阅读理解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3.解题方法[3]可简要的归纳为:主要内容归纳、概括思想主旨、理解关键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标点符号的作用、写作顺序、说明方法等。其中写作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举例、打比方、列数据、比较、诠释、图表等。平时的阅读活动中要做到集中注重力,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阅读的同时要用笔标出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要求时,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4.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又帮助他们把握好阅读的方向。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推荐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只有把这股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5.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设置悬念法——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设置悬念;扩展阅读法——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情境设置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采用情境设置法,通过请学生上讲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4],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阅读同一文章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善处个性,引导阅读。“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
  三、结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局限在课堂上的学习是狭隘的,以阅读为纽带,把方法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创造力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平,著.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M].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2]田本娜,著.我与小学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江伟英,著.释放语文学习的原动力[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降低孕妇甲状腺激素剂量的调整时间和规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胎儿的影响,达到降低胎儿危害的目的。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
我国的商业景观园林工程建设尽管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在很多城市仍然比较落后,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开发,因此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商业景观园林工程建设现状以及运用前景展
【摘要】教育精准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对于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工作中我们要认清教育现状,明确帮扶对象;也要健全教育机制,实施关爱教育;还要做好专项辅导,落实精准帮扶;更要完善救助体系,落实帮扶资金。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关键词】教育 精准扶贫 留守儿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3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
【摘要】国内课程专家对课程社会化的阐述可谓空白,相关课程社会化的表述在池春燕《学校课程社会化的实践研究》,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对课程社会化进行了相关的界定。本文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尝试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少数民族聚居地课程社会化概念进行界定。  【关键词】少数民族聚居地 课程社会化 概念界定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规划课题《苗族、布依族聚居地课程社会化的研究》(课题批
【摘要】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充分掌握细节描写读写迁移的技巧,不但能提高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还能提升自身的知识储量。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学生对细节的观察能力,以助于学生提高思维灵敏度。本文从语文课堂实践中出发,对初中语文细节描写读写迁移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提供新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细节描写 读写迁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
【摘 要】 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他们是时代发展的希望。当今,面对90后、00后学生的多元化思想,面对社会与国家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希望,辅导员专业意识的加强成为高校教育中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从其重要性和实现途径两面进行思考与梳理。  【关键词】 专业意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身份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中学必修学科,在初中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探究式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出发,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探究式教学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 具体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4-01 
【摘要】随着健康观念在人们心中不断的深入,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当前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护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中职专业护理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加大深入研究护理教育的步伐,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