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让人担忧,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呢?本文认为主要有四个策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大学生自我的心理调适。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应对之策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不仅要培养出身体健康的大学生,更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今大学生的视野愈加开阔、思维更加超前,他们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浪漫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陷入心理问题的困境。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困境,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或加速的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就有阻碍或延缓作用。实践同样证明,片面、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知方法和错误的思维观念,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紧张、迷茫等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今的大学生基本年龄集中在18到22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都刚走出高中校园,思想还很简单,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和稳固。因此,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初期,学校就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树立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 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共同成长的理念。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大院校应该在入学前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对心理存在问题和有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定期心理辅导。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同时开设一些有关心理教育的公共课、选修课、心理讲座、校园海报、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方式,向大学生普及和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同时,学校社团也可以定期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积极地对待心理问题,及时帮助自己或是身边的同学,并主动的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长期压抑的结果。所以,心理辅导老师或者辅导员或是大学生,都要注意观察和留意自己身边的学生和同学是否出现与以往不同的行为,当发现以后,要及时和心理咨询老师联系,及时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排解心里烦恼和忧虑,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各大院校都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对新生进行准也得心理测试,随之建立一份详细的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档案表。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再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划分。在大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结果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学生的心理档案中。根据每次记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做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本质,以上三种方法都是从外因方面来强调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的。但是,内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更要注重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一,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心境。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所以大学生应该是阳光灿烂的,欣欣向荣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大学生始终要铭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当遇到一些挫折和麻烦事儿时,大学生就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自己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心里默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或者大学生也可以自我夸奖自己,当问题出现以后,先不要忙着抱怨,先去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好了,就可以自己对自己说,我怎么能这么更干。这样大学生就比较容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火大的心境。
第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一定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这是学习才有了内容和意义。如果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提高薛利,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失败的。大学生要做到學思结合,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学思结合,大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选择合理的宣泄方式。在遇到困难时,有的人惆怅悲观,把痛苦和沮丧埋在心里;有的人则选择向他人倾诉。我比较认可后者。当我们如果心中苦闷,委屈,气愤、焦虑时,我们可以找一两个亲近的人,向他们说明事情的原委。亲近的人给了我们倾诉的机会,大学生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同学或朋友,把心里的话倾吐出来。这样,不健康的情绪就得到宣泄。宣泄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它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但是宣泄应当适度,不得过于强势也不要过于软弱。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因此其解决过程必然也将任重而道远。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之策需要我们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各界人士能够给予较高的关注。
第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刚好与此相反。生活做事没有规律,白天睡觉晚上熬夜,也不参加体育锻炼,既喝酒也吸烟,也不爱干净。这种生活状态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当有一天大学生突然觉悟了,他会觉得自己的大学生生活都是虚度了。从而产生一系列愧疚、难过、自卑的心理想法,而这些想法长时间堆积在一起,很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可见,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骆新华,张红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26-147.
作者简介:李楠(1987.06—)女。陕西渭南人。现任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辅导员。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应对之策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不仅要培养出身体健康的大学生,更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今大学生的视野愈加开阔、思维更加超前,他们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浪漫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陷入心理问题的困境。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困境,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或加速的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就有阻碍或延缓作用。实践同样证明,片面、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知方法和错误的思维观念,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紧张、迷茫等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今的大学生基本年龄集中在18到22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都刚走出高中校园,思想还很简单,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和稳固。因此,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初期,学校就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树立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 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共同成长的理念。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大院校应该在入学前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对心理存在问题和有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定期心理辅导。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同时开设一些有关心理教育的公共课、选修课、心理讲座、校园海报、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方式,向大学生普及和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同时,学校社团也可以定期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积极地对待心理问题,及时帮助自己或是身边的同学,并主动的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长期压抑的结果。所以,心理辅导老师或者辅导员或是大学生,都要注意观察和留意自己身边的学生和同学是否出现与以往不同的行为,当发现以后,要及时和心理咨询老师联系,及时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排解心里烦恼和忧虑,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各大院校都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对新生进行准也得心理测试,随之建立一份详细的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档案表。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再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划分。在大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结果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学生的心理档案中。根据每次记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做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本质,以上三种方法都是从外因方面来强调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的。但是,内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更要注重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一,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心境。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所以大学生应该是阳光灿烂的,欣欣向荣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大学生始终要铭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当遇到一些挫折和麻烦事儿时,大学生就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自己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心里默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或者大学生也可以自我夸奖自己,当问题出现以后,先不要忙着抱怨,先去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好了,就可以自己对自己说,我怎么能这么更干。这样大学生就比较容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火大的心境。
第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一定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这是学习才有了内容和意义。如果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提高薛利,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失败的。大学生要做到學思结合,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学思结合,大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选择合理的宣泄方式。在遇到困难时,有的人惆怅悲观,把痛苦和沮丧埋在心里;有的人则选择向他人倾诉。我比较认可后者。当我们如果心中苦闷,委屈,气愤、焦虑时,我们可以找一两个亲近的人,向他们说明事情的原委。亲近的人给了我们倾诉的机会,大学生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同学或朋友,把心里的话倾吐出来。这样,不健康的情绪就得到宣泄。宣泄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它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但是宣泄应当适度,不得过于强势也不要过于软弱。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因此其解决过程必然也将任重而道远。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之策需要我们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各界人士能够给予较高的关注。
第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刚好与此相反。生活做事没有规律,白天睡觉晚上熬夜,也不参加体育锻炼,既喝酒也吸烟,也不爱干净。这种生活状态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当有一天大学生突然觉悟了,他会觉得自己的大学生生活都是虚度了。从而产生一系列愧疚、难过、自卑的心理想法,而这些想法长时间堆积在一起,很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可见,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骆新华,张红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26-147.
作者简介:李楠(1987.06—)女。陕西渭南人。现任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辅导员。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