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创设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更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冲击都很大。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不再仅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下面结合日常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有效的物理课堂。
  1 挖掘教材内容是有效物理课堂建立的前提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改变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以及不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等情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根据学生的心里水平和物理知识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探究。
  1。1 物理实验教学应注重科学探究
  物理实验的结果往往揭示了某个物理规律,或者得到了某个物理概念。而这些概念或规律等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不能依赖于老师的讲授,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不仅是让学生明确完成某个任务应怎么做,而且使学生明确那些条件下才能这样做。
  例如在学习弹簧弹力所遵守的胡克定律F=kx时,让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用一个弹簧来做实验,另一组用另一不同硬度(劲度系数)的弹簧来做,然后动手处理数据,组内分析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并得出结论。可以按照表1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
  这样学生对胡克定律必然了然于胸,既掌握了物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操作、分析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1。2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应注重科学探究
  传授物理概念等理论性知识时,单纯的讲授不足以让学生真正认识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联系生活现象、提问、假定等活动,可以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假设等能力。
  例如,能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在讲述能的概念之前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与能量有关的现象,举出实际例子加强学生对能的感性认识。在介绍摩擦力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
  1。3 物理习题处理时应注重科学探究
  今天的物理教学不应再使学生痴迷于题海之中,而不去思考科学究竟是什么。在课堂上处理习题的时候,让学生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对于一些题目能不能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去求解,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越来越熟悉,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2 以学生为主体是有效物理课堂建立的重要途径
  2。1 注意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例子,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苹果为什么落向地球?一只蚂蚁怎样能推动一个很重的铁块?雨天开车速度为什么不能太大?过山车在高处为什么不掉下来?多数公路桥面为什么都是拱形的?火车驶进车站时声音为什么越来越尖锐?学生会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而激发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使他们积极地、自觉地去探求物理知识。爱因斯坦说过:“结论几乎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究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有效的物理课堂主要任务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在一次观摩课学习时,老师用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突破了以往在学习这节内容时老师简单的给出结论,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的模式。该老师环环相扣的伏笔式提问,学生分组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处理,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式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下课以后不知所学。
  2。2 注意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让学生交流可以给他们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因为对同一种物理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提出相同的猜想与假设,器材、方法也会不同。
  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物体质量关系”一节中,给学生准备的器材有双层轨道小车、木板、相同规格小车、钩码、夹子等,看哪一组学生可以更准确探究出结果。这样就调动了各组组员的积极性,学生有的采用双层轨道小车,利用相同小车不同拉力,比较加速度。有的采用木板,用夹子控制相同小车,比较加速度……,最后学生把实验过程进行交流,进行误差分析,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质疑、互相提出问题,这样就巩固了探究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教学形式多样化是有效物理课堂建立的关键
  上好一堂物理课,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现代化教学等教学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电动势》教学中,提出问题: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手机电池行不行?一片水果行不行?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一学生把细绳悬挂的小钢球先拉到鼻子附近,松手后当小钢球来回摆的时候会碰到鼻子吗?在参与游戏过程中体会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单摆》的教学中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小组:(1)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2)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3)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的关系。(4) 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角的关系。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电场》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场的产生过程,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总结曲线运动的特点,运用实物投影讲解例题、演示动态物理过程,如先在玻璃板薄薄撒上一些铁屑,将磁铁放在玻璃板下面,学生看到磁铁附近的铁屑形成轮廓状排列,接着轻轻敲击玻璃板,学生很快看到玻璃板上所有铁屑都形成有规律的排列,描画铁屑排列的形状,便得到了磁感线,这样概念的形成过程更清晰,学生更容易掌握。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枯燥无味的物理知识更贴近日常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探究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4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有效物理课堂建立的根本
  传统教学观念总是教师唱“独角戏”,一节课下来学生很难参与到其中,高中物理本身就是普通高中学生觉得难学的科目,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往往很容易造成学生害怕甚至讨厌物理课,很多教师也反映物理课难上,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避免走进以下误区:
  4。1 预设问题和结果,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其主要表现形式:学生在老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探究,整个过程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但如果一节课上学生没有一个错,那这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课题是摩擦力,老师通过一定的情景提问:“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一位学生回答:“跟摩擦力、正压力有关”,老师面色铁青未予理睬,稍后另一学生回答:“动摩擦因数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摩擦力、正压力等无关”,老师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老师给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结果,让学生得出统一的结论。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这种教学实质是“填鸭式教学”的翻版。这种教学的结果只允许符合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也没有机会“犯错误”。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如何预设、如何生成等都是需要理清的问题,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物理课堂教学才真正的焕发风采。
  4。2 教学内容贪多求全,不突出重难点
  一节物理课内容包罗万象,把握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听懂弄明白,那么这一堂课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无需面面俱到。如《功》一节,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功的计算、功的正负的理解。这节课可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及负功的理解,为后面功能关系的学习做好铺垫,至于做功的必要条件、功的量性、总功的计算方法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得出结论,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突出了重难点。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在平常的授课中不是这样做,而是西瓜芝麻一块抓,从重点到非重点,样样俱全,就连板书也“琳琅满目”。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什么都学了又觉得什么也没学,这种贪多求全,轻重点难点的做法实不可取。只有真正吃透了教材,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难点分明。由此,我们教师应从观念上转变,深人钻研教材,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懂得舍弃,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只有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遵从教育规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各个环节,让学生用最好的状态投身于课堂,才能真正建立有效的、高效的物理课堂。
其他文献
1 基本思想  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副线圈接定值电阻R,原线圈接有效值为U的正弦交流电源,则原线圈的电流有效值是多少?  [TP12GW68。TIF,BP#]  分析 设副线圈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2、I2,  由公式[JZ][SX(]U1[]U2[SX)]=[SX(]n1[]n2[SX)],[SX(]I1[]I2[SX)]=[SX(]n2[]n1[SX)],I2=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始终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和实验不仅能提供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 用何——在物理教学中应该运用哪些物理实验手段  在物理教学中主要运用实验手段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课外自主设计实验。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将提高学生
在我校《基于生命成长的优质高中“积极教育”校本研究》省级立项课题的引领下,教师如何更有效地教、学生如何更“积极”地学有了理论支撑,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有了极大提高。基于此,笔者利用业余时间,根据曲线运动原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一旦改变其速度方向的外力消失,则物体沿此时的速度方向做直线运动,制作了一个“曲线运动瞬时速度方向演示仪”。  在必修2课本中有关曲线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中物理教师要使学生在学到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学生从物理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汲取美学的营养.笔者认为,这样的物理教师一定很受学生爱戴.世上万物都是美的,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其实更美.“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千万种颜色”是物理的繁华之美,“力的平衡”是物理的和谐之美 .“静止状态”是物理的凝固之美,“物态变化”是物理流动之美;“光的直线传播”是物理直观之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的采集周围地形信息和所在环境的实时状况。(1)可运用于军事目标。本设备设计小巧携带方便,适用于军事侦查和单兵携带,如侦察兵深入敌后,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这时便可以采用此设备采集信息,在有网络的情况下便可以传回总部。(2)可用于民用设施。本设备不受地域限制,只要风速,不超过三十节,便可以发射火箭,成功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在有些地区盗墓非常严重,特别是到了夏秋季,玉米慢慢生长起来,
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
高一是立规成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出错,这就形成了错题。错题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现象,师生不必害怕,要正确对待。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思维就是在不平衡向平衡转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冲突。错题正提供了这种认知冲突,而且它产生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中,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解决了错题,学生的知识体系便得
近几年来,导学案已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流于形式的却不少见,许多教师把导学案设计成了固定的模式,使课堂变得机械、单一.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真正利用好导学案来提高课堂效率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准备导学三案——“课前案、课中案、课后案”.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际和组内集体备课的经验交流,谈谈如何备好三案,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1课前案的功能  课前案主要引导学生
物理教学不仅要灌输给学生物理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实际探究.没有问题提出的课堂是没有生机的,没有实践探究的课堂是无意义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真正用到生活中.本文从物理“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出发,对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建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动力的本质是问题.在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人才标准从过去只看成绩转变为强调个人能力,针对这一形式我国教育机构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成效作用较大,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根据对教师的态度决定对学科的态度的现象。特别是高中阶段教师应当积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而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大规模的教学改革活动在全国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