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解题
师:“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生:哀伤。师:“仲永”是什么意思?生:“仲永”是人名。仲永是一个人。师:仲永为什么让人哀伤?
二、识仲永
1.天才仲永
师:由第一段我们可以知道仲永哪些信息?我先做个示范。比如说课前有同学问仲永是哪儿的人。生:金溪人。师:怎么知道的?生:“金溪民方仲永”。师:对!但是咱们通常说“金溪人”,可是王安石怎么说的?生:金溪民。师:是啊。为什么咱们说“金溪人”,而王安石偏偏说“金溪民”呢?我们暂时先不解决这个问题。从第一段还知道什么呢?“世隶耕”,由这三个字我们能知道些什么?生:他们家是种地的农民。师:对。“世”是什么意思?生:世代。师:世代,就是世世代代。就是他的父母种田。他的祖父母种田。他的曾祖父母种田。
师:这一段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生:“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仲永不认识文具。师:“识”是什么意思?生:认识。师:对!“书具”就是笔、墨、纸、砚。这句话是说,仲永都已经五岁了,还不认识笔墨纸砚。写他连笔墨纸砚都不认识,是什么用意?生:仲永五岁,他没有上过学,天资聪慧。生:因为仲永五岁就会写诗了。
师:哪里写着呢?生:“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父亲借了邻居家的书具给他,他就会作出四句诗来。师:父亲为什么去借,不从家里拿?生:他们家没有。他们家连文具都没有,可见仲永没有上过学,他们家也没有读书人,更可以看出仲永天资聪慧。生:前面写的是“未尝识书具”,后面又写“忽啼求”。前面写的是他从不认识书具,但有一天他却哭着要了。师:你怎么知道他哭着要了呢?生:“忽啼求之”。师:你们小时候向家长要东西也哭吗?生:有时候哭。生:先说,不答应就掉眼泪,还不答应就哭……师:光掉眼泪不出声叫“泣”。“泣”还不管事,然后就“啼”。“啼”是出声地哭。由“啼”可以看出仲永求书具的过程,表现了他得到书具的迫切心情。要书具,有什么用呢?生:写诗。师:仲永没上过学就会写诗。我们把这种人叫什么?生:天才。
师:我们还知道哪些仲永的信息?生:只要让他写诗,他马上就能写出来,而且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师:“自是”的“自”是什么意思?生:从此。师:“指物作诗”,相当于命题作文。他能马上完成。你们看仲永这个孩子怎么样?生:才思敏捷。师:咱们上这么长时间学,写的文章仍然啥也不是呀。仲永上学了吗?生:一年也没上。师:不是一年没上,是一天也没上。可是,写的文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是——生:文采。师:“理”呢?生:道理。师:就是说,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可观”。就是有得一看,也值得一看。“观”,就是观赏、欣赏。文质兼美!还能知道什么?生:仲永是一个天才,但是他父亲不让他学。师:你有什么依据?生:“不使学”。师:“不使学”就是“不使之学”,也就是不让他学习,不让他上学。其他同学有补充没有?生:我觉得应该是因为“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他父亲认为有利可图,才不让他上学,他父亲想让仲永挣钱。师:请你再解释一下。生:就是父亲觉得有利可图再加上仲永天生聪慧,不需要再学习了。
师:父亲觉得“有利可图”的“利”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渐渐地请他父亲做客并且拿钱给他。师:“利”是“认为有利”,认为什么“有利”呢?“然”,这。指代的是“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他们当地的人,逐渐地把仲永的父亲当做客人一样对待。家里来客人了,咱们是不是要很敬重?因为仲永诗写得好,所以把他的父亲当做客人对待。而且,“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仲永的诗写得太漂亮了,邻里街坊都想要,于是有的人讨好他的父亲,还有的人就直接给他钱了。“币”是可以当做礼物的丝织品。“乞”,求,求取。“乞之”,“之”指的是仲永作的诗。这样他的父亲就认为,能够让儿子写诗来获取钱财,家里有一定的收入,这一切很好了,所以就没有让仲永学习。
师:还知道什么?生:仲永的诗给同乡的秀才观赏。师:仲永的第一首诗,也就是他的处女作,写得非常好。“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的秀才都传着看。你们知道“秀才”是什么人吗?生:读书人。师:秀才是读书人。“秀才”,就是秀异之材,有过人之处的人。这样的人被称为“秀才”。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最早是推荐。被推举出来的,就有秀才。后来施行科举考试以后,考中最低一级县试的叫秀才。总而言之,秀才就是读书人。
师:仲永的第一首诗,好在哪儿呢?你看“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什么意思?生:赡养父母。师:我们怎么评价赡养父母做得好的人?生:孝!师:什么叫“收族”呢?生:团结宗族。师:团结同宗族的人,说明他对同宗族的人是有感情的,他爱他同宗族的人。“仁者爱人”。“收族”是“仁”。你看,五岁的仲永作的诗,主旨是孝和仁。你们五岁的时候知道这些吗?生(摇头)。师:反正我不知道。那时候只知道,吃饱穿好。但是仲永五岁的时候就知道这些。这说明仲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天才。
师:你們还注意到什么?“并自为其名”的“名”指的是什么?生:方仲永自己的名字。生:诗的题目。师:关于“名”这个字,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仲永署上自己的名字,也有的人说是写上诗的题目。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足以说明仲永的天赋——他在五岁的时候就懂得作诗的规矩。再说那个“书具”,他们家有没有啊?生:没有。师:他们家没有,他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的“书具”呢?而且能“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即”的意思是——生:立刻,马上。
师:由“即”字可以知道,这首诗早就准备好了。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会写诗,而且懂得写诗的规矩。“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文章的意境很高阔。“传一乡秀才观之”,诗写得非常好。“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文思敏捷呀。“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好。好到哪种程度呢?“邑人奇之”,人们对他感到惊奇。因为感到很惊奇,就急于想看到他的诗,“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是不是还在表现他的诗才?这一段每一句都在表现仲永是一个奇才,是一个天才。 师: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王安石不说“金溪人”而说“金溪民”?提示一点:“人”和“民”的反义词一样吗?生:不一样。“人”的反义词是“兽”,“民”的反义词是“官”。
师:可见,“金溪民”三个字不仅交代了仲永是哪里人,而且还交代了他的家庭、他的家世、他的出身。交代这些又是什么用意呢?为什么这一段既写仲永是一个天才,又说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生:前面写他们家没有文化,他不可能有文化;后面写仲永很有文化,很有才能。他们家越没有文化,仲永越有才能,这个反差就越大。对比越强烈,就越能表现仲永的才干。
2.庸人仲永
师:这么有才能的仲永,后来又怎么样呢?生:变成平民百姓。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泯然众人矣”。师:“泯”的意思是——生:消失。师:“众人”呢?生:常人。师:他一下子就变成这样吗?生:经历了一个过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還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师:他十二三岁的时候,让他作诗,还能像以前那么好吗?生:不能。师:怎么知道的?生:“不能称前时之闻。”师:“称”是什么意思?生:相当。师:和“前时之闻”不相称了。就是说他的诗没那么好了。“又七年”,仲永已经二十岁左右,成年了。“还自扬州”,什么意思?生:再来扬州。师:是吗?“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什么意思?生:自从。师:“自”是“从”的意思。“还自扬州”就是“从扬州还”。生:从扬州回来。师:“复到舅家问焉”,在舅舅家见到仲永了吗?生:没有,“问焉”“泯然众人矣”。仲永和咱们这些普通人一样了。
三、伤仲永
师:为什么交代这么一个结果呢?少年仲永越是有才华,他成人后越是平庸,是不是反差就越大啊?生:嗯。
师: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天才仲永,有什么感觉?生:惊叹。师:现在呢,这么一个天才竟然沦为一个庸人,有什么感觉?生:伤心,惋惜。师:“伤”仲永了!我们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庸人而伤心。咱们是天才吗?生:不是。师:咱们这样的庸人,如果也不上学,咱们还有资格、有条件做一个庸人吗?生:没有。师:所以咱们得吸取仲永的教训,要学习,要好好学习。这就是《伤仲永》的写作目的。
四、悟写法
师:因为王安石希望我们吸取仲永的教训,所以必须让读者和作者一起“伤”仲永。怎样才能让读者“伤”仲永呢?于是,他表现仲永是一个天才。因为天才和庸人反差越大,越能让读者“伤”仲永。怎样才能表现仲永是一个天才呢?写他没有受过教育却会写诗,而且诗写得非常好。他的诗写得越好,他就越是一个天才。他越是没有受过教育,就越是一个天才,所以交代“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文章内容大起大落,让读者经受这种起伏和折腾:惊奇——惋惜——领悟。可见,王安石动笔之前有明确的写作目的,想好了怎样实现写作目的。就是说,王安石在动笔之前,想好了写什么,怎样写。一切都计划好了。这就启示我们:想好了再
动笔。
五、习写法
师:今天的作业是:回家以后,向家长介绍今天上课的新老师。你得想想,家长想知道什么。家长想知道的,就是你要介绍的。
师:我想大家都有向父母介绍我这个新老师的内容了。但是你还得想想,你怎么介绍——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因为“想好了再动笔”。下课。
(执教:田贺书;整理:陈光)
责任编辑:肖佳晓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