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扎实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除了进行必要的指导外。要开展好阅读活动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评价;重视学生的读书过程,进行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多元评价。
[关键词]课外阅读活动 评价 分层 及时 多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11-01
现在,课外阅读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专家、语文教师重视和认可,《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就此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拉回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能够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改变学生的语文生活,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督促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评价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视野都不很宽阔,阅读量非常小,许多学生课外很少看或根本不看书,只会因迫于教师的压力而读书。关于课外阅读的评价、反馈,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写读后感、摘抄、写书评等。这样的方式固然好,但是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是有很多问题的。例如,“读后感”是需要学生深入阅读之后有所感悟才能写出来看,但是实际上许多学生只会从文中抄一些好的文段或者用自己的文字复述书中的故事,甚至从网上“百度”一段一抄了事;“摘抄”这一项作业,即使不阅读也能完成,许多学生只是交作业前应付差事;而“写书评”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评价。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很差,很不喜欢看书,那么,作为教师而言,最艰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对于此类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初中生学习生活,能给人以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生活气息较浓、故事线索简单明了的作品,如《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等,还可以选择部分简写本,以降低阅读量和阅读难度。
2.重视学生的读书过程,进行及时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读书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才会有质的飞跃。而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更应多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先要提供过程性的指导,比如提供写作背景、作家常识等;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或作品中的主要观点,精读的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品作品的典型意义、艺术价值、语言特点等;要指导学生养成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过程性的指导要和形成性评价协调进行,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搜集整理阅读过程中的成果,重过程,轻结果。除了学生整理阅读成果,教师也要和学生进行一些口头谈话、中期测评、检查学生的图书是否有自己的批注等,并联系学生家长共同进行此项工作,以督促学生较好地进行阅读。
这些内容都要有真实的记录,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抓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和评价应是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二者达到很好的配合,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达到螺旋性的上升和提高。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多元评价
3.1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这项活动不仅让好的图书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而且也是教师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看书,是否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途径。在指导阶段可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书中随时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做到“把书读厚”,在“图书漂流”的过程中,也可在本人允许的情况下,请其他同学也写下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在书中就完成了一个“书面”的交流,教师也可在此过程中检查学生们是否真正地认真读了,是否把书读懂了,读透了。
3.2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
建立学生阅读记录袋,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篇目、阅读的过程、阅读的收获进行记录,教师定期组织学生检查评比,从而完成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综合评价,并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一方面以评促读、以评检读;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完整系列的名著阅读成长记录袋,描述学生、评价学生、展示学生,让学生把名著阅读留住。
3.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在读书活动中,在活动中评价应该是一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笔者曾在班内组织“读书答辩”,选择几位读书较多的同学做评审团,其他同学依次上台介绍自己上一阶段所读的书,并接受评审团提出的问题,这一形式能促进学生把阅读落到实处,而且喜闻乐见,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类似的活动有很多,它可以让阅读评价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这样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交流学生阅读的心得体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
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这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人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成就与快乐的阅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自己广泛阅读,需要教师用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需要教师借助名著的力量,精心设计读书活动,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差异,及时反馈、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阅读活动的评价和指导同样重要,要充分考虑学生读书兴趣、读书水平等方面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活动的真实有效开展。
[关键词]课外阅读活动 评价 分层 及时 多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11-01
现在,课外阅读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专家、语文教师重视和认可,《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就此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拉回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能够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改变学生的语文生活,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督促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评价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视野都不很宽阔,阅读量非常小,许多学生课外很少看或根本不看书,只会因迫于教师的压力而读书。关于课外阅读的评价、反馈,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写读后感、摘抄、写书评等。这样的方式固然好,但是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是有很多问题的。例如,“读后感”是需要学生深入阅读之后有所感悟才能写出来看,但是实际上许多学生只会从文中抄一些好的文段或者用自己的文字复述书中的故事,甚至从网上“百度”一段一抄了事;“摘抄”这一项作业,即使不阅读也能完成,许多学生只是交作业前应付差事;而“写书评”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评价。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很差,很不喜欢看书,那么,作为教师而言,最艰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对于此类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初中生学习生活,能给人以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生活气息较浓、故事线索简单明了的作品,如《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等,还可以选择部分简写本,以降低阅读量和阅读难度。
2.重视学生的读书过程,进行及时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读书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才会有质的飞跃。而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更应多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先要提供过程性的指导,比如提供写作背景、作家常识等;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或作品中的主要观点,精读的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品作品的典型意义、艺术价值、语言特点等;要指导学生养成作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过程性的指导要和形成性评价协调进行,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搜集整理阅读过程中的成果,重过程,轻结果。除了学生整理阅读成果,教师也要和学生进行一些口头谈话、中期测评、检查学生的图书是否有自己的批注等,并联系学生家长共同进行此项工作,以督促学生较好地进行阅读。
这些内容都要有真实的记录,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抓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和评价应是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二者达到很好的配合,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达到螺旋性的上升和提高。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多元评价
3.1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这项活动不仅让好的图书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而且也是教师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看书,是否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的途径。在指导阶段可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书中随时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做到“把书读厚”,在“图书漂流”的过程中,也可在本人允许的情况下,请其他同学也写下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在书中就完成了一个“书面”的交流,教师也可在此过程中检查学生们是否真正地认真读了,是否把书读懂了,读透了。
3.2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
建立学生阅读记录袋,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篇目、阅读的过程、阅读的收获进行记录,教师定期组织学生检查评比,从而完成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综合评价,并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一方面以评促读、以评检读;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完整系列的名著阅读成长记录袋,描述学生、评价学生、展示学生,让学生把名著阅读留住。
3.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在读书活动中,在活动中评价应该是一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笔者曾在班内组织“读书答辩”,选择几位读书较多的同学做评审团,其他同学依次上台介绍自己上一阶段所读的书,并接受评审团提出的问题,这一形式能促进学生把阅读落到实处,而且喜闻乐见,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类似的活动有很多,它可以让阅读评价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这样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交流学生阅读的心得体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
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这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人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成就与快乐的阅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自己广泛阅读,需要教师用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需要教师借助名著的力量,精心设计读书活动,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差异,及时反馈、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阅读活动的评价和指导同样重要,要充分考虑学生读书兴趣、读书水平等方面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活动的真实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