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她具有激发动机和引起兴趣、减少失误和提高效益、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创造氛围和组织管理、进行美育和净化心灵的强大功能。教师要在教学的舞台上演出培养人才的成功之剧,就必须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比如举例、强调、提问以及情感和心理调节等等,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员积极思考,理解精神实质,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活化、现实化,才是政治课教学的真谛。
1 说理式启发。教员通常希望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就需要进行说理式启发,以理服人,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讲清来龙去脉,使学员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在明白事理的同时,受到启发,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说理,目的就是传输道理,要让别人接受你的道理,必须在“说”字上用技巧,在“启”字上下功夫,要结合讲授的内容、讲授的对象、讲授的时间、讲授的地点,巧妙地安排设计“启”的方法和技巧。一是前车之鉴法。即在宣传教育时,不直接涉及主题,而是列举以前发生的类似的有影响的事件,使对方借鉴,悟出真理,从而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二是身临其境法。也就是设置一种特殊的教学场景氛围,让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去感悟,使身心受到感染。比如加入录像、开展参与性教学活动、讲故事谈体会等形式,就能很好地把大家的思维引入教学场景;三是入情入理法。即讲述者要用真情、讲真理,理通情才能达,那些虚假的、抽象难懂的、枯燥乏味的东西难以引起人们的情趣。只有那些美好的、真实的、生动的事物,或是他们特别关心的事物才能调动人们的兴趣。如果不是运用启发的方式,而是强令学生接受,空讲“大道理”,也许学生可以应付考试检查,但不利于其掌握和运用知识,甚至阻碍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学双向交流,影响教学效果。
2 设疑式启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长久地关注于同一事物,会引起感觉迟钝,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也许就是平铺直叙的课易使人疲乏或者注意力分散的原因。设疑可以有效地转移官兵的注意力,使其专注过久趋于疲乏的神经得到缓解,以另一种方式进入“紧张状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激发人们去思考、分析,通过纵横联想、比较对照、综合概括,从而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我们经常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无疑是启发式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我们平时讲这句话往往是针对教学对象的,而实际上,这句话更适用于教员。一个成功的教员应该是善于设置疑难问题的教员,哪怕是他提出的问题他自己暂时都无法解决。这也就是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在从“有疑”到“解疑,又到设疑”的循环中不仅解决问题,更是把“设疑”作为整堂课最终的教学目的,做到了“设疑”也就达到了“启智”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从疑开始,以问为起点,引导好学员的“设疑——解疑——又设疑”过程,通过设问、反问、提问等“问”的方式,结合学员已有的知识体验,巧妙激疑,然后又自然的解惑,一环扣一环,环环引导学员自主思考,最后在解疑过程中锻炼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
3 激励式启发。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让人觉得自己重要是人性的普遍特征,也是一种普遍的需求。那么在政治课中我们怎样来满足这种需求呢?
一是讲明学习的目的意义,激发学习动机。开篇就开宗明义提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帮助教学对象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本课,学习什么内容,以及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这样就让学生清楚地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社会意义,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关注教育对象生命价值开发,激发求知欲望。就是要以教学对象的生命为基点,利用人的生命特性和生命发展的规律,根据人的生命成长的需要,为了教学对象生命的健康成长展开,实施全面的教育。让每个生命实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生命特性去发挥其生命价值,用生命实体去创造价值,激发其生命的潜能,提高学习欲望。三是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课堂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用科学的理论说服人,革命的理论教育人。政治课必须充分挖掘教育内容所蕴涵的哲理,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问题,运用真理的力量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以孕育一种格调高雅思想深邃催人向上的教学环境,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通过激励式启发,教育学员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努力学习刻苦磨练的崇高目的和远大理想,促使其站得高、看得远、树雄心、立壮志,摆脱个人主义的束缚,产生顽强的斗志,从而调动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类比联想启发。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与知识之间,通过已知类比未知,唤起学生联想,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这是启发式教学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课堂教学中运用类比联想启发,要求我们要善于利用人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引导他们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运用类比联想启发,还要求我们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探求新知识和未知领域的东西时,还要注意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运用典型事例唤起学员联想去解决疑难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效果。总之,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调动学员积极性主动性的最有效方法。它通过教员在授课中,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启发诱导教学对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愤”和“启”的目的,增强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启发式教学,如同应试中的破题,又像穿墙而入的破壁,全靠我们的实践来点化,是每一个想要获得教学成功的基层教员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1 说理式启发。教员通常希望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就需要进行说理式启发,以理服人,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讲清来龙去脉,使学员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在明白事理的同时,受到启发,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说理,目的就是传输道理,要让别人接受你的道理,必须在“说”字上用技巧,在“启”字上下功夫,要结合讲授的内容、讲授的对象、讲授的时间、讲授的地点,巧妙地安排设计“启”的方法和技巧。一是前车之鉴法。即在宣传教育时,不直接涉及主题,而是列举以前发生的类似的有影响的事件,使对方借鉴,悟出真理,从而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二是身临其境法。也就是设置一种特殊的教学场景氛围,让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去感悟,使身心受到感染。比如加入录像、开展参与性教学活动、讲故事谈体会等形式,就能很好地把大家的思维引入教学场景;三是入情入理法。即讲述者要用真情、讲真理,理通情才能达,那些虚假的、抽象难懂的、枯燥乏味的东西难以引起人们的情趣。只有那些美好的、真实的、生动的事物,或是他们特别关心的事物才能调动人们的兴趣。如果不是运用启发的方式,而是强令学生接受,空讲“大道理”,也许学生可以应付考试检查,但不利于其掌握和运用知识,甚至阻碍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学双向交流,影响教学效果。
2 设疑式启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长久地关注于同一事物,会引起感觉迟钝,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也许就是平铺直叙的课易使人疲乏或者注意力分散的原因。设疑可以有效地转移官兵的注意力,使其专注过久趋于疲乏的神经得到缓解,以另一种方式进入“紧张状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激发人们去思考、分析,通过纵横联想、比较对照、综合概括,从而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我们经常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无疑是启发式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我们平时讲这句话往往是针对教学对象的,而实际上,这句话更适用于教员。一个成功的教员应该是善于设置疑难问题的教员,哪怕是他提出的问题他自己暂时都无法解决。这也就是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在从“有疑”到“解疑,又到设疑”的循环中不仅解决问题,更是把“设疑”作为整堂课最终的教学目的,做到了“设疑”也就达到了“启智”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从疑开始,以问为起点,引导好学员的“设疑——解疑——又设疑”过程,通过设问、反问、提问等“问”的方式,结合学员已有的知识体验,巧妙激疑,然后又自然的解惑,一环扣一环,环环引导学员自主思考,最后在解疑过程中锻炼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
3 激励式启发。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让人觉得自己重要是人性的普遍特征,也是一种普遍的需求。那么在政治课中我们怎样来满足这种需求呢?
一是讲明学习的目的意义,激发学习动机。开篇就开宗明义提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帮助教学对象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本课,学习什么内容,以及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这样就让学生清楚地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社会意义,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关注教育对象生命价值开发,激发求知欲望。就是要以教学对象的生命为基点,利用人的生命特性和生命发展的规律,根据人的生命成长的需要,为了教学对象生命的健康成长展开,实施全面的教育。让每个生命实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生命特性去发挥其生命价值,用生命实体去创造价值,激发其生命的潜能,提高学习欲望。三是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课堂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用科学的理论说服人,革命的理论教育人。政治课必须充分挖掘教育内容所蕴涵的哲理,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问题,运用真理的力量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以孕育一种格调高雅思想深邃催人向上的教学环境,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通过激励式启发,教育学员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努力学习刻苦磨练的崇高目的和远大理想,促使其站得高、看得远、树雄心、立壮志,摆脱个人主义的束缚,产生顽强的斗志,从而调动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类比联想启发。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与知识之间,通过已知类比未知,唤起学生联想,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这是启发式教学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课堂教学中运用类比联想启发,要求我们要善于利用人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引导他们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运用类比联想启发,还要求我们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探求新知识和未知领域的东西时,还要注意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运用典型事例唤起学员联想去解决疑难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效果。总之,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调动学员积极性主动性的最有效方法。它通过教员在授课中,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启发诱导教学对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愤”和“启”的目的,增强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启发式教学,如同应试中的破题,又像穿墙而入的破壁,全靠我们的实践来点化,是每一个想要获得教学成功的基层教员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