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下等生”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910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实践中,许多同行内心都对中下等生发怵。借鉴一些名校、名师的有益做法,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笔者想谈一些有关中下等生的粗浅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教育工作者应当坦然、自信面对中下等生,把培养中下等生看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对待
  由于中下等生是与学习成绩暂时处于上等水平的学生比较而言,因此,中下等生的存在是客观的,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还存在。中下等生是学生中的大多数,涉及千家万户,培养中下等生的工作,是大家普遍关心的工作,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中下等生身上反映出的种种问题,也是教育发展实践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教育工作者只有沉着应对,冷静思考,迎难而上,才能更好破解实践中出现的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深化我们的主观认识,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新时期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2提高中下等生的学习成绩,应在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严肃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中下等生中,多数人对学习缺乏兴趣,且有畏难心理,加上一部分人纪律观念较差,轻则上课说话,做小动作,重则起哄、捣乱、搞恶作剧,教师如不采取有效对策,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势必分散多数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影响教师上课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大打折扣。为此,在培养中下等生的问题上,必须重视加强课堂纪律管理,通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批评教育,增强中下等生的课堂纪律观念,严肃课堂纪律。倘不如此,纵使再优质的教育资源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中下等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既有利于巩固课堂纪律管理的成果,也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眼下,一些人热衷于谈论“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并不适合中下等生的学习实际。中下等生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何谈课前预习?他们课前对所学知识缺乏比较深入的思考,所谓的“课堂互动”只不过是师生的机械问答。至于课后作业,要么成了他们的负担,过多占用原本就不充裕的课余时间甚至是正常的睡眠时间,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下次上课的学习效率;要么被一部分人弃之一旁,不理不睬,任凭教师家长埋怨指责。纵观许多名校、名师成长之路、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提高中下等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努力抓住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细节,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变“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为“学生课堂预习,学生课堂练习,学生课堂质疑,教师课堂引导”。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贯彻了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
  3高度重视对中下等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调节
  目前,中下等生学习中,有两类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过分依赖教师讲解而不愿自学;二是贪多求全,急于求成。过分依赖教师讲解,导致他们错误认为教师的教可以代替学生的学,课堂上只是“带着耳朵听课”,加之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不浓,因而常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专注学习。因此,许多名校名师都十分重视对中下等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感悟技巧,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学习上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则常使中下等生陷于作茧自缚的境地,结果是啥也想学啥也学不好,欲速不达。对此,教师应耐心细致,帮助他们理清学习思路,择其精要内容,引导他们小步慢跑,务实进取,以扎实的教风推动学生形成扎实的学风。
  对中下等生进行心理调节,也十分重要。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学生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中下等生的精神压力尤为沉重。有的学生上课时愁眉苦脸、情绪低落;有的学生以起哄、捣乱为乐;有的学生则因教师的一句不当批评话语而对教师产生怨恨情绪,甚至走上与教师对抗的道路。对此,教师要注重用交流疏导、民主讨论、说服教育等方法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调节,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内发生的问题就在什么范围内解决,不管处理、解决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努力营造一种心齐气顺的教学氛围,促使他们学习稳步提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让我们在建设和谐文化的旗帜下,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中下等生,倾情培养中下等生,完成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其他文献
“听力”是一种迅速正确的辨音解意、理解语意并对听到的信息做出评价反应的能力。据美国语言学家Rankin统计,美国人日常生活语言概况是45%用于听,30%用于说,16%用于读,9%用于写。听力位于英语学习的四种技能之首。《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课改背景下,许多地区的英语中考设置了听力测试题。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实现学
期刊
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研究中,元认知成为一个比较集中的热点。元认知,简单地说,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它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程度的创造性。目前,有关这个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本文从数学教学这个角度出发来阐述数学元认知知识以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来培养数学元认知能力。  1数学元认知  所谓数学元认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或他
期刊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学校和社会已经受到重视,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褒贬不一。  1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快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自主学习的基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与其他学科全然
期刊
1从教师方面来看,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1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承认学生“人”的价值,是平等师生关系建立的理念基础,更是教育的根本精神所在。  1.2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地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
期刊
在初中数学这几年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无从谈起。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多,以至不少同学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针对这一现状,在数学课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策略一:转变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
期刊
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追求和实现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是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又是特殊的一种关系,师生间表现出心理距离的亲疏、是否默契和相容,情感性成分较浓。  1.1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师生作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不可选择的。正常
期刊
【摘 要】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之一,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既要学会克制,有耐心,又要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达到这种教育艺术,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思维反应力和辨别判断能力,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增强自身的教学监控能力,追求更高的教育艺术。
期刊
【摘 要】 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但是它的引入也使教学出现了很多的变化,作者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的了解发现,总结出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出现的利弊情况,并针对利弊分析提出相对的解决方法,希望这些自己的观点能让同行得到一定的启示,也为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相应的效果让同行借鉴,为同行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教学 利弊分析    随着现代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作文教学生活化为切入点,试图通过作文教学生活化来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表述生活,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情境用文字书写出来,让学生把写作能力建立在生活的情境之中。本文以当代诸位教育学家的名言理论做为立题依据,并通过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分析,探讨了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种具体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教学的几点原则。本文旨在研究探索,笔者认为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就是好方法,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好方法。
期刊
阿基米德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于学校而言,特色化建设就是这个推动学校发展的支点。没有特色的教育就像千篇一律的文章,像千人一面的群体,是没有美和卓越可言的。只有特色化的学校,才能培养有特色、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只有特色化的学校,才能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地得到发展,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不断提升其存在与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学校实现特色化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