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之一,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既要学会克制,有耐心,又要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达到这种教育艺术,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思维反应力和辨别判断能力,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增强自身的教学监控能力,追求更高的教育艺术。
【关键词】 教育机智 教育情境 教学监控
1问题的提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1]活在新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课堂上一旦思维被打开就什么都敢说,教师听到的不再是“异口同声”,而是“异口异声”,甚至听到让你禁不住激灵一抖的东西,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教育机智,不能机智的应对眼前的每一个“突如其来”,就很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整个课堂不仅会乱了秩序,破了平衡,甚至会让教师尴尬不已,下不了台,不知如何应对才好。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机智。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在教育情境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教育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是教师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之一。那么,作为重要教学技能的教育机智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呢?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机制?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2教育机智的表现形式
教师的教育机智集中表现于能在任何情况下,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并且善于根据教育方针,有效地教育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具体表现在:
2.1延时评价。教育机智首先表现为延时评价,也即克制,有耐心。它要求在学生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之后,不急于进行评价,作出是非对错的结论,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言语,激发学生动脑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有个性的见解,然后教师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作出分析和指导。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些“高论”,往往超出教师的意料,让教师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不能作出即时的评价;学生的一些“怪论”,常引来教师迫不及待的否定,这种教学中的尴尬,常常会扑灭学生创造性的火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遇到学生的“高论”和“怪论”时,恰当应用延时评价,就会避免尴尬,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高水平的教育机智。
2.2教育机制还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教育机智并不总是表现在激烈的,突发的教育情境之中,也表现在对学生影响的潜移默化之中。教育机智运用和发挥的前提是对学生全面的关注和倾听。作为一种实践语言,它更是教师在一切教育情境中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爱的智慧行动。它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无一不渗透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一个爱学生的老师,在关键时刻不仅可以机智灵活地应对,而且应对的从容自然。一个在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教育机智的老师必定是人格高尚,心地善良,爱生如子。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经在自己著作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2]爱心去影响学生,用细腻的方式去感化学生,懂得爱心的魅力,教育机智是能够打动心灵,感化情怀的。
2.3教育机智还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尊重自己的学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究竟应该如何尊重呢?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教学比喻说,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比如说,一条街)才能来到老师身边(学校)。许多教师简单地期望学生能自己走到老师的身边,他们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讲,并且认为学生理不理解是学生的事,如果没理解,那就是笨!老师没想到,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跨过障碍才能来到老师的身边。
一位机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必须知道“学生此刻在哪儿”,“学生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身边,帮助学生认识要跨过的地方,为孩子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这样的帮助,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感;这样的帮助更是一种教育机智。
3如何培养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尽管不是计划性的,但却是可以准备的,是以教育学理念,教育信念为基础的。具备教育智慧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捕捉到教育机智的。
3.1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科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新特征,知识老化速度加快,如果教师不学习,不研究,满足于陈规旧套,照本宣科,就势必造成自己思想僵化,才智枯竭。这样又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教育教学情境?又如何在这种情境中迅速判明情况,采取果断措施,打破教学中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扎实,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要扎实,这是教师教育机智得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做到一博带专,为专而博,表面看来与本专业没有直接联系的一些领域,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以便充实讲授内容,把课讲活。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教育机智的培养提供广阔的智能背景和有力的翅膀。
3.2提高思维反应能力和辨别判断能力。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全面系统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教师需要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及时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必须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它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特定情境中对问题迅速,快捷地分析与处理,并以快速检索比较可能的行为方式,将内在的结论以恰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思维的品质是以对课堂辨别判断所得的材料为核心,是课堂辨别判断力的基础。
3.3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在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这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其中,反思是最关键的一环。没有反思的一种行为事件,就等于没有经过消化的食物,充其量只能填饱肚子,而毫无营养可言。所以,事实要变成经验,则必须通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从中提取事实的精华,再根据自己内在的素养,或多或少地组合成一种能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指导的内属于教师自己的准则,形成教师对待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灵活处理特定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信念。教师只有对自身实践进行追思反省,“回诊”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新理念和新策略来重组心智模式,才能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
3.4增强教学监控能力。林崇德等人认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把整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监控能力,才能达到遇事不慌,泰然处之,游刃有余的境界。
4小结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机智是这种艺术的体现,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思维反应力和辨别判断能力,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增强自身的教学监控能力,追求更高的教育艺术,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李子卓译.人是教育的对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
27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1999:36
3林崇德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途径.中国教育学刊,1996(6)
【关键词】 教育机智 教育情境 教学监控
1问题的提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1]活在新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课堂上一旦思维被打开就什么都敢说,教师听到的不再是“异口同声”,而是“异口异声”,甚至听到让你禁不住激灵一抖的东西,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教育机智,不能机智的应对眼前的每一个“突如其来”,就很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整个课堂不仅会乱了秩序,破了平衡,甚至会让教师尴尬不已,下不了台,不知如何应对才好。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机智。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在教育情境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教育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是教师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之一。那么,作为重要教学技能的教育机智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呢?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机制?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2教育机智的表现形式
教师的教育机智集中表现于能在任何情况下,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并且善于根据教育方针,有效地教育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具体表现在:
2.1延时评价。教育机智首先表现为延时评价,也即克制,有耐心。它要求在学生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之后,不急于进行评价,作出是非对错的结论,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言语,激发学生动脑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有个性的见解,然后教师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作出分析和指导。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些“高论”,往往超出教师的意料,让教师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不能作出即时的评价;学生的一些“怪论”,常引来教师迫不及待的否定,这种教学中的尴尬,常常会扑灭学生创造性的火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遇到学生的“高论”和“怪论”时,恰当应用延时评价,就会避免尴尬,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高水平的教育机智。
2.2教育机制还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教育机智并不总是表现在激烈的,突发的教育情境之中,也表现在对学生影响的潜移默化之中。教育机智运用和发挥的前提是对学生全面的关注和倾听。作为一种实践语言,它更是教师在一切教育情境中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爱的智慧行动。它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无一不渗透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一个爱学生的老师,在关键时刻不仅可以机智灵活地应对,而且应对的从容自然。一个在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教育机智的老师必定是人格高尚,心地善良,爱生如子。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经在自己著作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2]爱心去影响学生,用细腻的方式去感化学生,懂得爱心的魅力,教育机智是能够打动心灵,感化情怀的。
2.3教育机智还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尊重自己的学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究竟应该如何尊重呢?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教学比喻说,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比如说,一条街)才能来到老师身边(学校)。许多教师简单地期望学生能自己走到老师的身边,他们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讲,并且认为学生理不理解是学生的事,如果没理解,那就是笨!老师没想到,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跨过障碍才能来到老师的身边。
一位机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必须知道“学生此刻在哪儿”,“学生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身边,帮助学生认识要跨过的地方,为孩子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这样的帮助,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感;这样的帮助更是一种教育机智。
3如何培养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尽管不是计划性的,但却是可以准备的,是以教育学理念,教育信念为基础的。具备教育智慧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捕捉到教育机智的。
3.1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科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新特征,知识老化速度加快,如果教师不学习,不研究,满足于陈规旧套,照本宣科,就势必造成自己思想僵化,才智枯竭。这样又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教育教学情境?又如何在这种情境中迅速判明情况,采取果断措施,打破教学中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扎实,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要扎实,这是教师教育机智得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做到一博带专,为专而博,表面看来与本专业没有直接联系的一些领域,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以便充实讲授内容,把课讲活。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教育机智的培养提供广阔的智能背景和有力的翅膀。
3.2提高思维反应能力和辨别判断能力。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全面系统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教师需要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及时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必须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它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特定情境中对问题迅速,快捷地分析与处理,并以快速检索比较可能的行为方式,将内在的结论以恰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思维的品质是以对课堂辨别判断所得的材料为核心,是课堂辨别判断力的基础。
3.3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在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这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其中,反思是最关键的一环。没有反思的一种行为事件,就等于没有经过消化的食物,充其量只能填饱肚子,而毫无营养可言。所以,事实要变成经验,则必须通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从中提取事实的精华,再根据自己内在的素养,或多或少地组合成一种能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指导的内属于教师自己的准则,形成教师对待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灵活处理特定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信念。教师只有对自身实践进行追思反省,“回诊”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新理念和新策略来重组心智模式,才能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
3.4增强教学监控能力。林崇德等人认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把整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监控能力,才能达到遇事不慌,泰然处之,游刃有余的境界。
4小结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机智是这种艺术的体现,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思维反应力和辨别判断能力,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增强自身的教学监控能力,追求更高的教育艺术,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李子卓译.人是教育的对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
27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1999:36
3林崇德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途径.中国教育学刊,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