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自治区中学语文教学基本功大赛在牙克石市二中举行。其中有一组参赛教师抽到的课是刘禹锡的《陋室铭》。前两节课中都没有课堂生成的问题,到第三节课上,教师在与学生探究问题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提问: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课文中的 ‘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不是有矛盾啊?”
授课教师一愣,本能地问道:“为什么有矛盾呢?”
学生解释道:“书中的注释说:‘调’是‘调弄’的意思,‘素琴’是‘不加修饰的琴’,调素琴就是‘弹琴’;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注释为‘琴瑟、箫管等乐器’,指的是‘奏乐的声音’,这不是矛盾吗?”
面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是授课教师的文化底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二是教学机智显得不够:一方面她思考着看了许久课文,另一方面,她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解答学生的问题,课堂尴尬了起来。我听见许多听课的教师在下面窃窃地议论着,学生们也都紧张地寻找着答案的突破口,而此时的授课教师面颊上已是热汗涔涔了……可想而知这节课的结果了。
那么,学生的这一问到底是不是“矛盾”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刘禹锡是唐朝贞元年间的进士,曾官任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运动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长庆四年(824年)8月,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通判。按规定,刘禹锡应住衙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小人,看到刘禹锡被贬至通判,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知县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了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仍旧悠然自得,于是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了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想是这个县官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上立于门前。由此,《陋室铭》在民间流传着是被“气”出来的说法。
其次,在《教师用书》和其他文献中,都将《陋室铭》的文本主题表述为“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其理由是,文本中环境的宁静、交往人物的平淡以及日常生活的清雅都能表现这一主题,特别是文本的最后两句,以“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类比,并引古贤人孔子的名言以佐证“陋室不陋”,更加突出了文本的主题。
但是,文本的主题与“调素琴”和“无丝竹之乱耳”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蓄无弦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另据《宋书隐逸传》:“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可见“素琴”最早见于陶渊明的“无弦琴”。为此,笔者认为,文本中的“素琴”是作者刘禹锡将自己与陶渊明自况:陶渊明是一个隐君子,他也曾先后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最后在出任彭泽县令时,因自己不愿“束带”迎接上面派来的人,不想“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家。此后,陶渊明一直躬耕隐居,其居所也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是一个“安贫乐道”的隐君子形象。可见,文本中运用“素琴”这一典故,是说刘禹锡像陶渊明一样,都是安贫乐道之人。
至于“丝竹”一词,除了课文中的注释外,推敲一点说,因作者曾居高官,在宫廷中一些酒宴上会经常听到“丝竹”之音,而这里的陋室已然听不到这些乐声。
所以,“调素琴”与“无丝竹”并不矛盾。
(作者单位:137713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教研室)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课文中的 ‘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不是有矛盾啊?”
授课教师一愣,本能地问道:“为什么有矛盾呢?”
学生解释道:“书中的注释说:‘调’是‘调弄’的意思,‘素琴’是‘不加修饰的琴’,调素琴就是‘弹琴’;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注释为‘琴瑟、箫管等乐器’,指的是‘奏乐的声音’,这不是矛盾吗?”
面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是授课教师的文化底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二是教学机智显得不够:一方面她思考着看了许久课文,另一方面,她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解答学生的问题,课堂尴尬了起来。我听见许多听课的教师在下面窃窃地议论着,学生们也都紧张地寻找着答案的突破口,而此时的授课教师面颊上已是热汗涔涔了……可想而知这节课的结果了。
那么,学生的这一问到底是不是“矛盾”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刘禹锡是唐朝贞元年间的进士,曾官任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运动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长庆四年(824年)8月,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通判。按规定,刘禹锡应住衙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小人,看到刘禹锡被贬至通判,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知县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了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仍旧悠然自得,于是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了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想是这个县官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上立于门前。由此,《陋室铭》在民间流传着是被“气”出来的说法。
其次,在《教师用书》和其他文献中,都将《陋室铭》的文本主题表述为“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其理由是,文本中环境的宁静、交往人物的平淡以及日常生活的清雅都能表现这一主题,特别是文本的最后两句,以“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类比,并引古贤人孔子的名言以佐证“陋室不陋”,更加突出了文本的主题。
但是,文本的主题与“调素琴”和“无丝竹之乱耳”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蓄无弦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另据《宋书隐逸传》:“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可见“素琴”最早见于陶渊明的“无弦琴”。为此,笔者认为,文本中的“素琴”是作者刘禹锡将自己与陶渊明自况:陶渊明是一个隐君子,他也曾先后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最后在出任彭泽县令时,因自己不愿“束带”迎接上面派来的人,不想“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家。此后,陶渊明一直躬耕隐居,其居所也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是一个“安贫乐道”的隐君子形象。可见,文本中运用“素琴”这一典故,是说刘禹锡像陶渊明一样,都是安贫乐道之人。
至于“丝竹”一词,除了课文中的注释外,推敲一点说,因作者曾居高官,在宫廷中一些酒宴上会经常听到“丝竹”之音,而这里的陋室已然听不到这些乐声。
所以,“调素琴”与“无丝竹”并不矛盾。
(作者单位:137713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