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记忆与家国情怀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UNGKWOKK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路翎和萧红都是对饥饿有着深刻认知且富有使命感的作家,《饥饿的郭素娥》和《商市街》都对“饥饿”进行书写与思考。无论是路翎通过饥饿反抗来寻求个体和民族解放的出路,还是萧红通过饥饿的生命体验来表达个体困境的焦虑,都真实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情绪和特点。他们“饥饿”书写的背后都潜藏着“家国”的话语和对“人”的关怀。
  关键词:饥饿的郭素娥;商市街;饥饿;个体生命;家国
  “饥饿”一直是现当代作家关注的主题,从五四时期到九十年代以来,“饥饿”主题内涵被不断丰富和拓展。五四以来“饥饿”与启蒙、救亡紧密结合,作家们通过书写“饥饿”来唤醒麻木痛苦的大众。三四十年代因为这一时期的文艺与政治的紧密联系,“饥饿”作为暴露社会阴暗面而遭到主流排斥,但是却出现了萧红的《商市街》和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对民族困境和个体困境进行了真实的呈现,背后透露出对家国的关怀,对个体生命的关注。
  一、饥饿书写的呈现
  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与萧红的《商市街》中的“饥饿”书写都是对个体与时代记忆的双重映射。路翎对于饥饿是有着切身体会的,他不仅目睹了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而且自己也深受着生活的压迫。郭素娥的人物原型就是在重庆矿区乡镇上一个卖香烟的寡妇,小说当中的很多情节也是他在做办事员期间的所见所闻。路翎是四十年代七月派的作家,而萧红是三十年代的作家,二人看似无交集,但二人作品却有着相通的精神脉流和气质。萧红的《商市街》不仅是个体记忆的存在,更是战乱中国的写照。《商市街》是记述萧军和萧红在哈尔滨时期的生活状态,那段日子是二人心身痛苦的艰难岁月,俩人情感也出现问题,饥饿一词更是充盈在作品当中。萧红在商市街的生活是穷困潦倒的,她的童年同样是痛苦不堪的。父亲的专权和母亲的冷淡,使得萧红对自由和爱有着比常人更迫切的渴求,她儿时唯一温暖的记忆寄存在祖父那里。
  在路翎和萧红的《饥饿的郭素娥》和《商市街》中“饥饿”的内涵具有双重意义。饥饿既是身体上的饥饿,更是精神上的苦闷。饥饿是那个时代无法避免的,身体的饥饿不仅仅是作品主人公的饥饿,更是特定时代下群体的悲剧。郭素娥的追求深受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传统意识的折磨,使得她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而不得。萧红虽然在作品当中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饥饿的窘迫的生活,但在窘迫背后我们发觉萧红内心深处隐藏的精神需求。无论是郭素娥,还是萧红,她们生理上饥饿的背后是精神上的饥饿,她们的精神饥饿是追求爱、自由和平等、幸福不得的精神苦闷的外化与投射。
  二、饥饿书写的差异化表现
  路翎和萧红虽然在文学源流上都受到鲁迅精神的影响,对饥饿的体验都有着深刻的感知,但是二人在饥饿书写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路翎是站在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下发掘个体、民族解放与新生的原始强力,表达其关注个体生存和民族历史命运的忧国情怀。萧红在精神上则具有平民气息,注重展现对自我生存困境的焦虑,展示自我本真的生存状态。
  路翎和萧红的饥饿书写视角的不同也决定了他们书写姿态的不同。《饥饿的郭素娥》中人物形象、文体都是狂躁、酷烈的风格。萧红在对饥饿书写是率直、细腻式的生命体验的再现。其语言凝练简洁,情感细腻,并且使用丰富的意象,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商市街》的重点是着重刻画生活中发生的小事件,他们对待事物的感受和反应,家庭里外的氛围,过日子的方式等等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些都是萧红真情实感的率直又细腻的吐露。
  三、饥饿书写的价值探寻
  “饥饿”书写的价值从思想上来说主要在于对民族苦难和个体困境的真实呈现。路翎和萧红对三四十年代社会麻木、虚无、穷困等饥饿的精神废墟的书写,反映了一个时代在精神上的空虚,在理想上的崩溃。郭素娥和萧红的生存悲剧也反射出这个社会下百姓的苦难。民族灾难面前,民族精神的萎靡和民众的麻木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困境,想要走出困境,就需要中国民众的觉醒。
  路翎、萧红二位作家饥饿书写的价值还在于体现了个体审视主体生命的现代意识的思考。二人的饥饿书写虽是时代之作,但也都对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的饥饿书写不是流于时代和潮流的表面,而是将饥饿与生命意识联系起来指向更为永恒的事物,因此路翎和萧红的文学观更为宽阔。在饥饿的年代里,人性被泯灭的只剩下如动物般的求生本能,但萧红、路翎却关注到个体审视主体生命的现代意识。萧红、路翎两位作家,对于“饥饿”,不管是个体书写,还是时代记忆,其背后都潜藏着“家国”的话语。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个体与家国,自我与民族共同体有着不可分割,相互认同的关系。更可贵的是,他们在关注饥饿的同时,投之以人的关怀,使得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色彩。
  参考文献:
  [1]林莽.路翎文集:洼地上的战役[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2]葛浩文.萧红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杨莉.20世纪中国小说“饥饿”主题的演变[D].三峡大学硕士论文,2009.
  [4]李晓艳.在饿中追求温暖与爱—萧红散文中“饿”的内在精神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6):83-85.
其他文献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契合了初中新课程建设内核,苏州文化积淀丰厚,以阳澄渔歌为代表的乡土音乐特色鲜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延伸了教学课堂,也滋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素养。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乡土音乐;课堂;启示;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219-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入音乐所营造的艺术世界,感受音乐的内涵,获得良好的体验,也可以促使学生的知、情、意并重发展。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许多人都提倡将情感教学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音乐中滋生情感,在欣赏中浸润心灵。本文以大专院校音乐教学为例,就如何进行音乐情感教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对大专院校音乐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专院校;音乐;情感;心灵 
期刊
【摘要】新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进一步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课堂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围绕因材施教、以学为本的理念制定音乐教学方案,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方案符合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需求,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音乐;因材施教;新课标理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
期刊
【摘要】音乐课是提升中学生音乐素养,完善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音乐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要创造出能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情景,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音乐课教学活动中,通过音乐欣赏、练习等活动,提升音乐课教学效果。本文以初中音乐《中国功夫》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挖掘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及巧用其他学科资源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达到丰
期刊
必勝在心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中的音乐作为基础,以朱晓玫演奏的版本为例,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老子的思想,浅析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中的音乐美学思想,探求这位艺术家在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时的一种宁静平和的内心境界。  【关键词】巴赫;老子;朱晓玫;《哥德堡变奏曲》;音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越來越严重,而合唱可以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对老人有很大的好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榕树合唱团;生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238-02  【本文著录格式】王艺霖 .合唱艺术活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期刊
【摘要】本文以李坚雄教授从教55周年为引子,通过对二胡演奏传承方式、亲传的核心与内涵的分析,体现二胡演奏“亲传”的重要性,提炼出二胡经典演奏“亲传”一脉相传、精益求精及知行合一的品质与精神。  【关键词】亲传;传承;二胡演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236-02  【本文著录格式】祝晨光.
期刊
如果有人问我,龙应台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目送》,而在这本散文集中,我最爱的,也是《目送》。  在《目送》中,作者细腻而生动地交织着她所经历的母子情、父女情。当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她和他,手牵手,走向人生又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小小的孩子,正走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即将成为小学生,我想,他和他母亲心中一定都是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吧!  “华
期刊
清明,再次返老家家扫墓祭祖。  撑一把雨伞,步入春雨中的古老村庄,油亮的花街路面上足音跫然,好像从数百年前的古道踏歌而来,瞬间又被吸入了淅淅沥沥的雨幕中,或是顺了时光默然融入眼前古老“窨子屋”笔直耸然而坚厚的封火高墙里。  于是,便让人的思念也变得沉静而悠远起来,仿佛游弋于梦幻里,却又分明醒立在画屏中。  老家一带的“窨子屋”,其实就是如今所叫的老式“砖房”,属于“徽派建筑”的改良形制。“窨”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