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织模式,其以教材的单元划分为核心,将单元内多篇课文进行整合,在一个总目标的指引下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织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课堂教学 精读课文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后才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立足于教材,面向生活,消除了课堂与生活之间的障碍,同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建立起完善的阅读体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归纳、整理和总结能力,突出了目标的针对性,丰富了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仅就现状来看,它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实践经验还略显不足。同时,由于跟风心理作祟,目前显然有很多教师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存在误区,重框架而轻内在,重课堂而轻生活,导致群文阅读走入了误区。对此,本文首先剖析了群文阅读的概念、组织框架和教育意义,其次重点对如何组织和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为完善群文阅读理论体系献计献策,为广大教师有效应用群文阅读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意义和组织框架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将数篇课文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课文集”,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或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在实践中,群文阅读的内容往往并非临时组合的,而是按照教材中的单元划分,将一个单元划分为一个组合。总之,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二)群文阅读的组织框架
群文阅读的组织框架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以教材为核心,将多篇课文进行整合,在一个总目标的指引下,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词、划分段落、解读中心思想、寻找不同课文的共同点、梳理和整合阅读心得。其二,构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阅读体系,组织学生从阅读一篇课文开始,向着“单元整组”阅读延伸,并在此基础上,将群文阅读从课堂扩大到课外,阅读与整组课文相关的资料、文章或书籍,构建连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群文阅读的教育意义
实践证实,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了两个层面。首先,从教学来说,群文阅读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一堂课讲一篇课文”转化为“一堂课读多篇课文”,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规划课时和组织教学。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群文阅读将课文的教育目标集中并放大,实现了通过多篇课文、多个途径来表达同一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教学目标的认识。而关键词的提取、文本的比较和段落的划分等也细化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群文阅读组织模式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
(一)群文阅读的课堂组织和实施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群文阅读的组织和实施是一项系统活动。因多篇课文汇集后课堂的知识量增加,学习内容增多,新字新词增多,所以极易造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细致。因此,在课堂组织过程中,除增加课时之外,教师还需要关注重点知识的发生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消除群文阅读的弊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以《窃读记》一课为例,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该组共计四篇课文,分别是《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和《我的‘长生果’》。这几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
首先引入课题:同学们,书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它会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难题。那么,说一说,大家都读过哪些书?
其次是阅读的方式:采用让学生个人默读的方式,读完一篇课文举手,随即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再读第二篇课文,以此类推。
再次是阅读指导:对于一篇课文,应当怎样读才有效?才能读完就立刻能够掌握它的文体、段落、结构形式和中心思想?第一,读人物,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第二,读事件,边读边做标记,理顺课文的脉络和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第三,读文体,在读的同时勾出课文的关键词,以此来判断课文属于哪一种文体。第四,读思想,同样用勾出关键词的方法,看课文作者采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读完后通过整理分析,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最后是整合课文知识和阅读心得。采用提问的方式,将四篇课文的所有知识展现出来,如:(1)怎样证明四篇课文的不同和相同?(2)对比四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会发现什么?(3)课文关键词的作用是什么?(4)课文对你产生哪些影响?你有什么感想,等等。
设计意图:整合课文知识和阅读心得是群文阅读的重点部分,大多数知识都是在这一环节产生的,而用问题来细化知识,问题是单一的,但解答的过程却是系统的,因此,其有助于检验学生所学,构建有效课堂。
(二)点、线、面一体化群文阅读的组织与引导
以点带线,意指以课文为点,以单元整组为线,以课外阅读为面,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这需要教师以课文为“引”,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如一些课文作者的资料、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他作品,等等。相对来说,课文毕竟篇幅短小,易读,易解。当学生的读物是一本书或一部小说,是否还能够采用在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呢?显然,这需要变通。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分清“读短篇课文”和“读长篇小说”的概念,继而教会学生“长篇小说”的读法。
如此,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的组织和引导,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阅读中不断成长,用书香净化他们的灵魂,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人文素养去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姚晓晴.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4(5):58.
[2]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6-10.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课堂教学 精读课文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后才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立足于教材,面向生活,消除了课堂与生活之间的障碍,同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建立起完善的阅读体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归纳、整理和总结能力,突出了目标的针对性,丰富了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仅就现状来看,它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实践经验还略显不足。同时,由于跟风心理作祟,目前显然有很多教师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存在误区,重框架而轻内在,重课堂而轻生活,导致群文阅读走入了误区。对此,本文首先剖析了群文阅读的概念、组织框架和教育意义,其次重点对如何组织和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为完善群文阅读理论体系献计献策,为广大教师有效应用群文阅读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意义和组织框架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将数篇课文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课文集”,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或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在实践中,群文阅读的内容往往并非临时组合的,而是按照教材中的单元划分,将一个单元划分为一个组合。总之,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二)群文阅读的组织框架
群文阅读的组织框架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以教材为核心,将多篇课文进行整合,在一个总目标的指引下,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词、划分段落、解读中心思想、寻找不同课文的共同点、梳理和整合阅读心得。其二,构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阅读体系,组织学生从阅读一篇课文开始,向着“单元整组”阅读延伸,并在此基础上,将群文阅读从课堂扩大到课外,阅读与整组课文相关的资料、文章或书籍,构建连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群文阅读的教育意义
实践证实,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了两个层面。首先,从教学来说,群文阅读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一堂课讲一篇课文”转化为“一堂课读多篇课文”,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规划课时和组织教学。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群文阅读将课文的教育目标集中并放大,实现了通过多篇课文、多个途径来表达同一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教学目标的认识。而关键词的提取、文本的比较和段落的划分等也细化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群文阅读组织模式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
(一)群文阅读的课堂组织和实施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群文阅读的组织和实施是一项系统活动。因多篇课文汇集后课堂的知识量增加,学习内容增多,新字新词增多,所以极易造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细致。因此,在课堂组织过程中,除增加课时之外,教师还需要关注重点知识的发生过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消除群文阅读的弊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以《窃读记》一课为例,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该组共计四篇课文,分别是《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和《我的‘长生果’》。这几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
首先引入课题:同学们,书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它会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难题。那么,说一说,大家都读过哪些书?
其次是阅读的方式:采用让学生个人默读的方式,读完一篇课文举手,随即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再读第二篇课文,以此类推。
再次是阅读指导:对于一篇课文,应当怎样读才有效?才能读完就立刻能够掌握它的文体、段落、结构形式和中心思想?第一,读人物,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第二,读事件,边读边做标记,理顺课文的脉络和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第三,读文体,在读的同时勾出课文的关键词,以此来判断课文属于哪一种文体。第四,读思想,同样用勾出关键词的方法,看课文作者采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读完后通过整理分析,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最后是整合课文知识和阅读心得。采用提问的方式,将四篇课文的所有知识展现出来,如:(1)怎样证明四篇课文的不同和相同?(2)对比四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会发现什么?(3)课文关键词的作用是什么?(4)课文对你产生哪些影响?你有什么感想,等等。
设计意图:整合课文知识和阅读心得是群文阅读的重点部分,大多数知识都是在这一环节产生的,而用问题来细化知识,问题是单一的,但解答的过程却是系统的,因此,其有助于检验学生所学,构建有效课堂。
(二)点、线、面一体化群文阅读的组织与引导
以点带线,意指以课文为点,以单元整组为线,以课外阅读为面,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这需要教师以课文为“引”,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如一些课文作者的资料、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他作品,等等。相对来说,课文毕竟篇幅短小,易读,易解。当学生的读物是一本书或一部小说,是否还能够采用在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呢?显然,这需要变通。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分清“读短篇课文”和“读长篇小说”的概念,继而教会学生“长篇小说”的读法。
如此,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的组织和引导,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阅读中不断成长,用书香净化他们的灵魂,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人文素养去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姚晓晴.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4(5):58.
[2]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6-10.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