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初中数学教学要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现实落脚点.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借助有效数学教学要素,实施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进步.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总导演,居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承载体,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阵地,三者组成了教学活动的三要素.近年来,本人抓住数学教学的三要素,将学生、教师和课堂等三要素的教学功效进行有效糅合,进行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研活动,现将教研策略和心得进行粗浅阐述.
  一、抓住学生内在能动性,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内在潜能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具有能动学习探知的良好内在情感.由于初中生处在特殊发展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消极性,学习情感易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而思维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较高形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学习情感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保持和树立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克难求进的学习信念.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教学活动的情感要素,设置出生活性或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分析、解答活动中.
  如,在教学“相似形”知识时,教师抓住学生能动探知知识、主动探知问题的积极一面,利用该知识点的生活性特点,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利用太阳影子,测量旗杆高度”情境,使学生“情感敏感区”得到刺激,对新知分析思考的内在潜能进行有效激发,为学生“主动思考”解答问题打下情感“基石”.
  二、凸显教师教学指点性,指导和传授学生有效思维的活动要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学生学习活动有序推进的指导者,具有指导和点拨的主导作用.初中生处在学习能力发展的特殊时机,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和解题要领,能够对学习效能的提升起到“助推”功效.由于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过程中,未能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导致学生思维效能降低.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思维方法和要领传授作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条件,指导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问题分析思考活动,对学生分析解法中出现的“疑惑”和“卡壳”进行有效的“释疑”和引导,逐步教会学生进行类似问题思考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图1问题:东方红小学在每个教室里放了一台饮水机,该饮水机上有两个放水管.假设放水管同时打开时流量相同,接水不发生泼洒,且学生所接的水量相等.放水时先打开一个水管,过一会再打开第二个水管,放水过程中阀门一直开着.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⑴如果打开第一个水管后,2分钟时恰好有4个同学接水结束,则前22个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⑵按(1)的放法,求出在课间10分钟内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
  这是关于“一次函数”方面的数学问题案例.教师在讲解该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自身主导作用,将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变为思考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抓住该问题案例的条件,建立“等量关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等量关系,思考找出问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从而逐步领悟该类型问题解答的要领.最后,教师向学生指出进行该问题解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这是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图象的识读能力,能否围绕图象来解决问题.在考试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把问题简单化了,片面认为两个放水管的工作效率是单独一个放水管工作时效率的2倍.这样一来,得出:每个同学接水需0.5分钟,22个同学接水需:(22-4)÷2×0.5+2=6.5(分钟).从图象上不难得出:两个放水管的工作效率=9/10,单独一个放水管工作时效率=1/2,1/2×2≠9/10”.
  三、紧扣课堂教学延续性,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数学思想
  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性、发展性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活动,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和发展,才能逐步发展和形成.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树立整体教学观念,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课外教学,做“甩手掌柜”,出现“45小于0”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思想,运用到布置的课外问题解答活动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问题探究、分析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再提升和数学思想的再进步.
  总之,思维能力的锻炼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以抓住教学活动要素,开展有效思维锻炼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有效教学中思维能力和素养的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急诊医学是医疗卫生事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急诊科是重要一环负有特殊使命,担负各科急危重症病人及突发意外灾害的抢救工作它是医院的缩影,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生活综合水
2题目: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边BC的中点,DF与对角线AC交于点M,过点M作ME⊥CD于点E,∠1=∠2.  (1)若CE=1,求BC的长;  (2)求证:AM=DF+ME.  解析:本题以菱形ABCD为基础图形,把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机地组合在该图形上,考查学生对菱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  此题的第一问求BC的长,有三条思路:其一,先求出E
近年来活性炭的口服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开展,极大地“加快、加大”了有机磷毒物的排泄,提高了急性有机中毒的抢救存活率,但在解毒方面,长吕仍作为首选药。该院近10年收治急性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腹症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予以综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谓数学建模,简而言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包括对实际问题进行提炼、抽象、简化,以及确立、求解、验证、解释、应用和拓展数学模型的过程.在建模过程中,引导学生要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同时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作出分析、推论、综合、概括,形成假设,并对假设进行
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图象信息问题是训练学生获得这一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图象信息题是指从图象(表)、描述中获取信息,并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或者作出函数图象,通过建模解决问题.这类问题的来源广泛,形式灵活,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基础是“识图”、“用图”和“作图象”的能力,突破障碍的方法是对信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