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魅力无穷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12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八年级(下册)课文《送马阳东生序》是宋濂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文章艰涩难懂,学生望文兴叹。为了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我从三个方面着手与同学们一起解读文本。
  一、巧设问题激兴趣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背诵全文,读懂课文,了解宋濂少年时期学习的勤奋和艰苦。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对比手法,领会文章内容,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挖掘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勤勉学习、不怕吃苦。由于课文所处年代久远,生字多,难句量大,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浓。为此,我提议学生首先课外预习,可以查工具书,可以上网找资料,读懂课文。然后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四个学习小组分别充当四个不同的角色,即藏书人、先达、媵人、同舍生。上课时每组推选一位代表,以这四个人的身份分别介绍宋濂当年的学习情况。介绍时不准看书,不准照搬课文,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至于谁代表什么身份发言,通过抽签决定。
  二、七嘴八舌夸宋濂
  在学生们心急火燎的期待中,第二天上语文课的铃声响了。四个小组分别抽取了属于自己的签。代表们分别发言:
  藏书人(第一组推选代表):我对宋濂的印象在一个“信”字上。我是宋濂的邻居,宋濂小时候特别爱读书,那时他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我喜欢看书,也喜欢藏书,家里收藏了很多书。一次,他到我家借书,我看他是一个孩子,没有借给他,以后他再三地央求我借书给他,我就借了一本我认为掉了也无所谓的书给他看,没想到他竟按时还来了,以后他随借什么书我都满足他。他有一個特别值得称道的优点就是把书借去后,亲自抄下来,有时遇到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水很坚固,手指无法屈伸他也不怠慢抄书,抄完后按时把书还给我。他真是一个勤奋刻苦、诚实守信的孩子。
  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先达发言(第二组推选代表):“诚”是宋濂的特点。宋濂这孩子非常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曾经不远百里捧着经书向我请教。由于那时向我请教的学生很多,经常挤满屋子,我的态度不好,言辞和表情从来没有温和过。但是,尽管我的脾气不好,他还是站在我的旁边侍候我,向我提疑问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我请教。遇到我发脾气时,他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等我一高兴,他又向我讨教。唉,在我所教的学生中,他是最刻苦、最尊敬老师、最懂礼貌的一个,他的“诚心”感动了我,这样的学生少见啊!
  媵人说(第三组推选代表):宋濂的求学经历突出在一个“苦”字上。当时宋濂从师求学的时候,正是深冬季节,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他背着书箱,拖着破鞋行走在深山大谷里,到了我上班的旅店时,他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他还不知道。我拿热水给他洗脚,用被子盖着他,很久他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他每天只吃两餐饭,生活相当艰苦,我有时也被他的吃苦好学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舍生(第四组推选代表):“乐”是宋濂的名片。宋濂同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我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他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一点也不羡慕我们。因为他心中只有读书这一件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我们。他是我们同学中最不讲享受最勤奋的一个。
  三、评价发言亮主题
  四位发言完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点评,有人说:藏书人发言最好,道出了宋濂少年时代读书的勤奋守信;有人说先达发言不错,说出了宋濂勤学好问,尊敬老师;有人说,同舍生发言最好,他着力介绍了宋濂的求学之苦,在那些穿着华美的同学之中穿破衣烂裳,居然能安心学习,毫不自卑,没有坚定的意志是难以完成学业的,他的心中只有一种快乐——读书,这是值得我们当代学生学习的。同舍生的发言揭示了宋濂的精神境界,因为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有的说媵人的发言也不错,因为他选取了一个特定的情景介绍宋濂的穷苦,表现了宋濂外出从师的“艰难”。
  最后我请学习委员总结发言,他说:《送东阳马生序》记叙了宋濂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劝勉后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要学习他的那种尊敬老师、不畏艰难、勤奋好学的精神。勤奋的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座山,很多人不愿努力,在山脚下徘徊,可是有很多人努力攀登到了山坡、山腰、山顶之上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虽然最后所有的人还是会到山脚下,但是我们的人生多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其中的艰辛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所以努力勤奋的读书吧。为了看到山顶更美的风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多彩。文章的主题在几位评价者和学习委员的发言中凸显出来了。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特点的分析,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环境信息系统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开设应设计的教学内容,应采取的教学手段,以及应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环境工程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环境信息系统在最近的10年内取得了可快速的发展,并开始应用于环境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等领域,成为一个跨课程、集成多种高新技术的研
期刊
从近几年高三议论文的辅导来看,学生写议论文最大的问题就是论证不充分 ,文章缺乏说服力 。针对这种现象,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首先,让他们明确地知道 议论文的模式:六段式或者七段式。即第一段亮出论点,第二段结合材料進一步重申论点,三、四、五段用事例证明,六段结合中学生实际,七段回扣论点;要是六段式,只要把七段式中的一二段糅合成一段即可。三、四、五段就是典型的议论段,它应该包括如下五个层次:摆论点
期刊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说明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从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特别是现在进行课改,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分析、归纳、创新能力,我觉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尤为重要。  一、教师反思:掌握反思的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一)教学反思的步骤:  1、发现问题。反思
期刊
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理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思品教育教学至关重要。曾经听过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一个球上有两个孔,相互贯通,里面却九曲十八弯,用一根线如何快速从这头穿进去,再从另一头穿出来?智者用蚂蚁牵引棉线,另一头抹上蜂蜜……最终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旅程。在新课标深入实施的今天,能否让我们的初中思品课教育教学找到 “棉线”与“蜂蜜”,是达到曲径通幽境界的关键。我们围绕“引---学---议--
期刊
昆德拉的《无知》是一部很打动人的小说,它体现了一种类似于流浪汉的生存状态:一边无奈生活,一边解释生活。它和《慢》、《身份》一起形成了一个三步曲,主题都是流亡、回归,以及人类如何在回忆中重新找回自我。  作者以一个流亡者的姿势和目光,将“回归”与“无知”的灵魂予以动态提取,让流亡者在“去国”与“还乡”的矛盾中,在“渴望”与“失落”的更替下,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里,在“现实”与“梦境”的隐射下,
期刊
摘 要: 初中生物学实验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都存在较大的困难,生物学教师普遍存在不喜欢上实验课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初中生物学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提高实验课的效果?本文试以“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为例,谈谈自己对创建和谐的初中生物学实验课堂之浅见。  关键词: 实验教学;师生和谐;生生和谐;评价机制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它起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生物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
期刊
一:案例背景  《网络与道德》是浙教版七年级第二章第十一课的内容。主要通过网上搜索,进一步巩固搜索引擎的使用。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注意网络使用的文明。以往的信息技术科教学都是一种信息技术操作学习课,在从课堂中体会正确使用计算机来达到新课程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体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观,本节课我整合了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利用思想政治课的典型案例分析,结合本身信息硬件的使用,从正面上
期刊
摘要:实施探究性教学是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前提是应该对探究性学习有正确全面的理解,本文着重谈谈对探究性学习这种新理念的理解。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
期刊
历史课堂活动课是按新课程要求,按常规教学内容和进度,围绕教材内容,以课堂为活动阵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课改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历史课堂活动课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现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将本人所想、所做和所得整理成文,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活动课设想  在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为加深学生对大危机原因及影响的理解,我一改满堂灌的教学
期刊
引导学生作文起步,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抓住四个关键,着力培养学生四种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顺利实现了从低年级说话、写话到成篇作文的跨越。  一、抓好激趣,着力培养作文动力  (一)集体作文。首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有顺序地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发言,接着将学生发言的内容筛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