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设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制造业企业中,成本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正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制造业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机械制造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造;成本管理;问题;措施;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制造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要想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财务目标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前提下,已经给整个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机械制造成本核算内容复杂,周期长,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一、制造成本的涵义
制造成本是物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化表现,是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力消耗的价值形式,加强企业制造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成本概念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当合理地划分费用和成本的界限。传统的成本概念具有片面性,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为中心的一个完整性系统,因此传统的成本理念已不能囊括其真正的经济含义。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成本。因而成本的含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成本能有效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成本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能够非常好的体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升华。
二、传统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在成本的认识上存在缺陷。成本的传统观念局限于产品的实体形式,而现代营销理论提出了产品整体的新概念——品牌、包装及服务。当今的市场格局已转换为买方市场为主导,产品价格只能由市场来确定,价值的实现要比价值的形成更重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就成本论成本,这就容易导致企业采取“低买高卖”的手法,损害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的利益。另外,我国传统制造业业成本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1.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制造业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很多企业通过ISO9001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但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最后是成本控制还停留在成本核算上,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企业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许多企业还不具备这些条件,造成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缺乏参考价值,更谈不上成本控制。
2.生产计划控制模式落后
机械制造业采用台套计划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夸大的提前期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
三、减少制造业企业成本的具体办法
制造过程中控制、降低成本时,适时生产系统要求尽量缩短生产过程中的衔接时间,使生产达到高度平准化,它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缩小批量规模。这样做的目的是力图降低平均在库量,缩短生产与向客户交货的间隔时间。如果与客户约定分批提货,那么生产也可分批进行,这样减少了库存量,节约库存成本。可见,要做到平准化的生产不仅意味着前工序的压缩,而且具有缩减各产成品库存数量的作用。
缩短不同批量生产之间的切换时间。在大量生产条件下不必考虑此问题,因为较高的调试成本经过大量产品平均分摊会显得无足轻重。而对小批量生产,只有随时根据需要切换调试好设备才能根据后工序的生产指示或客户的需求使得产品符合要求。
四、制造业实行有效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加强材料采购管理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越低,对降低产品成本,就越有利,从而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的主 动权。首先要建立材料采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有关的文件规定,提高材料采购及相关人员的控制意识和素质。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物资、设备、工具、运输、行政、生产、财务、质检、理化等与材料采购和管理工作有关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建立材料采购的计划、采购、入库、仓储、会计结算和处理等业务规程。各部门应严格按规程办事,材料采购业务流程包括:生产计划部门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确定材料采购价格;主管材料采购的领导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和批准;采购部门与供货部门签订供货合同;运输部门将材运达企业;质检部门对购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仓库管理部门对入库材料进行数量检查;会计部门按制度付款。再次,要建立订货和采购的控制制度。通过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来加强订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2.施行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是根据预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成本,与传统成本相比,实践中更有先进性和预见性。现阶段的操作流程。最高决策层设置目标,确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值的测定,成本的分解、分析、控制和考核。机械行业,从事制造产品,按流程设置三级责任中心,分别为厂部(一级)、铸造、机加工、装配、检验(二级)、各工段、班组(三级)。为确保目標值测定的科学性,必须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行业资料,具体测算不同时期、不同生产方式下的数据,经历从上到下层层分解,综合测定,试算平衡。平时动态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指标升降的因素,期末作为业绩考评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雷沙力,王光茹.管理法则对成本管理的启示[J].工业会计,2003(2).
[2]戴萸先.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1.
[3]皋蕲,张丹.对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
[4]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9.
作者信息:
杨源(1997—),男,汉族,籍贯:湖南衡阳,本科在读,邵阳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
朱梅玉(1982.2—),硕士,邵阳学院。
关键词:机械制造;成本管理;问题;措施;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制造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要想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财务目标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前提下,已经给整个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机械制造成本核算内容复杂,周期长,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一、制造成本的涵义
制造成本是物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化表现,是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力消耗的价值形式,加强企业制造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成本概念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当合理地划分费用和成本的界限。传统的成本概念具有片面性,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为中心的一个完整性系统,因此传统的成本理念已不能囊括其真正的经济含义。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成本。因而成本的含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成本能有效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成本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能够非常好的体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升华。
二、传统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在成本的认识上存在缺陷。成本的传统观念局限于产品的实体形式,而现代营销理论提出了产品整体的新概念——品牌、包装及服务。当今的市场格局已转换为买方市场为主导,产品价格只能由市场来确定,价值的实现要比价值的形成更重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就成本论成本,这就容易导致企业采取“低买高卖”的手法,损害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的利益。另外,我国传统制造业业成本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1.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制造业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很多企业通过ISO9001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但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最后是成本控制还停留在成本核算上,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企业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许多企业还不具备这些条件,造成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缺乏参考价值,更谈不上成本控制。
2.生产计划控制模式落后
机械制造业采用台套计划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夸大的提前期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
三、减少制造业企业成本的具体办法
制造过程中控制、降低成本时,适时生产系统要求尽量缩短生产过程中的衔接时间,使生产达到高度平准化,它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缩小批量规模。这样做的目的是力图降低平均在库量,缩短生产与向客户交货的间隔时间。如果与客户约定分批提货,那么生产也可分批进行,这样减少了库存量,节约库存成本。可见,要做到平准化的生产不仅意味着前工序的压缩,而且具有缩减各产成品库存数量的作用。
缩短不同批量生产之间的切换时间。在大量生产条件下不必考虑此问题,因为较高的调试成本经过大量产品平均分摊会显得无足轻重。而对小批量生产,只有随时根据需要切换调试好设备才能根据后工序的生产指示或客户的需求使得产品符合要求。
四、制造业实行有效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1.加强材料采购管理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越低,对降低产品成本,就越有利,从而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的主 动权。首先要建立材料采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有关的文件规定,提高材料采购及相关人员的控制意识和素质。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物资、设备、工具、运输、行政、生产、财务、质检、理化等与材料采购和管理工作有关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建立材料采购的计划、采购、入库、仓储、会计结算和处理等业务规程。各部门应严格按规程办事,材料采购业务流程包括:生产计划部门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确定材料采购价格;主管材料采购的领导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和批准;采购部门与供货部门签订供货合同;运输部门将材运达企业;质检部门对购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仓库管理部门对入库材料进行数量检查;会计部门按制度付款。再次,要建立订货和采购的控制制度。通过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来加强订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2.施行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是根据预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成本,与传统成本相比,实践中更有先进性和预见性。现阶段的操作流程。最高决策层设置目标,确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值的测定,成本的分解、分析、控制和考核。机械行业,从事制造产品,按流程设置三级责任中心,分别为厂部(一级)、铸造、机加工、装配、检验(二级)、各工段、班组(三级)。为确保目標值测定的科学性,必须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行业资料,具体测算不同时期、不同生产方式下的数据,经历从上到下层层分解,综合测定,试算平衡。平时动态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指标升降的因素,期末作为业绩考评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雷沙力,王光茹.管理法则对成本管理的启示[J].工业会计,2003(2).
[2]戴萸先.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1.
[3]皋蕲,张丹.对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
[4]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9.
作者信息:
杨源(1997—),男,汉族,籍贯:湖南衡阳,本科在读,邵阳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
朱梅玉(1982.2—),硕士,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