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和就业信心的关联性探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和就业信心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索,通过研究能够发现自我效能感和相关因素和就业信心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而这两者和学习成绩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却并不明显,但与性格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就业信心
  前言:
  在职业心理领域,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在求职时进行自我监督的重要资源,而且就业信心也是大学生在就业时对于其在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积极看法。对于具有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而言,通常都会为自己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然后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该目标,如果自我效能感较低常常会非常快的放弃。通过对自我效能感、就业信心和学习成绩之间关联性进行分析,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果。
  一、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概述
  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以及就业信心三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自我效能感主要是对学习学习产生影响的内在因素,也是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信心,对学习成果所产生的期望。自我效能感会对学生在学习、自我控制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业选择、学习策略等方面,以便对学生未来学习任务进行预测。因此,对自我效果感、就业信心、学习成绩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就业信心所存在的性别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就业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这两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生在这两方面明显高于女生,而在其他因素方面则没有明显差异,所以制定规划、自我评价等方面因素并不是影响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1]。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和我国一直以来在性别观念上所存在的差异是相符合的,造成性别差异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评价与社会期望,由于社会对男女原本的印象与本身的生理特点让不同性别的人在社会上分工也存在明显不同,并让不同个体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的能力优势,而且大学生也认同社会在就业上存在性别歧视问题,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有着实质影响,对于条件相同的大学生而言,男生就业率相对更高,而这也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三、大学生学习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就业信心的关联性较弱
  大学生在入学时以及学业成绩并不会对就业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产生明显影响,这使得学习成绩与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較弱,也说明了当下大学教育与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2]。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通常包括笔试、面试等,而在某些特殊工作岗位中需要对面试者的一般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在面试时则是考验其临场应变能力。大学生在应聘时的考试与其学习成绩并没有直接联系,如此则导致学习成绩并不能够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就业信心产生有效作用,导致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存在明显信息不足的情况。正因如此,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成绩上,而更多的是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或是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另外,还存在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与自己未来的就业没有任何的关联,即便在校期间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也不会影响到其在就业时的信心。并且,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也十分薄弱,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与素养相对于提升学习成绩显得更加重要。
  四、影响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因素与改善方法
  通过相关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和就业信心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对就业信心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性别、问题解决以及选择目标。由此能够看出,就业信心会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但是也会对就业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这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措施[3]。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展开针对性训练与教育,如素质拓展训练等等,以便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效能感中,划分为择业和一般两种类型,在提升一般自我效能感时,可以采取竞赛测试等活动实现。针对于不同性别在就业信心上所存在的差异,应当通过心理辅导等形式开展,通过消除社会就业对于性别的歧视,也能够增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的信心。
  总结:
  总之,自我效能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而言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者都与学习成绩并没有紧密联系,说明当代大学教育与社会相脱节,需要加强教育改革工作。自我效能感和性别都会对就业信心产生影响,通过这两方面采取措施能够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提升大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胡庆庆,张露.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与就业信心的关系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21-124.
  [2]孙福广,吴越.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
  [3]刘海媛.地方性高校校园道德建设与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以沧州师范学院为例[J].内江科技,2018,39(12):99-100.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读书破万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课标的要求下,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素养是良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真正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基于此,将着重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期刊
自上世紀末以来,依托互联网网络 、数字技术 、移动通讯等技术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互联 网、手机 、微信 、美团网 、大众点评 、滴滴打车 、去哪儿网、携程网等新媒体的影 响和渗透随处可见,更是深得学生群体的喜爱 。大数据时代信息平等开放,社会上的很多问题都直接导致学生思想波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体现为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受到多元化思想价值观的冲击。普通
期刊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对其未来的人格形成和工作都将产生重要辐射作用。通过分析兰州某高校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问题及原因,探索出从个人、班级、学校和社会角度,帮助高校贫困生改善人际交往,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  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在校的学习、生活和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兰州某高校的高校
期刊
摘要:基于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愈加成熟愈加多元化应用于社会,弱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劳作致使部分廉价劳动力职位的人员失业,如果人工智能再度成熟,具备有更高级的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及模仿学习乃至创作能力,强人工智能逐渐取代诸如秘书,记者乃至律师法官等知识阶层的工作,届时人类将从事何种职业?们将开展研究调查,通过网上散发问卷方式搜集社会各界人士观点与看法,理顺强人工智能普及背景下人类的优点与长处,寻求人类职业发展选
期刊
摘要:在我国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方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高数不仅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属于素质教育中的一种[1]。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高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更多的高数知识,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数教
期刊
摘要:一个智慧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应该要有自己的魅力;应该善用激励方式;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等等。这次的学习,深深触动我的是在班级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能折射出深奥的教育思想,班主任工作要认真执着,对每件事情都要认真进行反思、总结,才能不断进步;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小事,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对待。  关键
期刊
摘要:社区学院是一种以地方办学为中心的两年制综合性、多种功能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初级学院是社区学院的前身,最初是作为高中阶段的延伸。二战后,因其充分显示出为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作用而改名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转学教育、职业培训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等多种教育功能,为美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实际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情况来看,目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教学的需求。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的结合实际的教学经历,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对在中职德育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的价值进
期刊
摘要: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内在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外在的要求转化成内在的需求。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他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