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放、互助的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是具有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通过我园对进行的《学前儿童交往能力发展与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总结发现: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教师 语言魅力
The charm of a kindergarener’s language
Liu Guifang
【Abstract】The open and interdependent society in the future needs out next generation have an excellent social a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our children’s social ability and make them become the people who can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subject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Infant’s Social Ability, we find that to improve the charm of the kindergarener’s language can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ants’ social ability effectively.
【Keywords】Social ability Kindergarener Charm of language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在幼儿阶段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生活中不可或缺;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表意和传情(声情并茂)的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效应是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之所在。通过对我园进行的《学前儿童交往能力发展与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总结发现: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1.教师的语言魅力能激发幼儿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教师的语言能赋予幼儿生机和活力,她们通过语气、表情、语调等方式来表达意向。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态度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教师如果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持关注、支持和认可态度,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就能激起幼儿更强的表达欲望,幼儿就会更想说、更爱说,当然也就更乐说、更能说;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语言表达不闻不问、否认、缄默,就会影响幼儿表达的积极性。学会表达或有了表达的欲望,就说明幼儿具有了与人交往的内在动机和条件。
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语言态度本身可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为情感和理智两方面。幼儿的语言态度是属于情感化的,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不能对特定语言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行理性的评价,因而幼儿的语言能力除外在教育外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教师的语言态度。如幼儿在倾听教师讲述时在情绪、情感上常常有较明显的反应,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伴随着老师的讲述不时表现出与故事意境相一致的或喜、或悲、或笑、或哭、或高兴、或生气的表情和动作,得意之处甚至会跳起来。因此,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声情并茂)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对语言态度的认识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他就会关注自身的语言面貌和语言行为,如坚持用普通话交谈,谈吐自然、亲切,恰当地使用词语,声音抑扬顿挫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语言的亲切、幽默、动听等,从而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爱听、想说、乐讲。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对语言态度的认识是消极的,那么,教师常常不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如说话时习惯用方言,或漫不经心、或毫无表情、用词单调等,有的老师较内向,对幼儿或“沉默寡言”,或不苟言笑。试想,幼儿在教师这种消极的语言态度影响下,还会产生喜欢说、乐意说的愿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语言态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为将来使用语言提高交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语言魅力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交往环境。相同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说出来,配上不同的表情、动作即可表达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实践中发现,幼儿不能有效地理解并掌握各种语言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更多的是根据教师说话时的表情、动作来理解其含义。因而,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使用语言时不断提醒自己注意: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语言面貌、语言修饰,让语言更富美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表现不同的教育功能,如:
2.1 创设自然性语言环境。我们带领幼儿来到江边的国土公园,小朋友们看到眼前的一切说道:“草地真好看!”、“这里的花也好看!”、“这里的柳树很漂亮!”老师轻轻地走到孩子们中间说“是的,绿茵茵的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还有白的,连柳树姑娘都甩着长长的辫子在说,这里的景色真美!”孩子们很自然地听进了老师的一段描述,转过脸去,一会儿跟你说说,一会儿跟他说说,用的词语还真不错!走进自然,身临其境,词汇学起来快,用起来也溜!
2.2 创设游戏性语言环境。在我园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女孩子体现的比较细腻,她们生动表现出了“售货员”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我园“教师”的严于律己、热情关怀;男孩子比较争强好胜,很有正义感,喜欢扮演警察指挥交通、抓小偷;扮演建筑师建设高楼大厦;扮演工程师设计汽车、飞机……
游戏性语言不仅仅体现在角色游戏中,其他游戏、非游戏的活动中都可以合理使用,游戏性语言是最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幼儿易兴奋,思维活跃,学习、创造及社会性发展潜能容易被激发,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才会轻轻松松、大大方方地与别人互动、交流,说自己所想,谈自己所感,不加掩饰地让别人了解自己,自己也能很快的了解周围的人。游戏性语言环境的创设为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 创设神奇的鼓励性语言环境。善于发现优点,创造与集体交往的机会。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为幼儿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活动中,教师都应当很好地发挥自身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热爱语言的情感,感受用语言与人交往的乐趣,大胆地尝试去运用语言并提高运用频率,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学习服务,让教师的语言散发应有的教育魅力。
【关键词】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教师 语言魅力
The charm of a kindergarener’s language
Liu Guifang
【Abstract】The open and interdependent society in the future needs out next generation have an excellent social a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our children’s social ability and make them become the people who can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subject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Infant’s Social Ability, we find that to improve the charm of the kindergarener’s language can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ants’ social ability effectively.
【Keywords】Social ability Kindergarener Charm of language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在幼儿阶段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生活中不可或缺;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表意和传情(声情并茂)的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效应是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之所在。通过对我园进行的《学前儿童交往能力发展与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总结发现: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1.教师的语言魅力能激发幼儿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教师的语言能赋予幼儿生机和活力,她们通过语气、表情、语调等方式来表达意向。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态度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教师如果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持关注、支持和认可态度,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就能激起幼儿更强的表达欲望,幼儿就会更想说、更爱说,当然也就更乐说、更能说;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语言表达不闻不问、否认、缄默,就会影响幼儿表达的积极性。学会表达或有了表达的欲望,就说明幼儿具有了与人交往的内在动机和条件。
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语言态度本身可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为情感和理智两方面。幼儿的语言态度是属于情感化的,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不能对特定语言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行理性的评价,因而幼儿的语言能力除外在教育外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教师的语言态度。如幼儿在倾听教师讲述时在情绪、情感上常常有较明显的反应,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伴随着老师的讲述不时表现出与故事意境相一致的或喜、或悲、或笑、或哭、或高兴、或生气的表情和动作,得意之处甚至会跳起来。因此,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声情并茂)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对语言态度的认识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他就会关注自身的语言面貌和语言行为,如坚持用普通话交谈,谈吐自然、亲切,恰当地使用词语,声音抑扬顿挫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语言的亲切、幽默、动听等,从而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爱听、想说、乐讲。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对语言态度的认识是消极的,那么,教师常常不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如说话时习惯用方言,或漫不经心、或毫无表情、用词单调等,有的老师较内向,对幼儿或“沉默寡言”,或不苟言笑。试想,幼儿在教师这种消极的语言态度影响下,还会产生喜欢说、乐意说的愿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语言态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为将来使用语言提高交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语言魅力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交往环境。相同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说出来,配上不同的表情、动作即可表达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实践中发现,幼儿不能有效地理解并掌握各种语言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更多的是根据教师说话时的表情、动作来理解其含义。因而,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使用语言时不断提醒自己注意: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语言面貌、语言修饰,让语言更富美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表现不同的教育功能,如:
2.1 创设自然性语言环境。我们带领幼儿来到江边的国土公园,小朋友们看到眼前的一切说道:“草地真好看!”、“这里的花也好看!”、“这里的柳树很漂亮!”老师轻轻地走到孩子们中间说“是的,绿茵茵的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还有白的,连柳树姑娘都甩着长长的辫子在说,这里的景色真美!”孩子们很自然地听进了老师的一段描述,转过脸去,一会儿跟你说说,一会儿跟他说说,用的词语还真不错!走进自然,身临其境,词汇学起来快,用起来也溜!
2.2 创设游戏性语言环境。在我园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女孩子体现的比较细腻,她们生动表现出了“售货员”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我园“教师”的严于律己、热情关怀;男孩子比较争强好胜,很有正义感,喜欢扮演警察指挥交通、抓小偷;扮演建筑师建设高楼大厦;扮演工程师设计汽车、飞机……
游戏性语言不仅仅体现在角色游戏中,其他游戏、非游戏的活动中都可以合理使用,游戏性语言是最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幼儿易兴奋,思维活跃,学习、创造及社会性发展潜能容易被激发,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才会轻轻松松、大大方方地与别人互动、交流,说自己所想,谈自己所感,不加掩饰地让别人了解自己,自己也能很快的了解周围的人。游戏性语言环境的创设为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 创设神奇的鼓励性语言环境。善于发现优点,创造与集体交往的机会。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为幼儿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活动中,教师都应当很好地发挥自身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热爱语言的情感,感受用语言与人交往的乐趣,大胆地尝试去运用语言并提高运用频率,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学习服务,让教师的语言散发应有的教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