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钱锺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意是: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要認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言下之意,就是只要觉得作品好就行,没必要寻找作者、了解作者。但是,吃了好吃的鸡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总还是要了解一下这只“鸡”吧!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透过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理解作品的背景、创作初衷,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处世哲学,价值取向,等等,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教益。
初识余秋雨先生,始于《中国文脉》。借《中国文脉》,先生以一个学者的睿智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表达了对“中国文脉”的一种关注和悟读。在书中,先生不仅仅从中国文字的起源开始,从《诗经》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从战国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赋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源顺流,一气呵成,为广大读者细细梳理了中国文脉的演变过程,奉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更主要的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秋雨先生作为一个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忧虑和期待。
读《中国文脉》,我们不难发现,先生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洞察和领悟。如此的大手笔,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梳理与回味,更是对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化美学的传播与弘扬。那么,到底是什么支配了他大气磅礴地书写了这部堪称经典的文化史学巨著?这与先生的个人经历、文化敏感性和责任担当密不可分。作为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先生以散文笔法来写文化、写历史,其散文实现了文化史与散文的融合。作为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历史责任感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精神的回顾、反思和追问激起了其文化忧虑——中国文脉何以相传?而这一点,也正是其“文化散文”具有厚重感的原因所在。
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史学家和知识分子,从他的《中国文脉》,可见他对中国文化之脉的忧虑是深沉的。《中国文脉》的创作与其文化忧患和人文忧患不无关系。因此,《中国文脉》可以看作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衰微的一种提醒和补救。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在以经济杠杆作为社会文明衡量标尺的当代社会,众多所谓的“成功者”以文化包装炫耀自己,甚至著书立说、标榜自己,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与误用。而一些“儒商”的所谓“企业文化”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低俗化、媚俗化。现代多媒体的渗透、快餐文化的兴起、泛阅读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文化正在被侵蚀、被改写、被歪曲、被忽视。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传统文化已经被笼罩上了“华丽”的功利性外衣,变身为谋取“功名”和“利益”的工具。而另一方面,那些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精髓部分则被弃之如糟糠,那些类似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嵇康不屈服于世俗等的文化人文精神更是消失殆尽。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不能不说是中国文脉面临的无奈与尴尬。而这一点,正是先生所不愿意看到的。
余秋雨先生的担忧,不是庸人自扰,更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自内心的忧虑。对中国当前文化的衰微,先生发过这样的感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意指中国文学强有力的脉搏不见了,震撼人心的作品少了,真正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师不见了。一些并不具有影响力的文人在文坛上喧嚣炒作,冒称大师,沾沾自喜。在当代的文化圣坛上,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中国文化衰微的脉搏,以一种文化史学家的责任与担当发出了振兴中国文脉的呐喊。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前途寄予了厚望。从书中也可以隐隐看出,基于对中国文化之脉的担忧,先生创作《中国文脉》的初衷,应该是希望把“文脉”接通到年轻人的身上,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先生的《中国文脉》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启迪。如何正确传承中国文化、如何重新弘扬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些不仅仅是先生的忧虑,也是所有受益于中国文化的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先生寄予年轻人以厚望,希望年轻人能重建自己的文化人格,以文化继承者、传播者的责任与担当,来延续中国文脉,从世俗的烦躁和喧嚣中挣脱出来,摆脱文化的功利性目的的困扰,静心阅读,浸润于《诗经》、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中,拜谒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结友曹寅、罗贯中、鲁迅,做一个浮华洗净的苦读者、一个踽踽独行的求索者、一个中国文脉的传承者。
透过《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严谨坦荡的治学态度,不随世俗的人格魅力和心忧天下的情怀已经昭示于众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朱蕴茝)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透过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理解作品的背景、创作初衷,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处世哲学,价值取向,等等,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教益。
初识余秋雨先生,始于《中国文脉》。借《中国文脉》,先生以一个学者的睿智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表达了对“中国文脉”的一种关注和悟读。在书中,先生不仅仅从中国文字的起源开始,从《诗经》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从战国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赋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源顺流,一气呵成,为广大读者细细梳理了中国文脉的演变过程,奉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更主要的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秋雨先生作为一个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忧虑和期待。
读《中国文脉》,我们不难发现,先生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洞察和领悟。如此的大手笔,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梳理与回味,更是对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化美学的传播与弘扬。那么,到底是什么支配了他大气磅礴地书写了这部堪称经典的文化史学巨著?这与先生的个人经历、文化敏感性和责任担当密不可分。作为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先生以散文笔法来写文化、写历史,其散文实现了文化史与散文的融合。作为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历史责任感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精神的回顾、反思和追问激起了其文化忧虑——中国文脉何以相传?而这一点,也正是其“文化散文”具有厚重感的原因所在。
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史学家和知识分子,从他的《中国文脉》,可见他对中国文化之脉的忧虑是深沉的。《中国文脉》的创作与其文化忧患和人文忧患不无关系。因此,《中国文脉》可以看作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衰微的一种提醒和补救。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在以经济杠杆作为社会文明衡量标尺的当代社会,众多所谓的“成功者”以文化包装炫耀自己,甚至著书立说、标榜自己,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与误用。而一些“儒商”的所谓“企业文化”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低俗化、媚俗化。现代多媒体的渗透、快餐文化的兴起、泛阅读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文化正在被侵蚀、被改写、被歪曲、被忽视。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传统文化已经被笼罩上了“华丽”的功利性外衣,变身为谋取“功名”和“利益”的工具。而另一方面,那些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精髓部分则被弃之如糟糠,那些类似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嵇康不屈服于世俗等的文化人文精神更是消失殆尽。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不能不说是中国文脉面临的无奈与尴尬。而这一点,正是先生所不愿意看到的。
余秋雨先生的担忧,不是庸人自扰,更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自内心的忧虑。对中国当前文化的衰微,先生发过这样的感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意指中国文学强有力的脉搏不见了,震撼人心的作品少了,真正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师不见了。一些并不具有影响力的文人在文坛上喧嚣炒作,冒称大师,沾沾自喜。在当代的文化圣坛上,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中国文化衰微的脉搏,以一种文化史学家的责任与担当发出了振兴中国文脉的呐喊。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前途寄予了厚望。从书中也可以隐隐看出,基于对中国文化之脉的担忧,先生创作《中国文脉》的初衷,应该是希望把“文脉”接通到年轻人的身上,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先生的《中国文脉》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启迪。如何正确传承中国文化、如何重新弘扬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些不仅仅是先生的忧虑,也是所有受益于中国文化的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先生寄予年轻人以厚望,希望年轻人能重建自己的文化人格,以文化继承者、传播者的责任与担当,来延续中国文脉,从世俗的烦躁和喧嚣中挣脱出来,摆脱文化的功利性目的的困扰,静心阅读,浸润于《诗经》、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中,拜谒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结友曹寅、罗贯中、鲁迅,做一个浮华洗净的苦读者、一个踽踽独行的求索者、一个中国文脉的传承者。
透过《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严谨坦荡的治学态度,不随世俗的人格魅力和心忧天下的情怀已经昭示于众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朱蕴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