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的工作具有科学严谨的特性,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处于一个敏感叛逆的时期,其内心世界虽缤纷多彩却也充满疑惑,深入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其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问题,这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改进措施
前言: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总结分析现有育人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根据其个性化成长的特性,因材施教,用耐心和智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存在的问题
1.1育人方式循规蹈矩,缺乏创新
对于初中班主任的概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其是整个班级管理核心所在,在日常中,班主任习惯性的充当发布指令的角色,制定学习计划以及班级的管理规范,学生往往都是依据班主任下达的任务进行基本的学习生活[1]。这类传统的育人思维很长一段时间都广泛用于各个学校,但是如今时代在变化,中学生的成长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种落后陈旧的育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心理需求。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其过往教书育人的经验固然宝贵,但是不能不做任何改变的一直周而复始的重复使用,当今社会是崇尚人才以及个性的时代,学校需要培养的也是富有个性、創造性、善于沟通交流并掌握丰富的综合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背景,班主任应适当的摒弃落后的育人方式,积极创新,本着与学生共同进步的理念,不断优化育人方式,利用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运用老师的智慧,充分的融入学生之中,将班级管理的核心还给学生,逐渐的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如果一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就永远无法体会学生最深层次需求,不利于长远的教学育人。
1.2育人方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印象中,班主任老师一直是个心力交瘁的工作,其不仅要保证日常各类课程的授课质量,对学生的成绩负责,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负责,据调查了,在一些半封闭式的中学里面, 班主任的上班时间为早7点至晚9点,如此的费神费力但是依旧有成效甚微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就是部分班主任的育人方式过于单一。这种单一化的育人方式,使得班主任与学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不断拉近,在不够了解学生心理的情况下,单纯的采用惩罚训诫的等方式驯服学生,极其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弹,初中生大都处叛逆期,只有探讨出更多的育人方式,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够实现师生关系的破冰,进而提升育人效果。
1.3育人方向有待改进
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负责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学校以及家长等多方教育人群的压力,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分数的重视程度总是高于德育教育,这不仅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压力。班主任在以往的育人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重视文化课的成绩以及考排名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产能输出做强制性的要求,却忽视了人文关怀。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其情感和情绪都非常容易发生波动,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应暂时抛开成绩的影响,关注学生的内心,对其进行正面的疏导教育,改变育人方向,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先[2]。
2.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具体改进措施
2.1在育人方式中融入心理学知识
在提倡中学生个性化成长的今天,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诱惑,并且在面对日渐复杂的事物时,初中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成熟程度,在心理上对自我认识发生偏差,对老师或者家长的正面教导不能理解,提早的活在自我的认知中。因此,班主任在育人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分析其心理发展规律,同时要充分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了解学生的动态并根据其当下的心理状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育人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另外,在进行育人工作的时候,要同时关注家长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班主任一方的力量,家长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家长可能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知识,教育思想不够先进,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向家长表明,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心理变化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不应该过分苛求,应配合老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2摒弃传统落后育人方式,开拓新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在这个人人平等的时代,班主任与学生绝对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班主任应摒弃原有落后守旧的教育方式,开拓思路,重新建立符合当代学生发展的,平等民主的班级管理体系。比如现在就很多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将班级的权利慢慢的都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以及尊重,让学生对班级的管理负责,同时对自己负责。并且,在移交班级权利的同时,要最大程度的让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诸如轮流当班长等方式,增加学生主人翁的意识,班主任参与整个过程,但是只需要在学生管理方式出现偏差的时候进行引导教育即可,不做硬性规定,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张扬个性,实现其个性化的发展。另外,班主任老师的要及时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在与学生正面交流时,改变传统的老师教育学生听的模式,要以倾听学生的心理为主,而指导教育为辅,与学生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也可以不定期的开展诸如“班级总结会”等活动,让学生针对班级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实现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目的,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3]。
2.3明确育人方向、丰富育人方式
在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中,毋庸置疑,单纯的说教和指导对于学生教育方面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单一的奖惩模式更是不可取。班主任老师首先需要明确,在强调核心素养的当下,文化成绩已经不是教育的主要方向,新时期对于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也至关重要。在明确这一育人方向之后,班主任应运用教学智慧,调整其育人方式,不在将文化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目标,相反的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实施恩威并施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的行为以及认知给予科学的指导,对于其成长方式,不做硬性的规定,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并分析学生差异性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育人方式,实现有针对性的育人模式。
2.4保证育人质量
初中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成长的转折点,本着对每个孩子负责任的原则,班主任应最大程度的保证育人的质量。要及时的捕捉学生心理的转变,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成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辅助学生进步。班主任老师可以适当开展“家长座谈会”等活动,将家长聚集,分析问题,交流经验,使得所有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变化有更好的把握。同样也要估计学生向家长敞开心门,进而促进家庭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变化,初中生的心理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只有不断的探索其成长方向,及时的优化育人方式,才能满足当代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老师在具备足够班级管理经验的同时,要善用教学智慧以及耐心,深入学生的内心,充分满足其自由成长的诉求。同时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增加学生的自信、责任感以及班级的整体凝聚力,将班级管理与学生个体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其自我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群英. 墨子人才管理思想及育人方法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7).
[2] 王洵. 谈心谈话的育人价值和方法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9):113-116.
[3]冯甜甜. 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J]. 亚太教育, 2016(1):63-63.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改进措施
前言: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总结分析现有育人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根据其个性化成长的特性,因材施教,用耐心和智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存在的问题
1.1育人方式循规蹈矩,缺乏创新
对于初中班主任的概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其是整个班级管理核心所在,在日常中,班主任习惯性的充当发布指令的角色,制定学习计划以及班级的管理规范,学生往往都是依据班主任下达的任务进行基本的学习生活[1]。这类传统的育人思维很长一段时间都广泛用于各个学校,但是如今时代在变化,中学生的成长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种落后陈旧的育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心理需求。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其过往教书育人的经验固然宝贵,但是不能不做任何改变的一直周而复始的重复使用,当今社会是崇尚人才以及个性的时代,学校需要培养的也是富有个性、創造性、善于沟通交流并掌握丰富的综合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背景,班主任应适当的摒弃落后的育人方式,积极创新,本着与学生共同进步的理念,不断优化育人方式,利用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运用老师的智慧,充分的融入学生之中,将班级管理的核心还给学生,逐渐的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如果一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就永远无法体会学生最深层次需求,不利于长远的教学育人。
1.2育人方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印象中,班主任老师一直是个心力交瘁的工作,其不仅要保证日常各类课程的授课质量,对学生的成绩负责,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负责,据调查了,在一些半封闭式的中学里面, 班主任的上班时间为早7点至晚9点,如此的费神费力但是依旧有成效甚微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就是部分班主任的育人方式过于单一。这种单一化的育人方式,使得班主任与学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不断拉近,在不够了解学生心理的情况下,单纯的采用惩罚训诫的等方式驯服学生,极其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弹,初中生大都处叛逆期,只有探讨出更多的育人方式,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够实现师生关系的破冰,进而提升育人效果。
1.3育人方向有待改进
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负责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学校以及家长等多方教育人群的压力,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分数的重视程度总是高于德育教育,这不仅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压力。班主任在以往的育人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重视文化课的成绩以及考排名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产能输出做强制性的要求,却忽视了人文关怀。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其情感和情绪都非常容易发生波动,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应暂时抛开成绩的影响,关注学生的内心,对其进行正面的疏导教育,改变育人方向,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先[2]。
2.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具体改进措施
2.1在育人方式中融入心理学知识
在提倡中学生个性化成长的今天,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诱惑,并且在面对日渐复杂的事物时,初中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成熟程度,在心理上对自我认识发生偏差,对老师或者家长的正面教导不能理解,提早的活在自我的认知中。因此,班主任在育人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分析其心理发展规律,同时要充分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了解学生的动态并根据其当下的心理状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育人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另外,在进行育人工作的时候,要同时关注家长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班主任一方的力量,家长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家长可能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知识,教育思想不够先进,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向家长表明,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心理变化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不应该过分苛求,应配合老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2摒弃传统落后育人方式,开拓新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在这个人人平等的时代,班主任与学生绝对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班主任应摒弃原有落后守旧的教育方式,开拓思路,重新建立符合当代学生发展的,平等民主的班级管理体系。比如现在就很多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将班级的权利慢慢的都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以及尊重,让学生对班级的管理负责,同时对自己负责。并且,在移交班级权利的同时,要最大程度的让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诸如轮流当班长等方式,增加学生主人翁的意识,班主任参与整个过程,但是只需要在学生管理方式出现偏差的时候进行引导教育即可,不做硬性规定,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张扬个性,实现其个性化的发展。另外,班主任老师的要及时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在与学生正面交流时,改变传统的老师教育学生听的模式,要以倾听学生的心理为主,而指导教育为辅,与学生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也可以不定期的开展诸如“班级总结会”等活动,让学生针对班级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实现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目的,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3]。
2.3明确育人方向、丰富育人方式
在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中,毋庸置疑,单纯的说教和指导对于学生教育方面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单一的奖惩模式更是不可取。班主任老师首先需要明确,在强调核心素养的当下,文化成绩已经不是教育的主要方向,新时期对于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也至关重要。在明确这一育人方向之后,班主任应运用教学智慧,调整其育人方式,不在将文化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目标,相反的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实施恩威并施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的行为以及认知给予科学的指导,对于其成长方式,不做硬性的规定,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并分析学生差异性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育人方式,实现有针对性的育人模式。
2.4保证育人质量
初中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成长的转折点,本着对每个孩子负责任的原则,班主任应最大程度的保证育人的质量。要及时的捕捉学生心理的转变,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成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辅助学生进步。班主任老师可以适当开展“家长座谈会”等活动,将家长聚集,分析问题,交流经验,使得所有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变化有更好的把握。同样也要估计学生向家长敞开心门,进而促进家庭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变化,初中生的心理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只有不断的探索其成长方向,及时的优化育人方式,才能满足当代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老师在具备足够班级管理经验的同时,要善用教学智慧以及耐心,深入学生的内心,充分满足其自由成长的诉求。同时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增加学生的自信、责任感以及班级的整体凝聚力,将班级管理与学生个体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其自我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群英. 墨子人才管理思想及育人方法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7).
[2] 王洵. 谈心谈话的育人价值和方法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9):113-116.
[3]冯甜甜. 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J]. 亚太教育, 2016(1):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