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集的集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后,范集原本叫范集乡公所、范集人民公社、范集乡政府,后来撤乡建镇,变成了今天的范集镇。在偌大的中国地图上,你可能找不到河南省项城市范集镇这个地方。因为,范集是星星般多的乡镇中很平凡的一个,太小太小了。
  但在小时候,范集是我心中最大的地方,尤其是当年地标性建筑——范集大礼堂,可以容纳数百人,是干部开会和放电影的地方。那年,我在全公社初中数理化竞赛中得了第一名,就是在大礼堂颁的奖。
  我大娘那时是生产队干部,经常去范集开会。范集镇政府所在地是范集村。大娘对我说:“以后找对象就找范集村的。”范集村人的生活,比我们村好得多了,如果她再去开会或赶集,就能到亲家的家里吃顿饭。可惜,我最终也没有能实现大娘的愿望。
  从大人们的口中,我早早知道了集的含义——商品交换的地方。乡下的集分单双,逢单是哪里集,逢双是哪里集,都规定好的。范集集是逢双,农历的双日,是范集热闹的日子,从早晨一直到中午,人一直熙熙攘攘的。年集更是热闹,人们忙着置办年货,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小时候,叔叔逗我,明天赶集去呀,今年的最后一个集。我也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天早早起来,和大人们去赶年集。年前的集市最热闹,人们愿意到集市上走一走。在平常日子,到镇上赶集的多是一些老头和妇女。年集就不一样了,集上一下多了好多人。即便不买什么,也想感受一下年集的氛围,仿佛不去就委屈了自己似的。现在是天天有集,天天有买的,有卖的。时代在发展,范集的“集”也在长大,综合商贸区有几百家经营户,经营着各种日用百货、家电服装、农资供应、餐饮等。在菜市场,附近的村民依然把新鲜的瓜果蔬菜拉倒集上卖。过去是担挑,后来是架子车,如今变成电动三轮车了。
  除了集,范集一年两次的庙会也是非常热闹的。尤其是收麦前的小满会,又叫物质交流大会,吸引着附近几十里的村民。人们置办收麦的农具:叉子、扫帚、镰刀、草帽等。上50岁的人都记得,那时候的庙会,可谓人山人海。家长能给一、二角钱,就高兴得不得了,到会上能买个烧饼,喝一碗丸子汤。会上一般有唱戏的,还相互比赛,谁家台下的观众越多,演员们在台上唱得越卖力,就像得了大奖似的。虽然现在收麦用收割机了,但赶小满会是不可少的,那种浓烈的家乡情是一辈子也磨灭不掉的。
  老粮管所门前有一家丸子汤,非常地道。那家卖的丸子汤,是绿豆面做的,我去吃过,非常好吃。有很多人经常一下子买上数十斤,当作土特产带给外地的亲友。除了丸子汤,那家的小鱼汤也很不错,成为人们早餐的最佳选择。作家蒋建伟曾写过一篇《范集丸子汤》的文章,登在《人民日报》上。前几天,我在县城一个犄角里,见到门头上写着“范集丸子汤”,原来,范集的丸子汤在县城里也有了分店。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星期天,我去范集听老师补课。每次都要走约8里地。中午,花一角五分钱吃个烧饼,喝一碗丸子汤,就是我的奢侈了。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高中,我曾疑惑还有比范集更繁华的地方?县城里,有百货大楼,有工厂,有汽车站,有洗澡堂子……老师告诉我,还有比县城更大更繁华的地方。果然,随着后来我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见过的城市也越来越繁华。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百泉农专,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上学期间,我把收集到的农业新技术资料寄给公社主任,希望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我的热情没有任何回音。但我不后悔,毕竟家乡的发展是我最牵挂的。我毕业之后,没有回到公社,而是留在了县城里一家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了十年,后来,改行做了一名警察。
  蒋桥,不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而是取自蒋寨村的“蒋”姓,但范集的发展,跟蒋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蒋桥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一条汾河横穿蒋桥全境,也划开了商水、上蔡和项城三县的界线桥,所以,蒋桥自古也是一个集,逢农历的双数日,人欢马叫的,好不热闹。改革开放后,蒋桥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印刷业、制版业非常红火。国家每一项新的法律、制度的出台,在蒋桥,总能及时看见印刷出版出来各种形式的宣传品,利润十分可观。精明的范集人,把普法和挣钱有机结合在一起,实实在在把握了商机。蒋桥,就是范集的一张名片!
  范集有28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7万余亩耕地,养活了7万多勤劳的范集人民,的的确确,镇领导肩上的担子不轻啊!我认识一个小伙子,叫张继伟,他来这里工作已经十余年,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每个村、每一户他都去過,他的故事影响了身边一大批干部。正是因了张继伟们,才渐渐有了一边种地一边做生意的农民,有了一些跑劳保服装生意的小企业家,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范集也出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作家蒋敬生、蒋建伟、赵丽,音乐家赵沨,曲艺家赵峥、蒋德汴,有古有今,他们在全国文学艺术界颇有影响。还有就是,戚楼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子都会说河南大鼓书,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乡亲们还要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下去。而我,快到了退休的年龄,思家之情愈加浓烈,我盼望着能在老家盖两间房子,每天和乡亲们聊聊天,晒晒太阳,一起到范集、蒋桥赶个集……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本刊编辑部  有人说,现在是浮躁的年代,过重的功利心、攀比心蒙蔽了人的本性,使人迷茫而疯狂。但本刊认为,无论浮躁之风如何弥漫,家长必须保持冷静,因为浮躁导致的疯狂对家庭教育有重大威胁。上海妈妈李晓彤的故事就是明证。  李晓彤拥有硕士学位,丈夫曹磊是一名老师,儿子涵涵聪明可爱,三口之家在上海生活得平静幸福。一次聚会,李晓彤被同事刘琳的炫富深深刺痛,决定把儿子培养成精英,与刘琳一决高下。于是,她给3岁
【摘 要】古诗语言凝练,字里行间往往留有很多空白。想象补白是古诗教学的着力点。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恰当运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进行补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其更好地理解诗意、感悟诗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能力,将学生真正引入诗歌的殿堂。  【关键词】补白;古诗教学;《迢迢牵牛星》  诗歌语言凝练,字里行间往往留有很多空白。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借助想象进行补白,扩充语词
问: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妈妈“零吼叫”的打卡活动,初衷是做个不吼不叫、遇事冷静平和的妈妈。坚持了四天,到第五天我失败了。那天,我午睡起来,一进儿子的卧室,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本迪士尼精典童话故事书,被儿子撕成了碎片。我无法按捺自己的愤怒,叫喊起来。事后我有反省,但又感觉一味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请问,我具体怎么做,才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姚晓梅  答:【查明原因】  望著满
无论是给宝宝立规矩還是执行规矩,家长都免不了与宝宝口头交锋,无论是哄劝、诱导还是摆事实讲道理,都应属谈判性质。既然是谈判,那就要讲究技巧,该坚持的底线一定要坚持,该让步的时候则不妨适当让步。与谈判不同的是,与宝宝谈判时家长要和颜悦色,否则,即使宝宝屈服也不会有好结果。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下面四个要领供家长朋友们借鉴。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案例1】 周末,3岁的童童跟爸妈一起去湖边钓鱼。童童第
【摘 要】语文教学应加强单元整组意识,重视目标和资源的统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可实施以下单元整组教学策略:整体解读,确立指向素养发展的单元目标;整合资源,构建基于言语实践的任务框架;转变方式,开展导向深度学习的实践活动;以评促学,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情境测评。  【关键词】单元整组;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  引导学生在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
【摘 要】部编教材将部分识字课程安排在拼音教学之前。针对这一编排,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就《口耳目》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依托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字义理解;创编识字儿歌,调整学生学习节奏;借助“书写提示”,规范学生识写习惯,把识字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识字 写字 教学设计  《口耳目》是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
【摘 要】统编教材中,单元习作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为了落实从读到写的学习过程,教师可采用基于单元主题的微习作教学,通过“对标主题,明确‘微习作’内容;优化路径,打磨‘微习作’语言;循序渐进,迁移‘微习作’方法”等策略,最终达成单元习作总目标。  【关键词】单元习作;微习作训练;单元主题  综观统编教材,单元习作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教学中,怎样层层深入,落实从读到写的学习过程呢?基于单元主题的微习作
树假装不动  對,树假装不动  白天,危险  树必须有很好的耐心  为了骗人  树不敢动  因为人知道了  人就到处通知人  写信、拍照、上电视  树只在晚上出动  晚上,人变成了瞎子  树,自由地走路  跑步,甚至练习跳远  树最喜欢跳  像袋鼠,像麻雀  到了清晨,树又回到原点  假装不动  可是每棵树都一身的露水  人不懂,其实  那是树的汗   (选自《十月少年文学》2018年第10期)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特等功臣退伍后深藏功名64载  在95岁的张富清老人家中,有一份陈旧的“报功书”,上面写有“张富清同志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等内容。张富清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西北野战军,因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获得过西北野战军特等功、军一等功、师一等功等榮誉,并两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这位战功赫赫的英雄生活却格外低调。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健全表示,
蚂蚁同人一样怕冷好暖,哪里暖和,去哪里。或许蚂蚁感觉热地,有暖床有美食是天堂,便往热处钻。蚂蚁寻觅的神形有点像人,总在左顾右盼找什么,总爱到处跑,总在企图不劳而获。人跟人喜欢凑近乎,蚂蚁喜欢跟人凑近乎;人跟人凑近乎是因为别人身上有“热地”,蚂蚁跟人凑近,因人是“热地”也是宝地。蚂蚁近人实则是探险,就像人冒险追寻金银财宝那样,既是险也值得去冒,因“热地”有最大的诱惑。   蚂蚁定是把人当作金银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