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后,范集原本叫范集乡公所、范集人民公社、范集乡政府,后来撤乡建镇,变成了今天的范集镇。在偌大的中国地图上,你可能找不到河南省项城市范集镇这个地方。因为,范集是星星般多的乡镇中很平凡的一个,太小太小了。
但在小时候,范集是我心中最大的地方,尤其是当年地标性建筑——范集大礼堂,可以容纳数百人,是干部开会和放电影的地方。那年,我在全公社初中数理化竞赛中得了第一名,就是在大礼堂颁的奖。
我大娘那时是生产队干部,经常去范集开会。范集镇政府所在地是范集村。大娘对我说:“以后找对象就找范集村的。”范集村人的生活,比我们村好得多了,如果她再去开会或赶集,就能到亲家的家里吃顿饭。可惜,我最终也没有能实现大娘的愿望。
从大人们的口中,我早早知道了集的含义——商品交换的地方。乡下的集分单双,逢单是哪里集,逢双是哪里集,都规定好的。范集集是逢双,农历的双日,是范集热闹的日子,从早晨一直到中午,人一直熙熙攘攘的。年集更是热闹,人们忙着置办年货,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小时候,叔叔逗我,明天赶集去呀,今年的最后一个集。我也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天早早起来,和大人们去赶年集。年前的集市最热闹,人们愿意到集市上走一走。在平常日子,到镇上赶集的多是一些老头和妇女。年集就不一样了,集上一下多了好多人。即便不买什么,也想感受一下年集的氛围,仿佛不去就委屈了自己似的。现在是天天有集,天天有买的,有卖的。时代在发展,范集的“集”也在长大,综合商贸区有几百家经营户,经营着各种日用百货、家电服装、农资供应、餐饮等。在菜市场,附近的村民依然把新鲜的瓜果蔬菜拉倒集上卖。过去是担挑,后来是架子车,如今变成电动三轮车了。
除了集,范集一年两次的庙会也是非常热闹的。尤其是收麦前的小满会,又叫物质交流大会,吸引着附近几十里的村民。人们置办收麦的农具:叉子、扫帚、镰刀、草帽等。上50岁的人都记得,那时候的庙会,可谓人山人海。家长能给一、二角钱,就高兴得不得了,到会上能买个烧饼,喝一碗丸子汤。会上一般有唱戏的,还相互比赛,谁家台下的观众越多,演员们在台上唱得越卖力,就像得了大奖似的。虽然现在收麦用收割机了,但赶小满会是不可少的,那种浓烈的家乡情是一辈子也磨灭不掉的。
老粮管所门前有一家丸子汤,非常地道。那家卖的丸子汤,是绿豆面做的,我去吃过,非常好吃。有很多人经常一下子买上数十斤,当作土特产带给外地的亲友。除了丸子汤,那家的小鱼汤也很不错,成为人们早餐的最佳选择。作家蒋建伟曾写过一篇《范集丸子汤》的文章,登在《人民日报》上。前几天,我在县城一个犄角里,见到门头上写着“范集丸子汤”,原来,范集的丸子汤在县城里也有了分店。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星期天,我去范集听老师补课。每次都要走约8里地。中午,花一角五分钱吃个烧饼,喝一碗丸子汤,就是我的奢侈了。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高中,我曾疑惑还有比范集更繁华的地方?县城里,有百货大楼,有工厂,有汽车站,有洗澡堂子……老师告诉我,还有比县城更大更繁华的地方。果然,随着后来我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见过的城市也越来越繁华。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百泉农专,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上学期间,我把收集到的农业新技术资料寄给公社主任,希望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我的热情没有任何回音。但我不后悔,毕竟家乡的发展是我最牵挂的。我毕业之后,没有回到公社,而是留在了县城里一家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了十年,后来,改行做了一名警察。
蒋桥,不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而是取自蒋寨村的“蒋”姓,但范集的发展,跟蒋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蒋桥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一条汾河横穿蒋桥全境,也划开了商水、上蔡和项城三县的界线桥,所以,蒋桥自古也是一个集,逢农历的双数日,人欢马叫的,好不热闹。改革开放后,蒋桥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印刷业、制版业非常红火。国家每一项新的法律、制度的出台,在蒋桥,总能及时看见印刷出版出来各种形式的宣传品,利润十分可观。精明的范集人,把普法和挣钱有机结合在一起,实实在在把握了商机。蒋桥,就是范集的一张名片!
范集有28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7万余亩耕地,养活了7万多勤劳的范集人民,的的确确,镇领导肩上的担子不轻啊!我认识一个小伙子,叫张继伟,他来这里工作已经十余年,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每个村、每一户他都去過,他的故事影响了身边一大批干部。正是因了张继伟们,才渐渐有了一边种地一边做生意的农民,有了一些跑劳保服装生意的小企业家,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范集也出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作家蒋敬生、蒋建伟、赵丽,音乐家赵沨,曲艺家赵峥、蒋德汴,有古有今,他们在全国文学艺术界颇有影响。还有就是,戚楼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子都会说河南大鼓书,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乡亲们还要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下去。而我,快到了退休的年龄,思家之情愈加浓烈,我盼望着能在老家盖两间房子,每天和乡亲们聊聊天,晒晒太阳,一起到范集、蒋桥赶个集……
责任编辑:青芒果
但在小时候,范集是我心中最大的地方,尤其是当年地标性建筑——范集大礼堂,可以容纳数百人,是干部开会和放电影的地方。那年,我在全公社初中数理化竞赛中得了第一名,就是在大礼堂颁的奖。
我大娘那时是生产队干部,经常去范集开会。范集镇政府所在地是范集村。大娘对我说:“以后找对象就找范集村的。”范集村人的生活,比我们村好得多了,如果她再去开会或赶集,就能到亲家的家里吃顿饭。可惜,我最终也没有能实现大娘的愿望。
从大人们的口中,我早早知道了集的含义——商品交换的地方。乡下的集分单双,逢单是哪里集,逢双是哪里集,都规定好的。范集集是逢双,农历的双日,是范集热闹的日子,从早晨一直到中午,人一直熙熙攘攘的。年集更是热闹,人们忙着置办年货,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小时候,叔叔逗我,明天赶集去呀,今年的最后一个集。我也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天早早起来,和大人们去赶年集。年前的集市最热闹,人们愿意到集市上走一走。在平常日子,到镇上赶集的多是一些老头和妇女。年集就不一样了,集上一下多了好多人。即便不买什么,也想感受一下年集的氛围,仿佛不去就委屈了自己似的。现在是天天有集,天天有买的,有卖的。时代在发展,范集的“集”也在长大,综合商贸区有几百家经营户,经营着各种日用百货、家电服装、农资供应、餐饮等。在菜市场,附近的村民依然把新鲜的瓜果蔬菜拉倒集上卖。过去是担挑,后来是架子车,如今变成电动三轮车了。
除了集,范集一年两次的庙会也是非常热闹的。尤其是收麦前的小满会,又叫物质交流大会,吸引着附近几十里的村民。人们置办收麦的农具:叉子、扫帚、镰刀、草帽等。上50岁的人都记得,那时候的庙会,可谓人山人海。家长能给一、二角钱,就高兴得不得了,到会上能买个烧饼,喝一碗丸子汤。会上一般有唱戏的,还相互比赛,谁家台下的观众越多,演员们在台上唱得越卖力,就像得了大奖似的。虽然现在收麦用收割机了,但赶小满会是不可少的,那种浓烈的家乡情是一辈子也磨灭不掉的。
老粮管所门前有一家丸子汤,非常地道。那家卖的丸子汤,是绿豆面做的,我去吃过,非常好吃。有很多人经常一下子买上数十斤,当作土特产带给外地的亲友。除了丸子汤,那家的小鱼汤也很不错,成为人们早餐的最佳选择。作家蒋建伟曾写过一篇《范集丸子汤》的文章,登在《人民日报》上。前几天,我在县城一个犄角里,见到门头上写着“范集丸子汤”,原来,范集的丸子汤在县城里也有了分店。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星期天,我去范集听老师补课。每次都要走约8里地。中午,花一角五分钱吃个烧饼,喝一碗丸子汤,就是我的奢侈了。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高中,我曾疑惑还有比范集更繁华的地方?县城里,有百货大楼,有工厂,有汽车站,有洗澡堂子……老师告诉我,还有比县城更大更繁华的地方。果然,随着后来我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见过的城市也越来越繁华。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百泉农专,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上学期间,我把收集到的农业新技术资料寄给公社主任,希望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我的热情没有任何回音。但我不后悔,毕竟家乡的发展是我最牵挂的。我毕业之后,没有回到公社,而是留在了县城里一家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了十年,后来,改行做了一名警察。
蒋桥,不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而是取自蒋寨村的“蒋”姓,但范集的发展,跟蒋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蒋桥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一条汾河横穿蒋桥全境,也划开了商水、上蔡和项城三县的界线桥,所以,蒋桥自古也是一个集,逢农历的双数日,人欢马叫的,好不热闹。改革开放后,蒋桥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印刷业、制版业非常红火。国家每一项新的法律、制度的出台,在蒋桥,总能及时看见印刷出版出来各种形式的宣传品,利润十分可观。精明的范集人,把普法和挣钱有机结合在一起,实实在在把握了商机。蒋桥,就是范集的一张名片!
范集有28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7万余亩耕地,养活了7万多勤劳的范集人民,的的确确,镇领导肩上的担子不轻啊!我认识一个小伙子,叫张继伟,他来这里工作已经十余年,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每个村、每一户他都去過,他的故事影响了身边一大批干部。正是因了张继伟们,才渐渐有了一边种地一边做生意的农民,有了一些跑劳保服装生意的小企业家,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范集也出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作家蒋敬生、蒋建伟、赵丽,音乐家赵沨,曲艺家赵峥、蒋德汴,有古有今,他们在全国文学艺术界颇有影响。还有就是,戚楼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子都会说河南大鼓书,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乡亲们还要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下去。而我,快到了退休的年龄,思家之情愈加浓烈,我盼望着能在老家盖两间房子,每天和乡亲们聊聊天,晒晒太阳,一起到范集、蒋桥赶个集……
责任编辑: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