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例A:中国一个三岁幼儿上了国画兴趣班,画的竹子可以与大画家相媲美,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五岁时孩子随父母来到了美国,进了正规的绘画兴趣班。在班上孩子什么也画不出来,原因是美国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让孩子自己画,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孩子画得“一塌湖涂”,教师也夸“好”,这个中国孩子受不了,只好退学了。
实例B:美国一个小学美术教师,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看到中国孩子的画技非常高,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画让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画了同一个事物——圣诞树,原因是教室墙上贴着一棵圣诞树,当美国老师把圣诞树覆盖起来后,那些画技超群的孩子竟然无从下笔,瞪起了眼睛。
一、中国教育的误区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找到答案:范画→孩子的眼晴→孩子的手,最后由手把样板“画”下来。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晴到手的过程,一个类似“拷贝”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的绘画就仅仅是一个由眼晴到手的过程,他的眼睛有画,心里没有画。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由于在他眼里只有别人的画,于是在他心中就很难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
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区:
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
智力是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它的高低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人先天最少存在有八大智能”,不了解孩子的资质与潜能,盲目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不但会事倍功半,而且会影响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以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
智力包括记忆力、想像力、观察力、思考力等。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像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需要适当的营养、需要健康的心理环境、需要正常的社会化等。这些“需要”都绝不是吸收知识可以完全替代的,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
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培养创造力必须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中国素质教育的误区。
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性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所谓“教”,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育计划、目标、要求及内容,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教育的过程。“教”绘画就是把绘画的“知识或技能传给人”,至于如何让孩子画他自己的画,教师却做得不够。
凡是能传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被他人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创造性。例如,绘画的“知识或技能”是可以从A传给B又从B传给C的。创造性是潜伏在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性,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幼儿的创造性是教师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最后它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孩子创造性的环境。
例如:
1.讲出一种特性,让幼儿列举有此特性的事物,鼓励幼儿列举得越多越好。如谈话活动“什么东西在变”,启发鼓励孩子去发散思维,他们会说出无数个“变”:有看得见的“小树越来越高”,有感觉到的“气温越来越热”,有速度上的“车越开越快”,有时间上的“人越来越老”等。
2.提出某一事物,让幼儿列举其用途。如常识课上,结合认识“水”,让幼儿说出水的用途,孩子会说出“水能喝、水能浇花、水能发电”等。
3.画出一些图形符号,让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如画一个“O”,让幼儿说出想像的事物,孩子会说出“像太阳、像眼睛、像轮胎”等。
4.故事课上,老师只讲故事情节,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或讲到结尾部分戛然而止,请幼儿续编结尾。
在幼儿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方法还有许多,以上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教师要更新“教”的理念,树立起“教”的目的不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才能全面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黄全愈 著《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
[2]《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实例B:美国一个小学美术教师,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看到中国孩子的画技非常高,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画让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画了同一个事物——圣诞树,原因是教室墙上贴着一棵圣诞树,当美国老师把圣诞树覆盖起来后,那些画技超群的孩子竟然无从下笔,瞪起了眼睛。
一、中国教育的误区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找到答案:范画→孩子的眼晴→孩子的手,最后由手把样板“画”下来。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晴到手的过程,一个类似“拷贝”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的绘画就仅仅是一个由眼晴到手的过程,他的眼睛有画,心里没有画。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由于在他眼里只有别人的画,于是在他心中就很难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
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区:
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
智力是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它的高低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人先天最少存在有八大智能”,不了解孩子的资质与潜能,盲目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不但会事倍功半,而且会影响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以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
智力包括记忆力、想像力、观察力、思考力等。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像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需要适当的营养、需要健康的心理环境、需要正常的社会化等。这些“需要”都绝不是吸收知识可以完全替代的,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
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培养创造力必须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中国素质教育的误区。
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性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所谓“教”,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育计划、目标、要求及内容,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教育的过程。“教”绘画就是把绘画的“知识或技能传给人”,至于如何让孩子画他自己的画,教师却做得不够。
凡是能传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被他人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创造性。例如,绘画的“知识或技能”是可以从A传给B又从B传给C的。创造性是潜伏在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性,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幼儿的创造性是教师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最后它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孩子创造性的环境。
例如:
1.讲出一种特性,让幼儿列举有此特性的事物,鼓励幼儿列举得越多越好。如谈话活动“什么东西在变”,启发鼓励孩子去发散思维,他们会说出无数个“变”:有看得见的“小树越来越高”,有感觉到的“气温越来越热”,有速度上的“车越开越快”,有时间上的“人越来越老”等。
2.提出某一事物,让幼儿列举其用途。如常识课上,结合认识“水”,让幼儿说出水的用途,孩子会说出“水能喝、水能浇花、水能发电”等。
3.画出一些图形符号,让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如画一个“O”,让幼儿说出想像的事物,孩子会说出“像太阳、像眼睛、像轮胎”等。
4.故事课上,老师只讲故事情节,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或讲到结尾部分戛然而止,请幼儿续编结尾。
在幼儿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方法还有许多,以上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教师要更新“教”的理念,树立起“教”的目的不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才能全面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黄全愈 著《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
[2]《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内蒙古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