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初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girl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这是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习乏力无味,因此,教法必须改进。教师应该思考:1、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对求知、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课堂,电脑走进生活,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达到了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是落实创新教育的最有效手段。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教师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大胆尝试、探索;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1、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学生可能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因此,阅读一篇课文,教师不要拘泥于一种看法,而要多思多琢磨,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或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的思维更全面、深刻、灵活,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创造性的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可行性、创造性地指导。⑴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⑵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⑶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⑷阅读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⑸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
  作文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训练中,应具体把握几个方面:⑴提前明确写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⑵写作时间富有弹性。⑶多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⑷提高写作水平,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抄小报,向社报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兴趣。
  3、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于一炉,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感染学生、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作者单位:546200广西忻城县红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而教学方法的采用又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差,所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将高职高专的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及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
期刊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在学习中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结合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的感与悟,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巧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课堂情趣    决定学生学习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
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及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而提出来的。  然而遗憾的是,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阐述非常模糊,在阐述原则性的问题时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阐述具体实施细则时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所谓人文,广义的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自然相对;狭
期刊
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猫》一课的两个片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郑振铎的《猫》。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大家可能都养过猫,想必大家一定很了解吧。老师事先安排了预习,谁说说你了解到的有关猫的知识。  生1:我家里养过一只猫,它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浑身上下都是黑色,很可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睡觉。  生2:它长着一双很锐利的爪子,可以抓住老鼠。我家的仓房里一只老鼠都没有,那可是猫的功劳。  生3
期刊
我地初中部使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从1991年始至已有18年历史,在这18年中历经了若干次的改革。纵观这18年来的语文教材变化,我们认为语文教材内容的选用和编排的形式,都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呈现倒退的趋势。    一、去掉了许多优秀的名家作品,增添了不少非名家的、外国的作品    此时我们手里有三本当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三个版本(1991年的,2000年的,2006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在自成体系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系统扎实的训练外,还要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各个环节中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发挥阅读教材的多功能作用,创设出富有浓浓的儿童情趣的口语交际“训练场”,充分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大大拓展了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总埋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收效不大”,总批评学生“重理轻文”,“势利”得很,却很少去思考造成此种状况的症结所在,为什么原本内容丰富生动、充满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学科呢?  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我发现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教改进行了几轮,但到教学第一线看看,你就会发现一个普遍存在而令人担忧的事实,为应试而教,因为只有“分数才是硬道理”。为了应试,不少教师以知识的灌输和
期刊
语文教师往往肩负双重教学任务:一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二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而这一点最能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文章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学生习作虽然属于练笔的性质,同样也是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尽管他们的习作从选材范围到思想内容都显得有些稚嫩,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  但在近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由于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知识,获得能力呢?现结合教学,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巧妙导入,让学生享受“开门”之乐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期刊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教学理念到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辩、引导感悟、熏陶情感等方面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得以恰如其分地演绎读的方式和效果?这可能是语文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