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本教育”是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形成的创新理念。在这一理念下展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构建新型师生观,还能使学生在灵活的、开放的头脑中不断提出新观点,以此提高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笔者便以问题作为出发点,对物理实验展开的意义以及学本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兴趣;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22
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时期,也是他们初步建立物理观念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以及认知倾向逐步建立,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每个初中物理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见,实验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实验内容的特征,并以此为学生构建实验的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念,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此外,开展实验教学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一、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在实验环节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仍然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使得学生机械、重复记忆教师所讲内容,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依赖心理,没有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存在以实验试题代替实验探究的观念,这样便使得学生本能地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基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目前在实际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实验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以问题为出发点来优化教学设计,进而使实验教学活动呈现出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实验开展的实际意义
(一)以实验为基石,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关键期。通过分析教材,我们能够发现大部分的内容都具有实验操作的可能性,并且大部分课堂教学也能够由实验引入。虽然初中物理知识较为基础,并且大部分知识是建立在学生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但物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学习行为也难以被激活,这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实验是充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并在课堂中无处不在。其中,課堂教学不仅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实验拉开物理教学的序幕,还能够以神秘并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一些简单易操作、效果较为明显的实验还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他们本能地产生内部学习兴趣。
(二)以实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物理素养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根本,并且通过对初中物理教材分析能够看出,绝大多数的物理原理以及结论都是以实验为途径归纳、分析出来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各种实验能够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实验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以及合作探究实验等等。同时,从实验的场景进行分类,我们能将其分成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两种。虽然实验的种类繁多,但实验所侧重的任务及目标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师的演示实验主要侧重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而学生动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亲自通过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对现象的观察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后实验则更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虽然每个实验类型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都能够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培养。
(三)以实验为依托,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实验模式下,教师往往将实验内容、步骤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而学生也只是按照实验报告单完成实验活动。虽然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但实验涉及的步骤、实验所探究的问题、实验有哪些部分需要改进,这些对于学生而言却一无所知,并最终导致实验过程呈现出形式化的特点。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并鼓励他们提出假设与猜想,进而设计相应的实验步骤等等。此外,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还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并引导他们进行必要的实验结果分析。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并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实验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验的展开往往伴随着学生自主能动作用的发挥,以此实现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课后巩固练习等不同方面的有机统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师需要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并引导学生运用开放、探究的思维提出问题。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形式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学本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设置情境,以实验为主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本教育的理念下,情境的设置蔓延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在课前,学本课堂能够将课堂向课前延伸,使教学呈现出“先学后教”的形式。这样一来,教师就有时间讲解和突破重难点知识,同时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在初中物理实验环节,教师便能够使学生从实验中完成课前预习,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进而对物理知识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如果将实验落实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则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并以此渗透到课堂中。当学生所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与他们的认知发生思维偏差时,便会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这样一来,便能够引发学生的猜想。这时,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验证猜想,则能够调动他们主动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进而获得科学化的物理知识。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原理,并建立学科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亲自体验过程,使他们完善实验活动。在完善实验活动中,教师应整合器材,并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驗合理地转化为学生实验,并创造一定的条件,尽量让他们亲身体会,进而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总之,无论是课前预习环节还是课堂学习环节,在学本教育的理念下,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使他们在具体实验情境下发挥能动作用,并以此产生探究的兴趣,进而使他们学会观察与分析,并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二)精心设计,以问题为导学引领实验探究
在学本教育理念下,要想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构建,教师需要将导学案中的问题呈现到学生面前,以此调动他们的思维,并逐步使他们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以及核心概念。首先,在实验操作开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习题,则是根据实验的重点、难点而生成的问题。只有这样设计问题,才能够发挥问题的实质作用,进而通过问题的引领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其次,在问题设疑的开始,便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出发,使实验过程成为解疑的过程。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才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明确实验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能够使得实验观察的重点凸显出来。此外,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也能够结合已有认知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并且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能够循序渐进地展开操作活动,进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进一步理解。除此之外,问题的精心设计还能够使实验的过程更加完整。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围绕着探究问题而展开的。可见,探究问题便指引着实验探究的方向。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巧妙地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本体知识的认知需要,进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以此活跃他们的学习行为。
(三)联系实际,以生活为本深化实验认知
初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作用到生活之中。可见,教师应在生活中挖掘物理现象,并将这种实际现象作用到课堂中。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物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因此,在实际课堂中,一方面,教师应重视生活情境的再现,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或者亲自体验过的生活场景,同时以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某一章节知识的探索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展开,再使学生将探究出的物理知识作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便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并以演示实验为主展开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操作活动来验证演示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来设置相应实验的过程,不仅将物理知识赋予生活化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科的成就,因此教师还需要把生活实际与最新科技有效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进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受科学、崇敬科学,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学本教育理念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学生的“学”置于中心地位,并主张“自学、互学、展学”的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而物理主要以实验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多以小实验为主展开预习活动,以此为课堂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此外,在课堂实验环节,教师还需要保留实验的神秘性,旨在丰富学生实验设计、猜想、探究等活动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并最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花玲.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6(19).
[2]张彦玲.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35).
[3]马桂春.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湖南中学物理,2017(1).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兴趣;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22
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时期,也是他们初步建立物理观念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以及认知倾向逐步建立,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每个初中物理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见,实验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实验内容的特征,并以此为学生构建实验的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念,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此外,开展实验教学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一、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在实验环节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仍然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使得学生机械、重复记忆教师所讲内容,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依赖心理,没有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存在以实验试题代替实验探究的观念,这样便使得学生本能地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基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目前在实际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实验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以问题为出发点来优化教学设计,进而使实验教学活动呈现出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实验开展的实际意义
(一)以实验为基石,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关键期。通过分析教材,我们能够发现大部分的内容都具有实验操作的可能性,并且大部分课堂教学也能够由实验引入。虽然初中物理知识较为基础,并且大部分知识是建立在学生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但物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学习行为也难以被激活,这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实验是充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并在课堂中无处不在。其中,課堂教学不仅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实验拉开物理教学的序幕,还能够以神秘并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一些简单易操作、效果较为明显的实验还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他们本能地产生内部学习兴趣。
(二)以实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物理素养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根本,并且通过对初中物理教材分析能够看出,绝大多数的物理原理以及结论都是以实验为途径归纳、分析出来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各种实验能够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实验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以及合作探究实验等等。同时,从实验的场景进行分类,我们能将其分成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两种。虽然实验的种类繁多,但实验所侧重的任务及目标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师的演示实验主要侧重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而学生动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亲自通过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对现象的观察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后实验则更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虽然每个实验类型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都能够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培养。
(三)以实验为依托,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实验模式下,教师往往将实验内容、步骤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而学生也只是按照实验报告单完成实验活动。虽然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但实验涉及的步骤、实验所探究的问题、实验有哪些部分需要改进,这些对于学生而言却一无所知,并最终导致实验过程呈现出形式化的特点。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并鼓励他们提出假设与猜想,进而设计相应的实验步骤等等。此外,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还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并引导他们进行必要的实验结果分析。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并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实验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验的展开往往伴随着学生自主能动作用的发挥,以此实现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课后巩固练习等不同方面的有机统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师需要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并引导学生运用开放、探究的思维提出问题。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形式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学本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设置情境,以实验为主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本教育的理念下,情境的设置蔓延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在课前,学本课堂能够将课堂向课前延伸,使教学呈现出“先学后教”的形式。这样一来,教师就有时间讲解和突破重难点知识,同时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在初中物理实验环节,教师便能够使学生从实验中完成课前预习,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进而对物理知识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如果将实验落实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则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并以此渗透到课堂中。当学生所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与他们的认知发生思维偏差时,便会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这样一来,便能够引发学生的猜想。这时,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验证猜想,则能够调动他们主动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进而获得科学化的物理知识。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原理,并建立学科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亲自体验过程,使他们完善实验活动。在完善实验活动中,教师应整合器材,并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驗合理地转化为学生实验,并创造一定的条件,尽量让他们亲身体会,进而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总之,无论是课前预习环节还是课堂学习环节,在学本教育的理念下,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使他们在具体实验情境下发挥能动作用,并以此产生探究的兴趣,进而使他们学会观察与分析,并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二)精心设计,以问题为导学引领实验探究
在学本教育理念下,要想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构建,教师需要将导学案中的问题呈现到学生面前,以此调动他们的思维,并逐步使他们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以及核心概念。首先,在实验操作开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习题,则是根据实验的重点、难点而生成的问题。只有这样设计问题,才能够发挥问题的实质作用,进而通过问题的引领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其次,在问题设疑的开始,便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出发,使实验过程成为解疑的过程。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才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明确实验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能够使得实验观察的重点凸显出来。此外,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也能够结合已有认知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并且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能够循序渐进地展开操作活动,进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进一步理解。除此之外,问题的精心设计还能够使实验的过程更加完整。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围绕着探究问题而展开的。可见,探究问题便指引着实验探究的方向。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巧妙地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本体知识的认知需要,进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以此活跃他们的学习行为。
(三)联系实际,以生活为本深化实验认知
初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作用到生活之中。可见,教师应在生活中挖掘物理现象,并将这种实际现象作用到课堂中。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物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因此,在实际课堂中,一方面,教师应重视生活情境的再现,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或者亲自体验过的生活场景,同时以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某一章节知识的探索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展开,再使学生将探究出的物理知识作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便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并以演示实验为主展开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操作活动来验证演示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来设置相应实验的过程,不仅将物理知识赋予生活化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科的成就,因此教师还需要把生活实际与最新科技有效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进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受科学、崇敬科学,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学本教育理念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学生的“学”置于中心地位,并主张“自学、互学、展学”的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而物理主要以实验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多以小实验为主展开预习活动,以此为课堂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此外,在课堂实验环节,教师还需要保留实验的神秘性,旨在丰富学生实验设计、猜想、探究等活动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并最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花玲.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6(19).
[2]张彦玲.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35).
[3]马桂春.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湖南中学物理,2017(1).